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245章 越次入对(2 / 2)

杜中宵吃了一惊:“契丹军中怎么会有火炮?”

赵祯道:“这种军中重器,怎么能瞒得过人?契丹仿着我们火炮的样子,制了许多年了。只是一直不得其法,并不精良。他们的铁炮用不得,时常就会炸膛伤,是以只用铜炮。火药也不太好,打得没有我们的火炮远。是以直到现在,唐龙镇守军还可以用守城的火炮,打得契丹人炮不敢靠近。”

这就是攻和守的不同,哪怕同样的炮,守城方也可以打得更远,打得更准。更加不要说,契丹的炮粗糙,打党项可以,对上宋军就不行了。守城火炮最大的用处,就是不让攻城武器靠近。没有重武器,契丹的马又不能飞上城头,只能就那么围在那里。

当初建唐龙镇的时候,杜中宵就单独建了军城,防御极其坚固,周围的平地几乎都在城上的火力威胁之内。只要城中守军不出乱子,依托城池,唐龙镇足以坚持到援军赶到。

重新回到案后坐下,赵祯道:“提举曾知火山军,又练出了营田厢军这种劲旅,军中火器又原是你制出来的,朕与两府都以为,让领军最是合适。”

杜中宵捧笏:“若命臣出征,必不负所望!”

“现在的难处,就是你手下的兵马是两三万营田厢军,虽然教阅,终究还是厢军。你的军中火炮厉害,人人称赞,此无可疑。只是骑兵和步兵,两府和三衙诸将都以为,全用火枪,当不得近战、血战,对上契丹骑兵不知如何。若是不用营田厢军,易以禁军,又白费了你这许多年的心血。你以为如何?”

杜中宵道:“臣以火器代刀枪,是经过无数次演练,军中一起想办法,觉得可行,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因为此是新军,到底如何还要打过才知,臣有信心不弱于其他军旅。”

赵祯看看一边的石全彬,又道:“听说营田厢军的军制也变了?”

杜中宵道:“回陛下,是变了。臣依军中全用火器,如何对敌演练,重整了军制。营田厢军本以五万为满额,只是军官不足,精兵也不足,马匹难以取得,实际只有两万余人。这一军的数目,当时想的就是以一路迎战,直面敌军的数目。人数再多,除非分为几种,不然就没大用处了。”

赵祯道:“本朝制有平戎万全阵,以十万大军而成一阵,其实与你说的一路倒是相近。我不知你军中情形如何,多人说炮火厉害,想来人数也不用那么多了。此次救援唐龙镇,恰巧是一路兵马,倒与你原先想的暗合。只要救唐龙镇朝中官员无异议,便以你为帅,石团练为副。这次叫你来,朕就是当面问你一句,你对自己的营田厢军有信心吗?”

杜中宵捧笏:“回陛下,臣有信心!臣以为,以我之能,用营田厢军救不了唐龙镇,那么带其他兵马也做不到。此非军之罪,臣才智不足,力有不逮而已。”

赵祯不说话,在那里沉思一会,道:“命将出征,最想听到的是必胜,这是将帅的士气。你到底不是武将出身,一直不肯说这两个字。”

杜中宵道:“陛下,兵势无常,我说与不说那两个字,有区别吗?安上心而已。臣以为不必,契丹以倾国之兵进攻党项,河北、并代对面并无大军。臣不说这两个字,朝廷心有警惕,可以调集周围兵马向唐龙镇,以防万一。现在有铁路,调兵没那么难了。”

赵祯摇了摇头:“河北路对面无强兵,并代路可不是。契丹尚有大军在大同府,直面雁门关,并代路兵马不能动。也正因为如此,枢密院主张持重。河北路虽有兵马能调,奈何铁路只到磁州,调来调去纵有铁路也非易事。当然,契丹若是大军前来,一定要争唐龙镇,河北兵马自然可调。”

为免引起契丹疑虑,河北路的铁路一直限制,离前线还有数百里。数百里的距离,对于大军来说还是过于遥远了,除非是长期战争,不然轻易不动。现在契丹攻唐龙镇,河北兵马来不及支援,铁路缓修的坏处就显出来了。一心要麻痹契丹,结果把自己戴上了脚镣。

看着杜中宵,虽然没有说出必胜二字,但明显信心满满。赵祯沉吟良久,点头道:“好,那便以为帅,带营田厢军兵去救援唐龙镇!你军中一时不足的人和物,三衙禁军尽量补齐。五万兵马太多,三万人还是可以凑足的!你在京城待两日,与两府及司集议,此仗要如何打!大军一出,不得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