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厚颜无耻(1 / 2)

“不借,全家老少二十二口人,张嘴就要吃,哪能借出去。”

陈满仓兄弟认同周诚的话。

卖粮食是因为欠了周诚三百多两银子,拖欠太久不好意思想着卖点粮食先还上一些。

不然妹妹夹在中间不好做人。

既然妹夫让他们年景好了再还那粮食就不卖了。

今年这太阳毒辣得让人心里发慌,河水干了,再继续下去,井水也要干了。

如今田地里找不到一点绿色,野菜只能去山里找,足见粮食有多珍贵。

谁要是张口问他们借粮,那肯定是不能借的。

周诚皱着眉说:“去年秋收后我只留了一年的粮食,其余的全都卖了,银钱借了出去,怕明年依然干旱这一个多月全家在山里找野菜。”

陈满仓忙说道:“妹夫,这次拉一车粮食回去。”

殷氏生了四个儿女不会顾着娘家不顾自己儿女,另两人也老实,就怕别人来的借粮。

不如先把粮食给周诚。

陈丰收也在一旁附和。

兄弟俩的话令周诚心里舒坦,有来有往,困难时互相帮助的亲戚才能长久。

“多谢大哥二哥,山里还能找到不少野菜,松树嫩芽也能吃,这阵子还能找到不少吃食。

谁家都不富裕,你们一大家子人要吃饭,等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再来跟大哥二哥借粮。”

周诚故意这样说,主要目的是不想让陈家把粮食卖了或者轻易借别人,然后又来找自家借粮。

挑水回来的陶氏听到这话身体僵了下。

她娘家几个弟弟妹妹正在长身体,吃的多负担重,年年到五六月就只能以野菜团子充饥。

近两年知道山里好些吃食,情况有所好转。

去年去山里找吃食的人太多,村子附近能吃的东西被扫荡一空。

爹娘和弟妹们不愿走太远,收集的食物不多。

正因为种了高产粮食,又知道山里的吃食多,整个寒冬一家人敞开肚皮吃,前儿回娘家她娘跟她诉苦,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到秋收。

要知道今年是这么个情况,去年就是累死也得把家里塞的满满当当。

央她跟婆家借粮食渡过难关。

她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娘家人挨饿,可她没生儿子在婆家人微言轻,说的话做不了主。

不是她想借就能借的,况且家里还欠着大笔债。

就算婆婆看在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借粮顶多借几十斤,能撑上十天半个月,还是不能解决娘家的困境。

小姑子家田地多出产的粮食也多,上面又没有公婆压着。

她正打算让男人跟周诚说说能不能多借点粮食给她娘家,等年景好了再还。

可听周诚的意思是粮食卖了,银子也全都借出去了,极有可能还会来跟她家借粮。

她娘家从没帮过婆家,倒是没少来打秋风。

周诚却帮了他们不少,并且陈家还欠他一大笔银子,不用想也知道婆家只会把粮食借给周诚不借给她娘家。

陶氏心乱如麻,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难道要让她眼睁睁看着爹娘弟弟们饿死。

不行,还是得求求婆婆多借些粮食给娘家。

陈母从屋里出来,瞥了眼陶氏,和蔼地对周诚说:“姑爷,我和老头子商量了下,这次你先带五百斤粮食回去,谁家还没几个又懒又馋的穷亲戚,我怕那时候拿不出来给你。”

前些年陈母受两个儿媳的气,看她们的脸色过日子,这两年周诚和陈芸娘给了她底气,现在陈家做主的是她。

她说这话就算儿媳们各有心思也不敢说什么。

周诚略一思索便点头答应:“好的岳母,那我就拉回去。”

陈家人耳根子有点软,还真经不住别人的哭诉把粮食借出去。

他先拉走,等陈家没粮了再给他们送过来。

陶氏最后的希望破灭,脸上再也挤不出笑容。

陈母别有深意地说:“既然地里产不了粮食,明日我们全都上山多采些野菜回来,这时候再懒饿死了也是活该。”

提点陶氏让娘家人趁现在还能见到绿色多采些野菜。

陶氏低着头不说话。

周诚将挖水窖的事跟陈家兄弟讲了。

陈家有他送的铁镐等工具,挖水窖没问题,没必要等着县衙出告示了再挖。

到时还得跟村里人抢水。

只不过得有人去大营子沟学一学,他没那么多时间在这儿浪费。

周诚拉走的粮食有大豆、玉米、红薯粉条和土豆粉丝,全都是营养又扛饿的粮食。

跟他一起走的还有陈丰收。

到了县城周诚停下马车去袁家,免得一会儿回到村里袁玉竹问起没法交代。

“姑爷来了,我正要托人去大营子沟跟你和玉竹说一声,我们明日便要去禹州。”

不出周诚所料,袁家的豆腐生意前期还不错,近来大豆价格再次上涨。

原材料价格上涨,豆腐再按原价卖就没赚头,豆腐涨价生意就大不如前。

袁家本就要去禹州谋生,袁夫子老两口身体养的差不多了,如今生意做不下去干脆提前搬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么快就走,禹州那边安排好了吗?”

袁牧家的房子不大,只是一进的院落,一家四口加老两口能住下,袁攸妻妾儿女成群,过去肯定是住不下。

“早先带了信给玉竹大哥让他给买栋宅子。”

没收到大儿子的回信,袁夫子并不担心过去没地儿住,先在大儿子家挤一挤,买到宅子再搬出去就是了。

周诚便没再多问,说道:“岳父岳母二哥二嫂多保重身体,过阵子有机会我和玉竹去禹州看望二老。”

“诶诶好,姑爷,你们也要多保重。”

袁攸一张圆脸笑的像朵花,腆着脸说:“妹夫,天热豆腐容易坏,这生意着实不好做,能不能再给我们个方子,比如酥饼点心什么的。”

一个月前袁攸和郑氏对豆腐生意信心满满。

豆腐涨价卖不出去,天气热很容易坏,前边挣的钱后边全都亏的一干二净。

白忙活了一场。

袁攸和郑氏实打实的被打击的不轻,就想着再跟周诚再要个方子。

卖豆腐挣不到钱还能做别的营生,实在不行就将方子卖出去。

在古代方子非常重要,不像原来的世界网络上随便一搜一大堆。

周诚不知道袁攸怎么能做到面不改色提出这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