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2 / 2)
崔向有些为难:“若是如此,犯人们知道没有数额,只怕更加不好好干活。”
杜中宵道:“枢府不安排,不代表你们不安排。附近一亩农田产粮几多,是有数额的,你们可以问了安排下去。做的好的赏,做的差的罚,赏罚一定要分明。所谓的赏,尽量以吃食为主,比如酒肉。所谓的罚,第一就是罚吃食,第二是多做活。真正冥顽不灵,完全不听指挥的,单独关押起来。不必用刑,只要吃的不好,不许别人跟他说话就好。人哪,虽然有硬骨头,但大多数人在做活和一个人关起来之间选的话,还是会选做活的。”
众人点头。
崔向问道:“现在几位官员,最疑惑的事情,就是朝廷设置牢城营干什么。若只是关他们几年,每年多产些粮食,赚些钱财,是一个管法。若真要他们学会种田,自然又是另一个管法。”
杜中宵道:“这样一座牢城营,一年才能赚多少钱?最主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以后怎么生活。所以除了种田,牢城营里也可以有其他的事情。比如可以酿酒,可以种蚕织锦,可以栽种果树,诸般种种。反正这些人出了这里,是要出去过活,要学会这些。”
众人沉默了一会。过了一会,崔向才小声问道:“太尉,他们从牢城营里出去,就只是做寻常百姓吗?若是出去做官,我们在这里管得严了,只怕以后会有麻烦的。”
杜中宵道:“你们放心,就是做百姓。契丹大国,又多为后族皇族,让他们做官,朝廷每年哪有那么从俸禄发?不杀他们,允许他们做百姓,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
这是杜中宵一直坚持的,这些契丹贵族被俘后,只能做平常百姓。甚至一两代内,不许科举。不是没有人提议给他们封官,由朝廷养起来。当然,也有人建议直接杀掉。在杜中宵看来,俘虏敌人,还封他们做官,让参加战役的前线将士怎么看?杀掉更不可行。不说杀俘不祥的话,杀了他们,剩下的契丹人更不投降了,是以后的麻烦。想来想去,还是进行劳动改造合适。
听了杜中宵的话,一众官员才放下心来。这里关着的可是契丹皇帝、枢密使、宰相一应俱全,哪怕是王爵,在这里都不算什么。很多人都是出生在富贵之家,家世显赫。如果他们出去之后,朝廷还会重用的话,将来找麻烦,这些官员可扛不住。
说过一些细节,杜中宵道:“还有一些契丹官员,幽州之战的时候,主动投靠朝廷。朝廷安排了他们在这里做事,拿些俸禄。他们都身份不凡,拿的俸禄不是你们可比。不是一回事情,你们不要乱想。”
崔向等人忙道不敢。耶律仙童等人,在牢城营做事,一个月可以拿几十贯,一般的官员可拿不到这个数字。这些官员知道,这些人本来是契丹高官,投降了之后,宋朝应该给他们重赏的。一个月几十贯钱俸禄,很大程度上是对他们酬功,而不是那些职位真能拿那么多钱。
没有办法,按照契丹的官职爵位发钱,对于宋朝来说,这些人太多了。不如就让他们做普通人,每月几十贯钱,在开封府可以舒舒服服地生活下去。在牢城营里,管的都是原来熟悉的契丹人,他们对这种生活熟悉。至于以后,那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几年时间,学不会怎么赚钱,那也实在没有办法。
看着众人,杜中宵道:“建这样一处牢城营,我们是第一次做。能不能做好,就看你们了。做得好了,以后有对外战事,就知道该怎么对待俘虏。做不好,诸位的仕途可就堪忧。”
崔向几人急忙拱手:“太尉放心,我等一定尽心尽力!数年之后,从牢城营里出去的人,必然都会些手艺,知道怎么大宋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