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需要改革(1 / 2)
看看到了中午,杜中宵吩咐上了几个菜来,与陶十七一起饮酒。这是随在自己身边多年的人,了解消息没有人比他更合适。面对自己,他也什么都会说,不会藏着。
饮了两杯酒,杜中宵道:“你在柏亭监许多年了,实话说,觉得这里怎么样?”
陶十七想了想,道:“怎么说呢,初时在这里做事的时候,可不敢想以后会有这种日子,有这样的规模。我现在一年到手的钱财,有几百贯,官员中也算是有钱的了。可是啊,总是觉得,这里一天一天变得太快,有时候有些心慌。很多东西,刚刚熟悉,就又变了,再不上从前的那种日子。”
杜中宵点头:“这是难免。天下变化最快的地方,就是柏亭监了。许多东西都是这里先出来,而后传遍天下。没有新东西出来,才是不对的。不过,对于百姓来说,变得太快,总觉得日子不安稳是不是?”
陶十七道:“是啊,特别是这几年成了家业,变得这么快有些害怕。不过,铁监一年赚许多钱,我们发到手的钱多了,又觉得挺好。”
杜中宵端起酒杯,与陶十七饮了一杯酒,道:“这是正常的。人哪,总想着手里有钱,出门去一切都是昨天的样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变老。可实际哪能那样呢?总要不断地向前,才会有更好的生活。上一代的人成亲,生育子孙,人口一天一天变多,不能够不断发展,岂不是会越来越穷?以前种地,地里只能出产那么多粮食,就是越来越穷,最后无法支撑。开工厂不同,厂越开越大,越开越多,用的人自然也是越来越多,子孙未必就会变得更穷。”
陶十七笑道:“官人说的这些,我可是不懂。现在养育孩子,自己仔细算着,要攒下多少钱,才能他们衣食无忧。铁监里一起与我做事的人,大多都是如此。”
杜中宵笑道:“铁监建起来不过七八年,未来的一切都不知道,这样也是正常。说起来,铁监的人口集中,管理有力,铁监又有钱,倒是可以建学校之类,让后代有更好的出息。”
陶十七道:“说起此事,铁监那里的学校办得倒是好,可以免学费学三年识字。学得好了,可以去考各种学校。这几年来,那些学校里,还是我们铁监里的孩子去的多。”
杜中宵点头:“就是要这样,让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才不辜负了这些年的发展。对了,下年是大比之年,前些日子发解,铁监有多少举人。”
陶十七道:“说起此事,大家都觉得不合适。现在的柏亭监只是同下州,发解三十多人,都觉得太少了。柏亭监近十万人户,应该比较大州,举人解额多一些才是。”
杜中宵道:“到铁监来的,大多都是工人和做生意的人,一时解额少也没有什么。此次我来,看过这里之后,了解有多少不合理的地方,一起上奏,希望能很快改过来。新兴的东西,要让朝廷和民间的人接受,总有一个过程。其实铁监那里还没有什么,这两年叶县太过于乱了,不整治不行。”
陶十七道:“官人说的对,我们这里的人都知道,叶县比不得铁监那里。特别是近些年,大量人户都住在城墙外,藏匿盗贼,谁能够找出来?到了晚上,除了热闹的集市,都少有人行。”
柏亭监现在到底的多少人户,其实没有人能说出来,大量人户都没有登记。官府征税,因为是针对各种场务,在场务里做活的人统计不到。一般估计,铁监那里有一两万户,叶县这里就说不清楚,三四万户到六七万户说不清楚。由于叶县城太小,大量人户住在城外,官府的治安力量无法管理,地方治安非常混乱。对于百姓来说,直观的感觉,就是一个乱字。其实对于官府来说,要管理的事情可就多了。
杜中宵问着陶十七,听他讲述附近的情况,心中思索。自己当初建铁监的时候,重点在官营铁监那里,叶县并不观注。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偏偏是叶县发展了起来。
铁监周围管理严格,而且官营工厂人数众多,私营工厂在那里会受到很多限制。叶县则紧邻铁路干线,交通方便,县衙无力管理周边,大量工厂在这里安家落户。人口众多,流动人口多,必然会出现社会混乱。这种状况,社会发展快,但也容易失控。
从今天收的状子,加上陶十七的讲述,杜中宵感觉,必须要重视叶县,解决好这里。其他地方的铁监都是学柏亭监,由于规模、人才和生产的产品不同,还没有出现叶县这种地方。叶县解决不好,等那些地方发展起来,很可能又会出现新的这种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