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许看(1 / 2)
看着匠人从出钢口取炒好的钢出来,几乎完全是液态,孙承平吸了一口凉气,对儿子道:“我们那里炒钢,出来的都如豆渣一般,里面杂质极多。没想到这炉子里竟然出来的是钢水,仅此一项,就比我们强得多了。不需说了,今天你们一定打起精神,不可少看了一点。等到事情结束,立即把我们的炉子换成这一种。到这里做几天工,赚三贯五贯钱不算什么,学到这个,就终身受用了!”
三个儿子一起称是,各自分工,每人学几个岗位。
杜中宵并没有阻止,这种技术本就要扩散出去,惠及民间。这是官方产业,又不是自己家里,杜中宵没有必要搞什么技术封锁。整个产业发展起来了,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从炉里出了钢水,倒到早已备好的范里,分别凝结成钢锭、钢条。由于出来的钢质纯净,按照这一带炒钢的标准,其实已经可以出售了。不过那边有备好的锻锤,等到钢水凝结,依然通红的时候,便就被匠人钳到铁砧上。陶十七去把水力锻锤的销子去了,巨大的锻锤便就开动起来。
看着铁砧上火花四溅,陶十七对身边的大儿子道:“这一点就是我们做绝计不到的了。这里的一副锻锤,抵得上几十人一起劳作,极是厉害。可惜,我们一般民户,却不可筑坝拦水。”
孙大郎也可惜地摇了摇头。官方对河流水库控制很严,严禁民户筑坝。
杜中宵到锻锤边上,看着通红的铁块被慢慢拍扁,又拍方,颜色慢慢变暗。在这个过程中,里面的杂质被挤出,化为残渣落到地上。如此加工过后,竟然不必二次加热,多次加工,效里极好。
在另一边,几个匠人夹着范里的钢条,围着一座水力锻锤,有条不紊,一点点地拍薄,慢慢加工成一条条钢带。在变薄的过程中,里面的杂质去除。红色渐褪,变成青黑色。
陶十七道:“官人,这制好的钢带,不知直接拿去制刀会出何?形制规整,少了许多功夫。”
杜中宵笑道:“炉里出来的是熟铁,怎么制刀剑?要制刀剑,还要数炼,才能淬火。”
现在的知识基础,杜中宵也讲不清楚熟铁是低碳钢,无法淬硬。要制成刀剑,哪怕铁再纯净,也要数次火炼,再次渗碳,让刃部变成中高碳钢,才可淬火,达到需要的硬度。
熟铁由于太软,其实用处不多。而且由于碳含量不足,无法淬硬,不管是制刀剑,还是制农具都不合格。要对其表面渗碳,现在的办法是在炭火中烧红,进行锻打,最后进行淬火。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铁被消耗。对不了解其中原理的人来说,常会误以为里面有什么铁精,或者真铁假铁之类。其实越是纯净的铁,制成工具后续加工越复杂,单纯的表面渗碳效率越低,里面既没有铁精也没有钢精。
这个时候,就显出坩埚制钢法的好处了。直接使用生铁,跟这些纯净的熟铁一起,制成中高碳钢的工具钢,消耗极少。所以坩埚制钢虽然成本较高,但与一般的加工方法比起来,还是有利可图。
现在最流行的,其实是灌钢。就是利用生铁的熔点比熟铁低,密封后加热,生铁先化,渗进熟铁里面,从而达到提高碳含时的目的。钢本就是碳含量介于生铁和熟铁之间的铁,生铁熟铁两者结合,刚好能够炼成钢。这是最盛行的方法,军中的刀剑,多是用此法制成。
杜中宵在永城的时候,还试过另一种方法。就是用熟铁打制成农具,而后熔化生铁,淋在制成的农具上,而后淬火。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而且用得久了,刃部的钢被磨掉之后,可以很容易地修补。用淋生铁的方法制成钢刃口,是成本最低、也是最简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