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1 / 2)

一品寒门 填海的精灵 7188 字 3个月前

“他们造反的目的就是为了招安?”

啊!?

孟青云话音未落,惊呆了一殿官员。

这话也有点太扯了吧?

众臣不懂。

盛桢也不懂。

谁闲着没事,玩造反游戏,专就为招安作准备?

有病吧!

“诸位大人可听过这样一句市井俚语,‘欲得富,赶着行在卖酒醋;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这白话很好懂,前半句下官不想多解释,后半句意思更明显,就是占山为王,把杀人放火的事情闹大。州县围剿打不下,朝廷围剿划不着,不围剿又担心其实力壮大,朝廷对待这种事一直走招安的道路??????”

“嗯,他们就学聪明了,等陛下丹诏一到,贼寇讨价还价,一跃成为朝廷官员。看,这多轻松啊!杀杀人,做做官,比诸位大人含辛茹苦科举来的容易吧!”

“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研究透了朝廷对贼寇的策略,只要碰到实力强大的贼寇,朝廷准会选择招安一条途径。因此,在贼寇们眼里,杀人放火受招安就是一条入仕的捷径,试问,谁不愿意走捷径?”

“其实,招安策略也有它的优势,能快速稳定局势,能避免厮杀出现的危险,还能为朝廷省下大批粮草,何乐而不为呢?但大人们忽略了一点,这会助长贼寇的投机心理,各州县一些投机者会纷纷效仿,把兴兵作乱当作入仕的奋斗目标。

“仕途捷径无过贼,上将奇谋只是招,这就是真实写照!”

一语惊醒梦中人。

盛桢反响较大,他细细咀嚼这些话。

大实话!

自从有了孟青云,他能听到大实话了。

以前听到的大多是假话。

“孟翰林此话太武断,难道啸聚山林者皆为这个目的?”

周兴朝跳出来反驳道,“他们不怕剿灭后被杀头吗?”

“周大人说得有道理,他们也是在赌,押上身家性命,博权力富贵,尤其鹰嘴山贼寇,就是揣着这样的投机心理起兵造反的!”

孟青云道,“王瑾伦之所以造反,大半原因是羡慕嫉妒恨所致,他看到其他读书人中举,而自己却屡屡落榜,心生怨恨,便想走捷径搏一搏。试想,如果不是这个原因,他为什么会反朝廷?朝廷可是给秀才特权的!”

“冯布做为一个挥金如土的富商,可以说他已登上人生巅峰,在他眼里,钱是万能的,什么都可以买到,但就是买不到官位?这是他的遗憾,也是心魔,于是他想到了捷径,深思熟虑后他造反了。或许有人会说他生意亏了也有可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亏几次生意,他的日子也会过得滋润。冯布图的是权力,当官才有权力!”

“金柏就容易理解了,曾经的县衙捕头,虽然在百姓面前高高在上,但在县衙内就是个跑腿仔,时不时要受县官、县丞等官员的气。他之所以由捕贼的官吏变成贼,也是因为做着当官的梦。”

“在他们眼里,只要当了官,一切都会有。所以,三人一拍即合,组成了一个造反铁三角。王瑾伦有智慧,冯布有钱财,金柏懂军事,三人联合,鹰嘴山贼寇实力不容小觑!”

潘郎不屑道:“管他们造反的出发点是什么,朝廷招安就是,封个官然后派他们去剿其他山贼,以匪制匪,朝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平息匪乱,这难道不好吗?”

“潘侍郎,这不好!一点都不好!”

孟青云反驳道,“剿灭贼寇是朝廷的一种态度,也是向百姓的一个交代。像鹰嘴山的这种投机贼寇,朝廷不去剿灭,如何让枉死的百姓瞑目?”

“王瑾伦为了招安做官的梦,必然要把自己实力壮大,他们洗劫村庄,攻打城池,和州县官兵硬碰硬,就为吸引朝廷眼球,如今可以说离如愿以偿只差最后一步。”

“他们若招安成功,那就是踩着百姓累累白骨上位,说一贼功成万骨枯一点都不为过。”

“所以鹰嘴山贼寇,一定要彻底剿灭,至少为了杀一儆百,也得围剿,否则人人效仿,岂不是国将不国!”

“潘侍郎说招安后让他们去剿匪,以匪制匪,听起来确实不错,但谁能保证他一心一意剿匪,而不是糊弄朝廷,扩大自己的力量?”

“退一万步讲,鹰嘴山贼寇一心为国,那剿灭其他匪徒后,王瑾伦等人的官职是不是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到时候百姓怎么看?”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百姓若说出这样的话,诸位大人心里会不会产生一丝羞愧?”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这句话扎心!

也透露出百姓的无奈。

这是一种畸形现状。

众官集体沉默。

良久,鲁子骞出班道:“臣,赞同孟翰林所奏,剿灭鹰嘴山贼寇!”

沈彦出班道:“臣附议!”

孟青云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谁再若反对,估计就会笼罩在大伙的炮火下。

“老臣,附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范贤出班道,“孟翰林一席话,老臣茅塞顿开,这样的贼寇就应该抓捕归案,腰斩与市,以儆效尤!”

范相都同意剿灭,其他大臣还怎么反对,纷纷附议。

“诸位爱卿,可遣谁人剿捕鹰嘴山贼寇?”

枢密院副使范弘光出班道:“量此等山野草贼,岂是我天军对手,臣保举一人,定能扫清鹰嘴山,将一众贼酋擒拿归京!”

盛桢大喜道:“范爱卿,推荐何人?”

“臣推荐枢密副承旨孟青云,他率兵征讨,定不负众望,大获全胜!”

范弘光与范贤同宗,被朝臣称为大小范相公。

他很低调,上朝也只是奏本部门工作,多一句话都不说。

他出班奏事,算是稀罕事。

今天他出班,主要是范贤附议时,向范弘光使了个眼色。

调兵遣将归枢密院管,范贤等人也不好推荐孟青云,只能让范弘光出面。

范弘光心领神会,瞬间就阴了孟青云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