第41章 抹胸(1 / 2)
夜已深,外间烛台上灯火幽微,发出几不可闻的“筚拨”响动。
虽说耳房有当值婢女,但虞茉不大习惯使唤人,兀自起身,掬一捧清水净面。
冰冰凉凉的触感镇静了“梦境”带来的激荡情绪,虞茉擦拭过水珠,在菱花铜镜的梳妆台前坐下。
她平素胆子小,可此时此刻,望着镜中身着古装的女子,非但不觉得可怕,反而满是怜惜。
“是你吗?”虞茉抬指轻拂镜面,呢喃道,“你不希望我隐姓埋名,对不对。”
实则,方才睡梦中所经历的,在她醒后已然趋于模糊。
唯独温母柔和宠溺的嗓音,始终萦绕心头,也令她沾染了原身的恨意——
恨那对害死母亲的狗男女。
虞茉“死而复生”后,从院中仆从口中听来过只言片语,大抵知道,其实是先有的柳巧儿,然后才有温怜。
当年,虞长庆与柳巧儿乃是邻里,俗称青梅竹马。一个饱读诗书,志向远大;一个女红出众,温柔小意。
内情究竟如何,温家人自是不关心。
但虞茉猜测,柳巧儿在某种程度上无异于糟糠之妻,定是曾经共患难,才令得虞长庆念念不忘。
否则,单单论姿色,远不至此。
可从“梦境”中来看,他对温怜亦有情,甚至罕见地低声下气。
搞不好,虞长庆是在高中探花以后,为攀附权势方结识了温怜。出身名门的貌美小娘子,还满腹才学,与之朝夕相处,动心是迟早的事。
虞长庆这才舍了远在故乡的青梅,促成了新的“缘分”。
后来应是又发生了一些插曲,虞长庆和柳巧儿暗中有了夫妻之实,蛰伏两年,终于闹到温怜面前。
虞茉追溯不了上一辈的过往,但板上钉钉的是,温母的死,虞长庆需得负起八成责任。
至于柳巧儿,光是毒害原身,加之派人刺杀她,已然结下了生死仇。
虞茉眸光微冷,经此一梦,她再难袖手旁观了。
“咦。”她忽而凑近,带得太师椅划出刺耳的摩擦音,但仍不能掩盖心中震撼。
只见左眼之下竟生出一颗浅浅的泪痣。
不属于原身,却属于她——
现代的她。
什么意思?
是她与原身趋于同化,还是原身在彻底剥离?
虞茉心乱如麻,这时,传来打起帘子的声响,很快有婢女低低问:“莫姑娘,可是需要奴婢伺候?”
她顿了顿,抚上剧烈颤动的胸口,应声道:“可否帮我请江公子过来?”
“江公子?”
婢女狐疑地转转眼珠,却碍于规矩,不敢贸然追问。思来想去,莫姑娘仅和太子殿下相熟,连忙加快脚步去请人。
少顷,赵浔虚披着外衣匆匆赶来。
二人分别不过半个时辰,他将将出浴,听闻是虞茉差人来寻,顾不得整理衣冠。
见她杏眼盈盈,有薄薄一层泪意,赵浔拧眉看向婢女,厉声问:“发生何事了。”
“你先下去罢。”
虞茉替显然被吓破了胆儿的婢女解围,环抱住赵浔,有气无力道,“别紧张,我只是做噩梦了。”
闻言,他略略松一口气,轻抚她的发:“想听话本?”
“不想。”虞茉故意蹭乱他本就未拢紧的衣襟,可怜兮兮地央求,“今晚留下来陪我。”
赵浔喉结翻滚几下,罕见地没有拒绝。
总归他决意取代江辰,要让虞茉更倾心自己才是。若太过墨守成规,反倒容易给旁人可乘之机。
“好。”赵浔牵着她回至榻边。
在虞茉茫然而不失震惊的眼神中,他褪去外袍,摘下重重掩映的纱帘,甚至体贴地问,“可要留一盏灯?”
虞茉怔怔点了点头。
上一次抵足而眠,还是在陈家村的土炕,如今回想,真真是恍如隔世。
鉴于亲过抱过,她也不忸怩,枕着赵浔的肩,虚弱地道:“你爹娘待你可好?”
“嗯。”他轻拍虞茉的背,一面安抚,一面低声回应,“世人皆道他们伉俪情深,虽偶有口角,但在我面前从来温和。”
虞茉记得,江大将军亦有妾室,仰头打量他的神情,继续道:“那,他们仍旧相爱么?”
相爱?
赵浔眼底有一瞬的错愕,如实答她:“我不曾想过。”
“无妨。”虞茉阖上眼,“你只需记得,若要做我的夫婿,不得纳妾不得与旁人有染。否则,趁早和离,莫耽搁我享福。”
“知道。”他微微笑着,也不禁回想虞茉方才所言。
父皇和母后,仍旧相爱么。
他二人乃少年夫妻,彼时,身为储君的父亲与扮作男子的母亲因灯谜结缘,而母亲恰在太子妃人选的名册之中。
兜兜转转,坦白了身份,顺利成婚。
但古往今来,后宫俱是充盈。父亲登基为帝以后,妃嫔也的确多了起来。
若说相爱,赵浔前头有八位兄姊,若说不相爱,皇后之位无人能撼动,他的储君之位亦是。
他深知虞茉所求实有些惊世骇俗,毕竟,连贵为皇后的母亲也不曾做这般要求。
可设身处地地想,平日,便是阿凌与她多说几句话,或是她多瞧别的郎君一眼,自己难免拈酸吃醋。
若是自己妻妾成群,虞茉如何能心无芥蒂?
思及此,赵浔轻吻她的眉心,正色道:“茉茉,我只愿娶你一人,但其中必然会有些波折,我会想法子解决。只是,你需得信我,也需得耐心等我。”
“好呀。”
虞茉并非杞人忧天的性子,他如是说,她便听之信之。有缘自能修成正果,无缘,那她去寻正果即是。
闻着熟悉的清冽气息,她心绪果然安宁,唇角微翘,枕着少年的胸膛问道:“以后我们都一起睡好不好?”
“……”
赵浔狼狈地拉高了袷纱被,不欲搭腔。
虞茉歪头:“?”
他敌不过审视的眼神,略不自然道:“成婚以前,多有不便。”
毕竟,多数时间,夜里需宿在东宫。
虞茉亦想到这一层,古人讲求“父母在不远游”,高门大户更是几世同宅,又未分家,不便夜不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