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老朋友,好久不见!(1 / 2)

一品寒门 填海的精灵 5858 字 3个月前

“幺郎,我和你娘商量过了,我们要回家去!”

怎么回事?

好好的为什么要回去?

城市套路也不深啊,你们为什么要回农村?

孟青云清楚父亲口中的家,就是农村的老家。

自己买宅子、雇仆人就是为了让二老来京城享福,他们若回去,自己守着个空宅子有啥意思。

“爹,这就是咱家啊!”

孟青云不甘道,“你这一走,外人怎么看?不知情者还认为是我把你气走了,这让孩儿怎么在京城混!”

“管天管地管不了人的嘴,爱说啥说起!”

孟学永振振有词道,“我们一点都不习惯京城的生活,没有熟人唠嗑,也没有农活干,家里连个牛羊猪鸡都没有,呆着实在难受,再说还有那么多番椒要侍弄??????”

孟学永大概觉得这些理由有点牵强,突然强词夺理道,“反正我们不呆了,你说啥都不好使!”

城乡生活差距巨大,父母不习惯也是事实,但人总会适应新环境,时间久点而已

不行!

得想办法说服他们。

“爹,我在京城买宅子,就为守在你们身边尽孝,你想,如果你们回老家,我来回一趟得多花好长时间,太耽误复习科考了!”

科考就是父亲的软肋,只要孟青云拿出来做挡箭牌,孟学永准让步。

孟青云屡试不爽。

“这事我早考虑到了,所以我们回家后,你就在京城呆着,春节也不必回去,认真复习功课,过了会试再风风光光回家!”

孟学永运筹帷幄道,“番椒的事你不必管,族长率人就做好了,你一门心思复习就是!”

咦?

老爹这牌打得让人始料不及啊!

姜还是老的辣,这是铁下心来要走了。

最终孟青云拗不过父亲,只好让铁梅再送他们回去。

其实,孟学永走的主要原因就是担心影响儿子复习。

他发现,每天都有人借看望二老的理由和孟青云套近乎,虽然大部分人吃了闭门羹,但有个别人你得给他面子。

每次孟青云一陪就是一个多时辰,这多耽误复习。

他们老两口走了,别人就没有理由拜访。

父母的心永远在儿女上。

孟青云也发现这个弊端,所以他以编撰算学书为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复习。

毅国精心策划的这场闹剧无疾而终。

谋划的增币没有成功,反而丢了个大人。

叶重元咽不下这口气。

他本想打一仗试试,但想法即刻就被臣下阻止。

大宇厉兵秣马,把高弘俊派到雄州就表明他们的态度,这是誓死抵抗得意思。

同时大宇和辉国结盟,毅国还没有两个战场同时开战的能力,若真打起来,毅国占到任何便宜。

而且,只要战争一起,大宇就会拒绝再赠岁币。

里外里下来,毅国吃亏大了。

毅人也想过和辉国联合对付大宇,但辉皇岁数轻,一切都由宰相刘戚说了算。

刘戚一点都不尿毅国。

原因是刘戚的两个亲叔叔曾经死于两国战争,这个梁子刘戚是不会轻易解开的,除非给大量财物。

毅国那有余粮,有也不会把钱给辉国。

他自诩是老大,怎会做这种掉面子的事情。

此事最终以毅国撤兵结束。

盛桢清楚此事孟青云功劳颇大,他也不吝赏赐,十天半月就派汪忠去孟青云家送点东西。

当然,其中也有催促孟青云完成算学巨着的想法。

终于孟青云写完这本书,名字叫《数学概论》。

他正式把算学改名为数学。

书中引入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乘方等都有所阐述,方程、方程组、勾股定理等都设计进去。

这书是孟青云尽自己最大努力写成,汪忠带给盛桢后,盛桢立刻刊印若干册,当作国子监算学教材。

等国子监学生学会,再向全国推行。

孟青云也让汪忠带给盛桢一个建议,以后大宇的书籍就和铁等物品一样,不要卖给外国人。

尤其一些科学专注,千万不能让敌人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