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开始钓鱼的第四十三天:(1 / 2)
寒江雪最后听取了闻嘲风的意见,把第一家甜饮铺的选址定在了天街。
因为天街有商税优惠。
寒江雪:“???”什么鬼。
寒江雪以前只知道古代经商要收重税,在有了开店想法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做好了肉疼的准备。但他没想到,古代竟然也会有开店补贴和退税优惠等一系列更贴合现代感的政策。不过,大启神奇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寒江雪已经惊讶不过来了。
闻嘲风却表示:“这个还是可以惊讶一下的。”
因为退税的说法,是从先帝朝中后期才开始有的,早以前的商业重税就是重税,没有任何商量。
农业才是民生的根本,重农抑商是基本国策。
先帝在刚上位时,其实就已经提出过商税改革的想法,类似于直接降税之类的,因为他看到了南方沿海手工业和各国游历商船的前景,希望能够解放一部分生产力,去创造更多的财富。但大启因为战争人口锐减,本就缺少劳动力,先帝一上位就要这么瞎搞,自然是受到了极大的阻力。
满朝文武跪倒一片,太学生静坐抗议,甚至有文臣以死相逼,仿佛先帝降的不是国家的商税,而是他们的命。
先帝那样的强硬派,最终还是不得不收回了成命。
但很显然先帝并没有彻底死心,他只是暂时偃旗息鼓,在经过此后多年“卧薪尝胆”地忍耐之后,先帝还是找到了曲线救国的路子。
他先是废除了商籍三代不能科举的规定,改为了只有商籍本身不能科举,其子、其孙都可以。
再在边关战事吃紧,鼓励豪绅仗义解囊之际,下旨颁布了捐款、捐粮可以抵扣部分税款的临时政策。
最后,临时政策变成了长久的明文规定,还追加了不少可以免税、退税的情况,极大鼓励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这么三板斧下来,朝臣哪怕最后反应过来,也已经被先帝温水煮青蛙给煮成功了,只能捏着鼻子认下。等后来先帝驾崩,也有大臣对今上试着提过商税从优太过,请求降低的谏言。但却被今上以“三年不改其志”的理由给搪塞了过去。
闻嘲风给寒江雪说的天街商税优惠,就是先帝朝时留下的改革之一。先帝以天街为“天子门前”的名义,对天街的商户进行了一部分让利。
不是退税,而是直接在收税时就扣除了一定的比例。
这也是天街的商铺如此火爆、不愁租客的原因,谁不想吃这个减税的红利呢?而朝臣能够接受这个局面,也是因为朝中大部分的大佬都在天街有铺子,哪怕不是自己有的,那也是亲家有点,或者妻子、儿媳、亲戚的嫁妆,自己人总要照顾,而当他们成为既得利益者,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先帝本来还想得寸进尺开放东西二市的税惠,可惜在理由没找好之前,他就去世了。今上倒是想继续完成先帝未尽的计划,却并没有那份魄力和手腕,事情也就被架在了那里,再没了后续。
闻嘲风让寒江雪选择在天街开店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便是这边的外卖业务比较发达。
不是皇帝那种让小黄门去小摊上跑腿买羊汤面的“外卖”,而是真正由商家主动发起、有专业人员服务的外送活动。
大启管这一行叫“索唤”,就很字面意思,目前只在大启的几个主要城市有。
好比身为京都重地的雍畿。
由于通信不够便利,这种索唤服务一般都需要提前商量好,并缴纳一定的定金。或者是索唤小哥跑去人比较多的固定场所,统一进行的问询,然后再负责统一配送,好比码头、天桥、赌坊等鱼龙混杂的地方。
普通人订索唤,会下意识地订相邻的几家,这样既节省了索唤的跑腿时间,也能省去一部分费用。
“天香阁是预订索唤的大户,不只是单独的哪个勋贵之家。就我所知,有不少比较有钱的衙门,都是统一到天香阁订餐的。好比地锦卫的总衙官署,以及几个比较重要的卫所。你的甜饮铺开在天香阁附近,说不定就能沾上这股东风。”
闻嘲风没有说的是,这个地点最妙的是什么呢?是天香阁恨不能搭上一个补偿寒家的机会,若知道寒江雪开店,它们一定会想尽办法主动帮忙。
毕竟寒江雪当初是在天香阁出的事。
寒家无意迁怒天香阁,但架不住天香阁自己会脑补,他们其实不怕寒家要求他们做什么,最怕的反而是这种看上去好像一切都已经过去的风平浪静。他们会忍不住想,自己哪天是不是就要被寒武侯报复了?
寒武侯光明磊落没有错,但他儿子是个实打实的纨绔啊。
而且,很多事情不是上面说了什么,是下面的人“心领神会”,为了讨好上峰而做出了种种奇怪又出格的事。
天香阁的背后也不是没有人,未免那人自己吓自己,采取什么先下手为强的人间惨剧,闻嘲风便觉得,不如利用寒江雪开店的这个机会,安抚住对面不该有的躁动情绪。一如闻嘲风之前为了和寒家建立联系,主动给了寒武侯一个救他的机会。
寒江雪倒是没想那么多,只是单纯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小伙伴。
店铺选址定了之后,下一步……并不是就能够开始装修、准备开店了。
而是先要去相关衙门,获得经商许可。
寒江雪以前看过不少网文,却很少在涉及主角经商的情节里,看到他们办理并获得相关凭证。这导致寒江雪一度以为古代是不需要的这些的,但事实却是,如果人人都可以经商,那朝廷又要怎么管理呢?连每个村的屠户和猎户都需要上报和限制数额,更何况是古代一直比较注重打压的商业行为了。
每一个要从商的人,都要去当地的县衙进行登记、报备,得到许可后,才可以正式地开店营业。当然,也能不办证就偷偷开店,但那就是传说中的黑店了呀,被查到可不是罚款那么简单。
当然,一般来说,这种许可很容易获得,不会有太多为难与限制,只要去报备了,就会得到允许。不过,也要做好被写入商籍的准备。
朝廷命官和宗亲勋贵是不能从商的,但他们的女眷、亲戚和仆从并不受此限制。
大部分贵女不愿意亲自经商,只是怕影响了孩子未来的前程。但如今已经不怎么需要担心了,自先帝改了商人之子也可举科的规定后,就有越来越多闲来无事的当家或不当家的主母,投身到了自家铺子的经营与管理之中。
寒家的所有铺子,就都记在寒夫人的名下。
寒夫人出嫁前也姓王,和王将军的姐弟缘分,便是从比邻而居以及这个同姓开始的。因此,寒家所有铺子的统一商号就叫“一川”,从寒夫人的王姓拆分而来。
名义上,是寒家的宅老在打理一川商号旗下的店铺,但实际上的的掌舵手却是千里之外的寒大寒一生。
早在弟弟来信说准备开个甜饮铺的时候,寒大就已经提前替弟弟准备好了相关材料,寒江雪只需要把东西递交到雍畿府衙专门的部门就行。因为他不是另立商号,只是在自家原有的商号下面多备案一个商铺,流程是非常简单且方便的。
理论上不应该有任何问题。
但麻烦就麻烦在了这个“理论上”,理论归理论,实际归实际。寒江雪打算给自己的甜饮铺起名为“方伯甜饮”,灵感来自之前他被皇帝安利的那个鹿嫂汤面。
一听就特别有亲切感。
可是偏偏被卡住的,也是这个名字。去备案的人提寒武侯府都没用,因为材料直接被标为异常,转交到了地锦卫查办。
寒江雪都惊了,他就是起个名,做错什么了?
地锦卫那边倒是还算客气,主动登了寒家的门,说是和宅老商量,实则就是与寒江雪通气:“您年纪小,大概不知道方娘子的事,但毕竟涉及了一些宫中旧闻,衙门那边不敢擅专,只要换个名字,我们这边肯定给过,定不会为难。”
“方娘子?”寒江雪坐在屏风后面,不会留下什么把柄。
“方娘子是早以前宫里的膳食娘子。”大启的御厨是不分男女的,只不过女性御厨会有个专门的称呼叫膳食娘子。方娘子是很多年前名满京城的大厨,但因为卷入了一些不能说的秘密里,连人带名字都直接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她的家人不是一起死了,便是隐姓埋名回了老家。但方伯之名,还是引动了一部分人的神经,这才有了这个麻烦。
寒江雪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方伯有可能说的是真的,他家真的出过御厨。
“若我不愿意改呢?”寒江雪也不知道自己在执拗什么,只是觉得这种本来一个简简单单的名字,就非要上纲上线的做法太神经病。更何况他这边起的还是方伯,不是方娘子。
地锦卫那边的来人不仅没生气,还反而像是早有预料:“那就只能由我们大人来和虚衔您对接了。”
这地锦卫的直属上司不是别人,正是夏副使夏荪。这位大人在之前寒江雪和无夷王遇刺的案件里,高调出场过,后来因为不配合工作又被无夷王给边缘化了。他被派出去调查千里楼,什么都没调查到,又灰溜溜地回了京。
寒江雪没想到对方竟会在这里等着自己。
人果然轻易不能结怨,因为指不定在哪里就会转角遇到鬼,被对方卡一下。寒江雪合理怀疑,方伯根本不是问题,是夏荪故意找茬。
但县官不如先管,寒江雪的理智拦住了,让他和气地又问了屏风那边的地锦卫一句:“那我怎么才能见到夏大人呢?”寒江雪在想明白这就是夏荪故意的之后就知道了,不管他改不改名字,都会被为难,索性不如就坚持继续叫方伯甜饮。
对方当时说的是:“马上,马上,不会耽误您什么时间的,您甚至可以直接装修了。我们大人只是想见您一面,没有其他意思。”
看上去特别地客气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