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她真是失望极了。
翻了这么久,找了两本没用的,她还得去排队还书。
她沮丧地耷拉着脑袋,认命地过去排队,谁知道这时候,就有人在她耳边问:“顾同志,你也来借书?”
顾舜华看过去,竟然是严崇礼。
她忙对严崇礼笑了笑:“严教授,你也在啊,吃了吗?”
说完后,她才意识到不对,说什么吃了吗,你当这是大杂院里吗,她怎么就不知道来一个有档次的打招呼?
严崇礼却不以为意:“吃了,你呢?”
顾舜华点头:“嗯,也吃了。”
这可真是一个糟糕透顶的话题,把这满室书香都熏出火锅味儿来了吧。
严崇礼看向顾舜华手里的书:“顾同志,你借了什么书?”
顾舜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谦虚地道:“我又不是什么文化人,平时不怎么看书,只是这次我们单位要举办一个内部报纸刊物,说是让我们厨师踊跃报名写一篇关于吃的文章,我们单位根本没人肯写。你也知道,当厨子的,哪有什么学问,让他们写字这是逼死人,最后把我推出来了,我其实也不行,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严崇礼明白了:“顾同志是想找一些饮食方面的书来做参考学习下?”
顾舜华:“是,不过这两本都不行,里面根本没讲多少东西。”
严崇礼:“那你想要什么样的?我经常来这个图书馆,很熟悉,我帮您参谋参谋。”
顾舜华便笑了:“那敢情好,严同志,我想要一本关于清酱肉方面的书,关于这方面历史文化起源之类的介绍。”
严崇礼:“清酱肉?”
顾舜华便描述道:“对,就是解放前老北京的一种腌肉,当时还挺有名的,不过日伪时候,就没怎么见过,到了解放后,就绝了,市面上也看不到了。”
严崇礼想了想:“故都肉味比江南,清酱腌成亦美甘;火腿金华广东腊,堪为鼎足共称三,这首诗,说的应该就是你口中的清酱肉了。”
顾舜华听了这首诗,喜出望外:“对对对对,就是说的这个,严教授,你在哪儿看到这首诗的,这首诗写得真好!”
她已经琢磨明白这件事了,她的文章,就得冲着这个味儿来,要把清酱肉提到解放前老北京传统上去,要往文化上面靠,那才能让大家认这个东西,才能有更多人捧场,也就能把这绝了的清酱肉传承下去,不然,就那么麻烦的制作过程,早晚得绝了。
她最需要这么一首诗了!
严崇礼看顾舜华那眉飞色舞的劲儿,笑了:“顾同志,这首诗,我应该是很早前看过,那本书应该是叫《古都美食百咏》,不过图书馆中应该很难找到了,是以前的书了。”
顾舜华听了,有些失望:“这样啊。”
说着,她下意识看向一楼选书区,还是希望过去找找,没准儿就有呢。
严崇礼:“这种解放前的北平名吃,不一定只这本书记载过,其它文人墨客应该也有写过,我们可以多翻翻,我过去帮你一起找吧。”
顾舜华:“那怎么好意思,严教授,你忙,我自己过去找就行。”
严崇礼却不由分说,陪着她下楼了,到了楼下,两个人重新排队,找了一番,不过显然并没有这本书。
顾舜华:“没找到这本书,不过有严教授这首诗,我觉得也不错,我可以用上。”
严崇礼却道:“我想起来了,顾同志,你可以看看梁先生的书,那是民国的大学问家,我记得他的一些笔记中好像有相关的记载,兴许能写有这个。”
顾舜华眼睛顿时亮了。
严崇礼:“不过我刚才看了,这里也没那本书。”
顾舜华眼中的亮光灭了。
严崇礼不忍心:“要不我们再去西配楼看看,那边也有一些书,不过是不外借的。”
西配楼?
顾舜华不明白。
严崇礼:“对,咱们现在所在的是文津楼主楼,西边还有一个西配楼,那里的书稀少珍贵,还有一些紧跟时事的杂志,就是不能外借,只能在这里读。”
顾舜华恍然,对严崇礼多少有些敬佩,当下感激地道:“那我过去西配楼去看看吧。”
严崇礼:“我今天恰好没事,陪你一起过去吧,那边书也不好找,我还能帮您找找。”
对于严崇礼的殷勤,顾舜华估摸着主要还是他人善良,不过她却过意不去,也怕有什么瓜田李下的,便道:“那怎么能行,太叨扰你了,我会过意不去。”
严崇礼却道:“没事,我也要过去西配楼看看。”
他话说到这一步,顾舜华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两个人往西配楼走的时候,她特意提起来自己爱人考大学的事。
其实这种话之前说过一次,但也就是说说,现在再说,可真是很有用的说道,反正说了,就是提醒了。
严崇礼笑了:“好,到时候我们可以就高考问题多交流。”
顾舜华看他笑得倒是坦荡,一时也有些汗颜,想着自己也是想多了,思路不能被那什么书带偏了,现实已经和那本书剧情完全不一样,小心提防,但不能因此想歪了去。
一时过去了西配楼借阅室,便见那里抽屉上有了更为细分的卡片,分别标着文学艺术历史等分类,顾舜华如获至宝,在文学那个栏目找起来,严崇礼也帮着她找。
找了半天,最后还真找到了。
不但有那位梁先生的一些作品,还有一本关于吃方面的清代书籍叫做《随息居饮食谱》的,当下大喜,赶紧借了来。
严崇礼便领着顾舜华过去了阅览室,那阅览室很是开阔,窗明几净,严崇礼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顾舜华扭头一看,顿时惊喜不已。
窗外竟是北海。
这文津楼本就是和北海相接的,只是没想到,阅览室里就能饱览北海风光,时令已经进了三月,春风轻拂,湖水碧波荡漾,苍松翠柏也随风而动,而这个时候海棠花已经开了,花开似锦,艳丽稠密。
严崇礼笑了:“我以前读书时候,经常会来这里看书,伴着书香,看北海四季变幻。”
顾舜华微微抿唇,却想起来自己通过那本书了解的严崇礼。
她发现,她所能了解到的,更多的是一些外相,至于这个人的内心,那不是文字的表象所能触碰到的。
当然了,这也不是她该去了解的。
她没说话,严崇礼感觉到了,扬眉道:“顾同志,我说错什么话了吗?”
顾舜华便笑了下:“严教授是文化人,估计打小儿读书吧,从小书香里泡大的,就是不一样,像我,爸是厨师,妈是制衣厂的工人,我就是从小看着做菜长大的。”
严崇礼也笑了:“我倒是觉得,我读书读多了,难免迂腐了,不像顾同志,顾同志身上有一股干劲,我应该多学习。”
顾舜华:“严教授说笑了。”
这时候,严崇礼起身打开了旁边的灯,那灯有些年代了,有着绿灯罩,亮起来的时候照得一切格外美好。
严崇礼:“时候不多,顾同志先读书吧。”
顾舜华忙点头:“嗯,好。”
顾舜华翻开书,很快就找到了关于清酱肉的描写,里面还就火腿和清酱肉做了比较,其中还提到“有些北方人见了火腿就发怵,总觉得没有清酱肉爽口。道地的北方餐馆做菜配料,绝无使用火腿,永远是清酱肉”。
顾舜华如获至宝,幸好她出门时候带了笔和草纸,当即从军用绿帆布包里掏出来,将相关的文字给抄录下来。
除了清酱肉,书中还提到了其它老北京小吃,烤肉,烤鸭,老豆腐,全都有涉及,里面一些细节,有些是顾舜华早知道的,都是顾全福告诉她的,但是顾全福是厨子,当年身份地位到底和这位大学问家不同,所以这位梁老先生的引经据典,是顾全福所不知道的。
她捡要紧的,都一一抄录下来,等抄录过了,又去根据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去主楼借了解放前民俗方面相关书籍,想着多做一些了解。
等她借好了书,一看时间,已经过了十点,她还要去玉花台上班的,当下匆匆忙忙,赶紧和严崇礼告别。
严崇礼:“要不我送你过去吧。”
顾舜华:“不用,距离公交车站不远。”
严崇礼见此,却很坚决:“这次我的自行车不会被扎到了,我送你过去公交车站,不然你这样太急了。”
顾舜华略挣扎了下,也就认了。
好在距离也不算太远,急匆匆地到了公交车站,赶上了一趟车,赶紧上车,上了车后,才松了口气,挥手道:“严教授,改天好好谢您。”
**********
顾舜华匆忙赶到了玉花台,自然是迟到了,她当即给牛得水告了歉,又说起可以帮师兄代班来弥补,牛得水知道她过去图书馆了,很是不在意地摆手:“这都没什么,关键是你把这篇文章写出来,写出来后,上了报纸,得个奖,到时候咱们玉花台整个档次不一样了,给咱长脸了,咱就有排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