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点豆腐(1 / 2)

“书写之道,在于心手合一,下笔之际需流畅无碍,腕间之力,应如行云流水,不可有丝毫凝滞······”

文澜沧提笔蘸墨,随后气定神闲地勾勒出一个大大的“永”字。

初六心中豁然开朗,他知道问题所在了。

他不是真的六岁孩童,写不出那种七扭八歪的纯天然字。

他清楚笔顺,也清楚字如何写,却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手,把脑中所想写出来。

也就是说,他现在所书之字,虽具其形,却失了毛笔字特有的韵味。

更像是用毛笔写的硬笔字,生硬地镶嵌在纸上。

初六凝视着文澜沧写出的“永”字,才知道什么叫书法艺术,未及细品,文澜沧又道:“你再写一个看看。”

初六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绪后再次提笔,笔尖轻触纸面,又一个“永”字跃然纸上。

这次字中少了份生涩与拘谨,但还是差点毛笔字特有的韵味。

见状,文澜沧移步至初六身后,弯腰俯身贴近,用手轻握他的手腕,食指轻点他的腕关节,稍微下压。

“再写一个,心随手动,顺其自然······”

文澜沧一边提醒,一边半掌控力度,引导初六去写。

写完停笔,文澜沧适时松开手道:“你自己琢磨,这个字和之前你写的有什么区别。”

“之前的字紧张晦涩,这次的字平滑顺畅了很多······”

见初六对书法有了一点领悟,文澜沧点点头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书法奥妙无穷,以后需你慢慢参悟,细细品味。切忌不可贪次数,要先想后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其实文澜沧对初六相当满意。

一个六岁孩童,在没有先生点拨下,能写这样的字,绝对天赋异禀。

但越是璞玉,越应该精雕细刻,方能绽放璀璨。

他暗下决心,要大力培养初六,让他成为自己最为得意的作品。

······

日子就在平淡中慢慢消失,转眼到了秋收。

秋收时私塾也会放十天田假,让孩子们回家帮忙干农活。

这一阵子初六的书法有很大进步,但花费在纸张上的钱也不少。

一张纸三文钱,都快赶上几个鸡蛋的价格了。

后世用纸擦屁股,但在这个时代,纸却是高消费品。

初六一直在想挣钱的办法,为家里分担经济压力。

这日中午从地里回来,初六看到收获的黄豆,他突然有了办法。

做豆腐。

打铁、撑船、磨豆腐被称为人生三苦。

尤其磨豆腐,需要早起晚睡,推着沉重的石磨一圈圈走,如同落入畜生道,辛苦无比。

但现在却是家里人最适合做的小生意。

村里人常吃豆腐,大多去到集市买,走街串巷卖豆腐的很少。

而且黄豆种植方便,价格便宜,还可以用豆腐换黄豆,方便村民也方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