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陇西风起(2 / 2)
自己的军队斩首达到三十人以上,该队的百将、屯长才能记功;
攻城战中斩首八千人以上、野战中斩首两千以上,指挥的将军才能记功,从军吏到将领都可以得到赏赐;没有爵位的就能得到公士爵,有爵位的士兵可以各自晋一级爵位,大将、战车上的驭手甚至能每人赐爵三级,很好地平衡了其他兵种的功劳。
这样规定显然是为了强调集体的胜利远比个人的收获重要,也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军官们的指挥才能,防止军官们和士兵抢功劳。《秦律杂抄》甚至明确禁止军官们亲自上阵:“其战,百将、屯长不得斩首”。
人头台帐建好以后,一定要写成大布告,在全军公示三天。发现有弄虚作假现象,处罚责任人,奖励举报人。
公示结束后,将军把没有异议的台帐上报给朝廷,朝廷根据账簿,分别给立功将士籍贯所在地的县官下文,让县官们去给立功将士进爵,并给其家人分地分房分奴隶以及安排工作。
简单清理完战场,掩埋尸体,王凌这才率军离去。
姜妄在东山学院教导他们的时候有规定,战场之后必须把尸体处理好了,无论是火烧还是掩埋,就是不能抛尸荒野,暴露在外。
而且未来这片土地属于大秦,把这些尸骨留在外面,也影响不好。
半个月的时间,王凌七战七捷。
凭借着五千人的部队让五个西戎部族感激涕零的投入了大秦的怀抱。
陇西郡,绵褚。
“兄长,左庶长王凌来信,言又有两个西戎部族感念我大秦天威,自觉臣服,让我们去接手。”冯劫找到了冯去疾。
“呵,王凌越来越会说话了。”冯去疾轻笑了一声。
“怎么办?还挪去榆中县吗?”冯劫问。
“没错,陛下说了要对这些西戎人统一管理。”冯去疾道。
榆中县,就是后世的兰州,位于秦西长城外部,处于陇西高原与陇东高原之间,比邻湟水与大河。
自古就是“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未来陇西,榆中县就是重点发展地区,西戎人都会被迁徙到附近。
在对陇西的攻略计划中,西戎和羌族,一但被征服,都会被圈地饲养,编户齐民。
不允许随意迁徙到其他地区,否则就以秦律论处。
不过,虽然西戎和羌族归降的没了自由,但秦国对他们没有苛待,反而会优待。
他们未来三年会为秦国打工,陇西高原和陇东高原,未来会是高粱、小米、桃子的种植区。
这三年,归降的西戎是为秦国打工,也是为了让他们知道随后种植高粱、小米、桃子。
三年之后,秦国给他们分田地,让他们自由种植。
这就是姜妄想出来的,把游牧民族改造成农耕民族的第一步。
游牧民族逐水而居,朝不保夕
当他们发现种地可以稳定收益,不用再挨饿,时间长了,也就愿意耕种了。
就算不愿意耕种,在大秦的高压之下,他们也只能逆来顺受,慢慢适应。
…………
以下不算字数:
李世民所用骑兵,都是轻骑兵或胸甲骑兵(人披甲而马不披甲),他墓前石刻“昭陵六骏”,都没有披甲,可以证这明一论断。
直到安史之乱中,乾元二年,史思明还差遣李归仁“将铁骑五千寇陕州”,而卫伯玉“以数百骑击破之”。
考古发掘材料中,除少数重装甲骑兵俑外,大量模拟骑兵形象都是骑手身披铠甲而战马却不披甲的轻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