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顺利办事,马小帅发现历史上记载的,纯粹就是胡说八道,看来这些文臣的心眼儿就是多,后面的事情还不好说。
没想到大军班师回北京,路过单桥,户部尚书迎驾,陈山见到朱瞻基之后,“应当乘胜追击,袭击赵王朱三狂,这下国家就会彻底安定下来。”
马小帅觉得不对,这群人拼命的想弄死朱三狂,这件事情肯定有内幕,回头看了看朱瞻基。
没想到对方非常的冷静,反而直接把杨荣叫过来,谈谈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
杨荣直接点了个赞,“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陛下应该同意。”
朱瞻基心里有数,表面上装作再考虑考虑,召见蹇义、夏原吉,没想到这两个人心里,居然也赞同这样的想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瞻基心里彻底心死了,原来文官就是一群白眼狼,自己以后一定要小心,如果说武将的危险就是冲锋陷阵,恐有武力。文官的刀就是手里的笔,简直就是18个心眼儿。
杨荣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陛下,你应该先给赵王发圣旨,指责对方跟朱二熊一起造反,咱们率领大军,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马小帅看到朱瞻基不反对,这就证明里面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杨荣是不是手里有明成祖朱棣的圣旨,这一切还不好说。
杨荣马上找传旨的人杨士奇,草拟诏令,杨士奇这个人非常正直,“事实就是事实,怎么可以虚构?而且还是用皇帝的圣旨,你简直就是在欺骗天地神鬼,会有报应的。”
朱瞻基就在这里看戏,马小帅只能无奈地在一边,竖着两只耳朵听着。
“杨士奇这是国家大事,你怎么能够反对了?我说他们是同谋,锦衣卫肯定会找到证据,既然已经有了结果,还怕找不到证据?”
杨士奇一直就看不上杨荣,“锦衣卫的证据,你觉得天下的人相信吗?”
杨荣默默无语,发现自己根本指挥不动对方,杨士奇面对蹇义、夏原吉。
蹇义明确表示,“皇上都同意了,大家也没意见,你能阻挡不了吗?”
这时候的朱瞻基有点紧张,就想看看,别人还想说什么。夏元吉站出来,“杨士奇如果皇上听了你的意见,现在不处理,以后要是发生什么变故,谁来承担责任,还记得永乐年间的孟指挥吗?”
杨士奇这个人非常的有原则,根本不愿意同流合污,“这件事情和那件事情不一样,永乐年间,赵王拥有三个护卫的兵力,现在只有一个,赵王确实没有参与谋反,否则怎么可以活到现在?”
蹇义还是想进一步劝,“就算你说得对,那现在你说怎么办?”
这个时候的马小帅观察到朱瞻基,恐怕这小子已经心里在打哆嗦了,到底这个杨士奇能重用还是不能重用,就看这个回答了。
“为今之计,咱们应该尊重事实,有怀疑可以严加防范,不用担心,现在应该是尊重赵王,厚待赵王。”
面对杨士奇的解释,蹇义、夏原吉相互看了一眼,“杨士奇,你说的话非常有道理,但是皇帝相信的只有杨荣,我们两个做不了主,你找皇帝吧。”
杨士奇只能在找杨荣,“凡事不能把事做绝了,明成祖朱棣只有三个儿子,皇上也只有两个亲叔叔,其中一个已经死罪难逃,总得留下另外一个人吧,要不怎么面对明成祖朱棣在天之灵?”
杨荣现在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弄死朱二熊,因为对方想弄死自己,赶尽杀绝这才是本事,绝对不能放过对方。
没想到的是,杨荣不肯更改自己的主意,朱瞻基的眼睛里充满了一种味道,马小帅若有所思,却又不敢说什么。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朱瞻基是什么都知道啦,只能率领大军回到北京,朱二熊一家老小就这样进了监狱,等待他们的是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