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这个布瑕疵确实大,所以就算是瑕疵布,买的人也不多。”李菲叹气。
宁书看着布,这是军绿色的帆布,很厚实的,现在是十月底了,估计服装厂是用来做秋装或者冬装的,但是染上的是黑色,确实不好处理。尤其是军绿色上有黑色,颜色也非常的明显。在一般人眼中,这布唯一的用途就是做布鞋了。
做布鞋的话,坏的布包在里面,好的布在外面盖住。可是,做鞋子不用那么多不不说,就是一般人家也不舍得用新布做鞋子。
这布的颜色是去不掉了,且一块一块的还不少,好在每块面积不大。
面积不大,这小面积的染色可以遮盖,然后……宁书马上有了主意。“李姐,我想和你谈个生意,你要不要听听?”
李菲一愣,随即笑了:“妹子,你可真行,还和我谈生意,你想谈什么?”
宁书:“这些瑕疵布卖给别的老百姓也是不用布票的吧?”
李菲:“那肯定的,这瑕疵这么大,这么多,还要布票的话,谁要啊?”
宁书等得就是这句话:“如果我有办法把这些布处理掉,而且价钱还是比服装厂给出的价钱高,你们供销社给我分红吗?”
“这……”李菲沉默了一下,“这些布就是按照服装厂给出的价钱,也要5000左右,如果你能快速的收回5000,可以直接和服装厂谈,拿半成的分红,也就是250肯定没问题。如果高于5000的话,那你懂的。不过这个事情我做不了主,得和主任谈。你具体是个什么章程?”她很好奇。
宁书:“把布料的颜色变一变,然后做成成品出售。”
李菲惊呆了:“这批布的瑕疵很大,颜色纠正不过来了,做成成品谁要啊?”
宁书:“这个我有打算,我现在能和主任谈吗?”
李菲无奈:“主任肯定会以为你疯了,这样吧,我去问问主任,你等我啊。”
宁书点头:“好。”
宁书并没有等多久,李菲回来的很快,脸色和之前一样,不过也有一些无奈:“主任说这事情太麻烦,我们供销社只是接受服装厂的委托处理这批瑕疵布,其他不想管,你如果有本事解决这批布,可以直接找服装厂谈,服装厂采购部干事叫张简议,张简议这个人不坏,就是喜欢贪便宜。”
宁书点头:“那我知道了,对了李姐,这布我也买一些。”她想打这批布卖掉后分红的主意,自然也要做准备。
买好布,宁书放进背篓里,顺便把六个橙子拿出来:“李姐尝尝,这是另一种桔子,也是外面送来的,不过好像是果园里新培育的,所以数量少,先让大家尝尝,再看看市场。如果大家喜欢的话,果园估计会重点培育。”
这边的小县城水果的品种不多,柑橘橙子李菲也是第一次见到。但是对柑橘的甜味李菲是非常满意的,这会儿看到橙子,还没吃,这香味就出来了。
橙子的香味还超过了柑橘,尤其是橙子剥开的时候,橙香味比柑橘的浓。
李菲剥了一个,闻着橙子的香味,忍不住惊叹道:“这味道可真香,咱们这样的地方,能吃到苹果梨就不错了,真的是和大城市没的比。这样的水果,如果不是你拿来,我都不知道。”
宁书笑道:“我这边有水果,总不会忘了李姐的。”就是后世,很多水果小县城也是到后面才有的,而且很多时候,和大城市的品质根本没办法比。
她记得自从上大学离开了乡下之后,每次过年过节回去,总要自己在大城市里多买一些水果。不然不说在乡下,就是县城也买不到太新鲜的水果,就是能买到,价钱也贵上很多。
“那我可等着你了。”李菲收起橙子,“这橙子我给你多少钱?”
“哪有人上门走亲戚,走礼还收钱的?”宁书娇嗔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李菲也不是扭扭捏捏的性子,“这次没多带水果啊?”她又放轻了声音问。
宁书摇摇头:“最近量少,只够自己吃的。”她暂时不想搞这个,一块两块的小钱不想赚,“对了李姐,最近县城的厂里有招工的吗?”
李菲眼睛一亮:“你要招工还是卖工作?我看卖工作更方便。”
宁书纳闷了:“工作很好买吗?”工作如果好卖,就不会有那么多知青下乡了。
“那肯定不好买,不过也是有门道的。”李菲卖了个关子。
宁书好奇不已:“好姐姐,你快告诉我。”
李菲觉得,宁书的性格是越来越合她胃口了:“现在是10月底了,再两个月70年就结束了,也就是年底了,这厂里和一般的单位不同,很多厂里每年都有优秀职工评比。”
“这个我知道,我也是在职工大院长大的。”宁书道。原主就是在职工大院长大的,父母都是职工,所以优秀职工评比这事情她倒是知道。
“那不就得了,你知道有些厂里奖励优秀员工的是什么吗?”李菲眨眨眼,一副你猜的样子。
宁书恍然大悟:“是工作?”李菲既然这样问了,那肯定是工作了。只不过宁父宁母没有被评上过优秀员工,所以宁家也没有提起这种事情,那原主也就不知道这个。
再说了,每个地方奖励优秀员工的东西不一样,宁父宁母所在厂里也未必是奖励工作岗位。
李菲:“是工作,但不是正式的,是临时工。可进了厂里,虽然是临时工,那离正式工也不远了,你说是不?所以有些家里有这个名额的,家里又不需要,就会把临时工名额卖掉。”
“那临时工名额也不便宜吧?”宁书问。
“自然是不便宜的,和正式工的差不了多少。”具体差多少李菲不知道,有些偏差,但不会多,“你如果想要买工作的话,最好是在年前准备好。”
宁书就是想买工作也没钱啊。她存折200,林国栋寄来的250花了180买了自行车,还有70。加上之前被自行车撞赔了50花了20,还剩下30。所以满打满算,她也就300的钱,那些零碎的就不算了。
300块买个临时工?会不会被人赶出来?
更何况她没想过买,她只想招工进卖钱,朝九晚五的工作她可不行。而且来了县城,她还怎么扫山啊?
所以宁书摇头道:“买工作就算了,我就去看看招工。你也知道我是军嫂,如果是买来的工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随军,到时候再卖了也麻烦。”
“这倒是。”李菲点点头,“如果你要去招工的话,可以去城南看看,那边工厂多,招工的话都在门口贴告示。”
“那行,我去看看。”宁书也不想耽误时间,准备马上就过去。
“对了,你如果去服装厂的话……”李菲想到了什么,“我听到内幕消息,服装厂这大批布出了问题,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而这损失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有人被开除了。也因此,服装厂好像在招工。不过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
“谢谢姐了。”
告别了李菲,宁书就去了城南。
这个县城是以百货大楼为中心地段来划分的。百货大楼、县政府、广播电视台等等,那都是在中心区,中心区之外的都是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再外面划分出去就是郊区了。
所以城南也是在县城里。
从李菲所在供销社出来,去城南那边,也不过是20分钟的自行车车程。那一片的厂的确不少。李菲首先看大的是报社,报社里面的面积很大,因为印刷厂也在里面。宁书还在报社门口好奇的看了一会儿,她对这个年代的好奇心不大,之所以在这里看着,大概是和游客的心情是一样的。去了一个旅游景区,多看几眼而已。
还没等宁书走,门卫老大爷就过来:“女同志,你找人啊?”门卫是个老大爷,走路一拐一拐的,但看着非常的有精神,嗓门也很大。
门卫老大爷过来倒不是怀疑宁书,对方穿着干净,骑着自行车,怎么看都不是坏人,所以他以为对方是来找人的。
宁书摇摇头:“不是,我是来招工的,想看看这里招不招人。”
门卫老大爷听了,便回了门卫亭里,可没过一会儿,他又出来了:“女同志,咱们报社的招聘和那些厂里的招聘不一样,有时候会登报招聘,你看,这里呢。”
这个年代有登报招聘了吗?宁书并不知道,不过她好奇的接过门卫老大爷手里的报纸:“谢谢您。”
“不客气,你看看这里,有登报招聘,看看有没有你需要的。”门卫老大爷指了指报纸招聘的地方。
宁书也是这时候才发现,这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竟然也是认识字的。要知道在这个年代,认识字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更何况这位老大爷看着年纪不小了。
宁书再次对他笑了笑,然后看上面的招聘启事。
1970年10月15日,《城报》刊登《招聘编辑生》启事,内容有三条:
一、年龄18岁以上,性别不限。
二、学历高中或高中同等学历、或以上学历。
三、如果没有文凭,自问学力足够,也欢迎尝试。
看完这三条,宁书自问,只满足一条。那就是年龄18岁以上。第二条学历她不满足,原主16岁那年下乡,刚好高二,连高中毕业证都没有拿到,当然了,原主对外都说自己是高中生。宁书琢磨着什么时候回去一趟,把高中毕业证去拿来。
而第三条,她就不用想了。学力: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或者也可以把才华算进去,她肯定没这本事。
所以报社招工,她不合适。
宁书把报纸还给老大爷:“谢谢您,我再去看看。”
正当这个时候,有两个女同志从里面出来,看见他们出来,门卫老大爷问:“面试的怎么样啊?”
其中一个女同志垂头丧气的摇头。
另一个女同志看到了门卫老大爷身边的宁书,她问:“大爷,这位女同志也是来面试编辑生的吗?是的话我接待进去。”
门卫老大爷看向宁书,宁书摇头:“我不是。”
女同志听闻,便收回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