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这影视融合世界,魏璎珞的剧情也改变了。”
“对了,魏嬿婉和魏璎珞的历史原型是一样的。”
“就不知道魏嬿婉和魏璎珞是什么关系。”
“陈婉茵?”
“没想到是她。”
剧中的陈婉茵在弘历潜邸里的时候,就是伺候弘历的通房丫鬟,并且在王府仅为格格,身份地位低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来,弘历登基称帝后,陈婉茵进入宫中后也才为婉答应。汉人出身的她,比绣娘出身的珂里叶特·海兰(海常在)位分还要低,长年无宠的程度可达到没有侍寝六年之久。居钟粹宫,与苏绿筠同住。
陈婉茵虽深爱皇帝,但闷葫芦一枚,不善表达感情,导致皇帝对她这个人感觉可有可无,虽说如此,但心地善良,曾在如懿被阿箬诬陷杀害皇子时与海兰、绿筠一同为如懿辩白。在纯嫔苏绿筠晋升为纯妃之时,陈婉茵也跟着沾光、皇上感念很久没有理会她,而顺便把她晋升为婉常在,陈婉茵感恩。
可以说在《如懿传》中前期基本和宫斗、主线剧情完全脱离,时常爱偷偷远望得宠的那几个妃嫔们(例如高曦月、白蕊姬和如懿),乃是她尝试于宠妃当中看出令皇帝久留的原因,然而并没有用。
在魏嬿婉当宫女被金玉妍当众凌辱时,她是唯一为魏嬿婉说话的人。在皇上得疥疮时,没有打算的她只能听之任之。比不得意欢和琅嬅亲力亲为。
那个时候富察·琅嬅尚未去世,但是皇上就已经把她忘记的差不多了。
之后,富察·琅嬅薨逝,在大封六宫时,她与陆沐萍因为侍奉皇上多年、没有过错,没有功劳但有苦劳,所以被晋升为贵人,后又晋位嫔,获得一宫主位的位置。在欣喜之余觉得皇帝没有忘了她之外又不忘继续画皇帝尊颜(自入宫后因痴迷皇帝而常常画他以来缓解思恋之情)。
在嘉贵妃穿耳一事中,和魏嬿婉,叶赫那拉·意欢、珂里叶特·海兰、苏绿筠联合,一起对抗金玉妍。
之后,陈婉茵的这个婉嫔嫔位她足足待了四十多年,在那么长一段时间内,她都毫无作为,被皇帝甚至是其他嫔妃彻底遗忘;但是,的确也是这样,软弱又不会斗的她,又一次成功的躲过了所有中期的宫斗。仅仅与如懿、绿筠为伴安闲度日。
在恪贵人拜尔噶斯氏等选秀入宫前夕,侍婢顺心抱怨新人一入宫她就彻底被皇帝遗忘了。她也不甚计较,只是不停画皇帝龙颜,假装她和皇帝面对面。
在魏嬿婉因木兰汤泉一事复宠后曾黯然神伤,连侍婢顺心也十分看不顺眼,但会内心自我安慰的她又强颜欢笑,继续画画。在如懿诞育十三阿哥之时与苏绿筠一同乞求如懿能平安诞下此子。
安分守己到她连侍女顺心被卫夫人冤枉时也有魏嬿婉的保护。在寒香见入宫后,三阿哥就知道在一旁瞎抱怨,让苏绿筠又急又气,连性子温婉的她也不禁对三阿哥发火。之后三阿哥因劝谏香见一事被怪罪,纯贵妃苏绿筠为子求情,也被皇帝谴责抱病一场,她除了悉心照顾也别无他法,苏绿筠逝世后,满宫中的人只有她为苏绿筠流泪。
后来,魏嬿婉为妃时,指使其把皇上多年悼怀孝贤皇后之诗整理抄录而让皇帝故念旧情,因而使皇帝越发冷落如懿;婉嫔只是想着自己都那么长时间不在了、快要变成隐形人了,所以没有想那么多,只想着能够引起皇上的注意,这个心态被已经是贵妃阶级的魏嬿婉看透,魏嬿婉抓准陈婉茵的支柱苏绿筠已经不在了,陈婉茵又是一老实人,突然让她这种有利于自己获宠的方法,陈婉茵一定会去做。果不其然,虽然陈婉茵有过短暂的内心纠结,但在巨大利益面前,陈婉茵还是按照魏嬿婉的方法做了。
在这个风波蔓延开来后,陈婉茵才意识到自己被魏嬿婉利用了,于是她急切跑去向如懿赔礼道歉。如懿也知道根本不会斗的她,根本不可能去陷害如懿自己,明显就是炩贵妃魏嬿婉在背后布局。因此如懿原谅了她。
后来,在皇贵妃魏嬿婉倒台后,怀着内疚的心理和众妃一同去拜见如懿,但如懿拒绝。之后就一直在宫内安稳度日,和庆妃陆沐萍、芳嫔陈氏等人一同颐养天年。
“剧中说陈婉茵一直爱着皇帝。”
“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陈婉茵是没有选择。”
“入了皇宫之中,没有见过能够和甄嬛,沈眉庄这些人似的找别的男人的。”
“老实忠厚、安守本分,与世无争,温婉善良,素不和人拉帮结派、只是独善其身。深爱皇帝。”
“陈婉茵这样的女人,没有男人不喜欢的。”
“只可惜,乾隆只是普通人,不可能一碗水端平的。”
“白蕊姬?”
“没想到她也来了。”
剧中的白蕊姬出身苏州府,擅弹月琴,后因先帝雍正喜好耿月宾的琵琶而改学琵琶。被太后甄嬛挑中,培养成符合乾隆喜好形象的琵琶伎。在乾隆和高曦月欣赏琵琶曲时,故意弹错旋律,成功吸引了乾隆的注意,于是立刻被临幸,封答应,成为乾隆登基后纳入后宫的第一人。
白蕊姬虽然出身卑微,但仗着有太后作后台,一入宫就伶牙俐齿、恃宠而骄,经常和同样会弹琵琶的高曦月争风吃醋。皇后琅嬅派人去调查白蕊姬的底细,查出白蕊姬出生在康熙五十九年,雍正八年被如懿的母家买下后才被送入南府学习琵琶。琅嬅因此怀疑白蕊姬是如懿一派的人,更加觉得如懿心机深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新妃朝见皇后之时,白蕊姬自恃得皇帝宠爱,用模棱两可的语言讥讽慧贵妃,在出了皇后的长春宫后,遂被怒气无处发泄的高曦月掌嘴,以至于脸颊溃烂。在白蕊姬和高曦月闹得不可开交之时,琅嬅趁机出面,也没有管束白蕊姬的僭越行为,甚至还责怪慧贵妃不够自重,吩咐高曦月专心对付“幕后主使”如懿。
皇后的不管束,让白蕊姬在后宫内的气焰更加嚣张,被升常在。在疗伤时,白蕊姬受太后指点利用白花丹加剧脸部伤口,而经手过这个白花丹的只有如懿和皇后琅嬅,两人因此被皇上怀疑。其实,白花丹是白蕊姬自己给自己下的药,用的也是一开始会加剧病情、但后面会全面康复的妙药。此计让乾隆开始不相信如懿和琅嬅的能力,而白蕊姬背后的太后趁机剥夺琅嬅的后宫权力,插手宫中事务;而白蕊姬自己,也彻底洗清了“和如懿有勾结”的嫌疑。
不久,白蕊姬就成为宫内第一个怀孕之人,得“玫”的封号,升贵人。在和苏绿筠、金玉妍的谈话中,金玉妍引导苏绿筠说出“多吃鱼虾有利于胎儿,因为我怀孕的时候就是这样”的话,这让白蕊姬十分相信,此后一饮一食皆有鱼虾,用尽全力想生出一个聪明健壮的孩子。
怀有龙裔时,白蕊姬的辇轿再次冲撞慧贵妃高曦月,高曦月大恨之,在皇后大宫女素练的指使下,慧贵妃忍不住下手,于白蕊姬的海鲜中下微量的水银,意图使孩子变傻。而金玉妍又在背后加重水银的剂量。其子出生为畸胎。乾隆为了皇家颜面,限制知情人员不许声张,又处死孩子。白蕊姬没有见到她的孩子。
白蕊姬因此被禁足雨花阁,但太后令皇后建议乾隆为了补偿其丧子之痛,升其为玫嫔。
后来仪嫔也怀孕了,但是迅速被金玉妍害得流产。金玉妍自己则怀孕成功,升嘉嫔。为此,太后也另做打算,把第二枚棋子陆沐萍送入宫内,得常在位分。但陆沐萍并没有得到乾隆宠爱,办事效率也远远不及白蕊姬。白蕊姬出雨花阁,如懿受陪嫁侍女阿箬诬陷而成了谋害皇嗣的元凶。
在叶赫那拉·意欢入宫后,在意欢惊人的美貌和才情面前,白蕊姬和陆沐萍双双失宠。陆沐萍之后就淡出乾隆的视野,但白蕊姬不相信阿箬背后没有后台,因此一直在暗中追查真凶。后来嘉嫔因为二度怀孕,升嘉妃,并且开始虐待和如懿面容相似的卫嬿婉,以讨好为如懿出冷宫感到焦虑的富察琅嬅。
如懿离开冷宫后,真相逐渐显现,冤枉如懿的阿箬被施以猫刑和剥甲。白蕊姬又以为阿箬是元凶,去翊坤宫里鞭打阿箬。在慧贵妃高曦月死后,其侍女茉心通过玉妍与贞淑找到白蕊姬,告诉她真凶就是皇后富察·琅嬅,让白蕊姬又开始复仇。茉心找到她,把感染痘疫病菌的衣服给白蕊姬,白蕊姬则将其与七阿哥乳母春娘衣服替换,春娘将其感染的病毒传染给了七阿哥,七阿哥夭折。
在乾隆第一次南巡途中,白蕊姬在金玉妍的帮助下指使人在南巡的船只上涂抹桐油,在船舫内故意大声议论琅嬅,说皇后儿子的死是“一报还一报”,在琅嬅于船板上恍惚伤神之时,失足落水,让皇后重病齐发。
皇后死后,纯妃升纯贵妃、如懿升娴贵妃,白蕊姬则逐渐被众人忽略。后来在后宫阴谋连环之时,白蕊姬却因为心里过度忧郁、没有走出丧子之痛,面相有损、形如枯槁。
在乾隆第二次南巡时,白蕊姬和陆沐萍蒙面,在太后甄嬛的引荐下于西湖上、驾着小船翩翩登场,白蕊姬弹琵琶、陆沐萍唱元曲,却不料炩嫔卫嬿婉用梅舞抢占风头。白陆两人为太后傀儡的事被乾隆看破,又因齐汝一事,乾隆为了气太后,升炩嫔为炩妃。
白蕊姬自知自己容颜衰竭,加上身份暴露,不可能再获得乾隆宠爱。于是干脆一物换一物,主动寻找乾隆,以自己的性命向乾隆谈判,以换取自己家人后半生的富贵,甘愿被乾隆指使。金玉妍听闻是乾隆召见白蕊姬,怕白蕊姬供出一切,用无形白粉企图毒杀白蕊姬,在下药的过程中被如懿看到,如懿去白蕊姬宫中劝阻,白蕊姬不信,用头上簪子银针试毒,没事。在白蕊姬喂自己鹦鹉的时候,鹦鹉却被毒死,白蕊姬才知道金玉妍的狠毒。
为此,白蕊姬被皇帝以陷害嫔妃的名义,以鸩酒赐死。在临终前,如懿前来,白蕊姬把自己所做诸事一一告诉如懿,如懿为了回馈她也说出真凶是金玉妍。
最后白蕊姬弹奏琵琶、口喷鲜血,离开了人世。而如懿为其操办丧仪,送还母家安葬。
“剧中的甄嬛是因为弘历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所以才想到了利用女人控制弘历。”
“所以,白蕊姬才成为了她的棋子。”
“只可惜,在皇宫之中,白蕊姬嚣张跋扈、心直口快、爱炫耀、极度自卑和缺乏心机手段,根本就不是那些人的对手,还不如陈婉茵,至少可以颐养天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虽然陈婉茵不是富贵荣华,但至少比白蕊姬强。”
姜辰打量着魏璎珞,陈婉茵和白蕊姬。
魏璎珞,姜辰想到了第一世界的钱希西,第三世界的冯亭。
陈婉茵,和格蕾丝,蒋静,郑淑君,越妃(越姮)是前世同一个演员演的
而白蕊姬,和第二世界的君九龄,叶凝芝,第一世界的袁媛是前世同一个演员演的。
可以说,魏璎珞三女,虽然不是倾国倾城,但也是绝上的容貌的。
“这批秀女不错。”
“就不知道在离开第二世界之前,还有没有秀女出现。”
姜辰有些期待。
因为是影视融合世界,这些秀女也就十七八岁。
对实际年龄差不多已有四十的姜辰来说,这些秀女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
片刻后,姜辰遇到了容音(富察·容音,姜辰铸圣族认证的女人,琅嬅的二妹)。
“见过殿下。”容音行了一礼。
“不必多礼,起来吧。”姜辰走了过去。
“谢殿下。”容音牢记礼不可废。
“容音,我们走走。”姜辰说道。
“是。”容音点了点头。
当下,姜辰带着容音向前走去。
圆明园和东宫不同。
足够的大,也有很多的地方可去。
为了方便聊天,姜辰让宫女,宦官离开了。
“殿下,圆明园的宫女,宦官也不多,你没有想过变成自己人?”姜辰问道。
“大部分已经是自己人了,其他的无关紧要。”姜辰早就换了,毕竟,他的女人都是可以相信的,一些底层的宫女,宦官是不需要在意的:“毕竟,有你们在,他们能够做什么?”
“殿下,在清国,我们好像是被困在皇宫之中似的。”容音说道。
“在清国,权力高度集中,你们在宫中想做什么是有些难的。”姜辰没有否认。
在历史上的康雍乾时期后宫没有干政的主要原因在于严格的宫廷制度和皇帝的严格控制。清朝的宫廷制度非常严密,后宫与外界的隔离措施非常严格,后宫人员与外界的接触受到严格限制。例如,宫女和嬷嬷严禁将宫外之事传递到宫内,后妃的娘家人未经允许也不能随意进宫。这种隔离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后宫干政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皇帝对后宫的控制也非常严格。特别是雍正帝,他对后宫的管理非常严格,后宫风平浪静,嫔妃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主要职责是伺候皇帝和绵延子嗣,而不是参与政治决策。这种严格的控制机制确保了后宫不会对前朝的政治决策产生干扰。
在第二世界的清国大陆,虽然融合了很多的清宫剧,但清国的后宫因为是康熙为帝,管理严格。
不过,姜辰也没有去破坏。
想要彻底的执掌清国大陆,这些进宫的人就不能干政。
否则的话,宫中的众女后面的家族就会兴风作浪了。
“那殿下……”
“只能安排其他人去做事,你们最重要的是学习,在其他世界有的是你们想要做的事。”姜辰说道。
“也是,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容音没有否认,几个世界的知识,可不是那么容易学完的。
“我接下来会将之前的那些府邸合并,成为我们的宫外住处。”姜辰说的是之前的九阿哥府及其周围的那些府邸,现在胤禩他们已经死了,他们的府邸正好可以合并。
“殿下之前就不应该将家族传送符安置在那边。”容音说道。
“之前没有想那么多。”清国大陆签到的人多,所以,带去其他世界的人多。这么多的人调动,想要不引起注意都难。
不过姜辰有些后悔。
如果之前直接易容成康熙就好了。
虽然康熙的年纪五十几岁了,但找秀女也很正常。
“对了,容音,现在你修炼的情况怎么样了?”姜辰问道。
“现在……”容音回答了起来。
片刻后,就在姜辰和容音来到一个凉亭中的时候,一个宦官走了过来。
“殿下,陈廷敬陈大人求见。”
“陈廷敬?知道了。”姜辰说道。
“殿下,你去忙吧。”容音说道。
“好。”
姜辰点点头,然后在容音耳边说道:“回去沐浴等我。”
“是。”容音应了一声。
今天是她服侍的日子,哪怕没有姜辰的话,她也是会去准备的。
对这一点,容音是非常满意的。
毕竟,没有哪个女人不想得到男人的临幸的,她们只有姜辰,如果姜辰视而不见,只能独守空房。
……
“臣陈廷敬见过殿下。”陈廷敬行了一礼。
“起来吧。”
姜辰打量着陈廷敬。
《一代名相陈廷敬》之中的陈廷敬。
“没想到还是一部剧之中的男主角。”
这一刻,姜辰的脑海中浮现出关于陈廷敬的相关信息。
陈廷敬早年聪慧,幼时喜欢读《春秋左氏传》《尚书》《仪礼》,九岁作《牡丹》诗即惊长老。顺治十五年进士,馆选庶吉士,为与通州陈敬相区别,世祖赐名廷敬。累迁翰林院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康熙十五年,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改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康熙十七年,入直南书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这个影视融合世界的康熙二十一年,陈廷敬充会试副考官。时副都御史余国柱以滇南平定,请厘定乐章。礼部、翰林院会议,郊坛宗庙仍循顺治元年之旧,朝会燕飨宜更定。陈廷敬撰拟十四章,旨下所肄习。康熙二十三年,授左都御史兼管户部钱法,疏请改官钱以杜私铸,免铜税便民采矿。定朝廷服制,禁奢靡之风。慎选督抚,以公心爱民勤政廉洁为准。严饬地方公开赈灾钱粮账目,杜绝污吏贪侵害民。
康熙二十五年九月迁工部尚书,与学士徐乾学奏进《鉴古集览》,被康熙嘉纳浏览资政。奉诏任纂修《三朝圣训》《政治训典》《方略》《大清一统志》《明史》等书。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张汧任湖广巡抚时,山西道御史陈紫芝疏劾他“位任未久,黩货多端”。兵部尚书张玉书趁机弹劾与张汧有亲戚关系的陈廷敬。
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张汧因“贪污银九万余两”而被处绞。陈廷敬向康熙帝上《俯沥恳诚祈恩回籍以安愚分疏》,向皇上谢罪,恳请回家守孝。康熙二十八年九月,高士奇疏弹劾徐乾学。康熙帝深知徐乾学、高士奇招摇多事,遂遣徐、高二人出京。次年二月,就在徐、高二人被迫离京后不久,陈廷敬又被起用为左都御史。
康熙四十二年,拜陈廷敬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值讲经筵。康熙四十四年四月,康熙帝第五次南巡,召江南士子试于杭州、苏州、江宁,陈廷敬与大学士张玉书、掌院学士揆叙奉命阅卷。
“谢殿下。”陈廷敬站了起来。
“赐坐。”姜辰说道。
“谢殿下。”陈廷敬行了一礼,然后坐下。
“陈大人找孤有什么事?”姜辰开口道。
“殿下,臣是为吏部考核而来的。”陈廷敬拿出了一份奏折。
姜辰让宦官将奏折拿过来。
“殿下。”
很快,宦官就击将奏折递给了姜辰。
姜辰打开奏折看了起来。
片刻后。
姜辰开口道:“陈大人,如果孤没记错的话,你在康熙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上奏了《劝廉祛弊请敕详议定制疏》?”
《劝廉祛弊请敕详议定制疏》之中指出:“贪廉者,治理之大关;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当先使俭。”意思是说,奢侈导致贪污,节俭才能清廉。
“回殿下,是的。”陈廷敬回答道。
“孤还记得在同年你又上《抚臣亏饷负国据实纠参疏》弹劾王继文,认为他在战时不用捐纳粮草,却动用库银,大军凯旋之后又将所存谷米以官俸抵给本省官员,前后银数相差九十万两之多……”姜辰继续说道。
“是。”陈廷敬有些不明白,姜辰为什么这么说。
“不知陈大人记不记得前朝的考成法?”姜辰问道。
“记得。”陈廷敬肃然一惊:“殿下是想用考成法?”
“不错,孤觉得现在正想是时候了。”姜辰点了点头。
说起清朝最值得称赞的制度创新成果,“考成法”绝对堪称其中的杰出代表。该制度的诞生,始于雍正元年时朝廷展开的一场讨论。那个时候,初登皇位的雍正皇帝收到一份别具一格的奏折,此奏折出自江南一位名为李潢的知县之手。这位并不起眼的小官员大胆直言,官员考核太过流于形式,致使懒政与怠政现象泛滥成灾。雍正看过之后连连点头,旋即下令在全国推行“考成法”。
这类“考成法”可不是一般的考核制度。上至总督、巡抚这些高级官员,下至最基层的县令,所有官吏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全方位的政绩评定。考核涵盖的内容极为宽泛,税收征收、案件审判、治安维护等都在其中,就连修路架桥这类小事情也属于考核范畴。
同时,雍正于各个省份都设置了专门的“考功科”,其目的在于对官员的政绩展开核查。一旦察觉官员有舞弊行径,情节较轻的会被降职,情节严重的则会被罢免且予以追查。这一举措的确切中了官场腐败的关键之处。
姜辰在成为太子,整顿吏治的时候,考成法也就是他想的办法之一。
“殿下,这是否有些操之过急?”陈廷敬说道。
“孤到是觉得,现在正是时候。陈大人,你回去弄一份关于考成法的奏折给孤。”姜辰知道陈廷敬这样的老臣对康熙比对他还要忠心,不过,他有的是对付陈廷敬的办法。
“是。”陈廷敬应了一声。
“孤要考成法在今年年底先在顺天府执行。”姜辰说道。
“臣一定办到。”陈廷敬说道。
“陈大人,我听说在几天前你去见了皇阿玛?”姜辰开口道。
“是。”陈廷敬低着头说道。
“你是皇阿玛的老臣了,多去看看皇阿玛也好,下去吧。”姜辰说道。
“是。”陈廷敬应了一声,准备离开。
“对了,陈大人,我听说你有个女儿,叫陈采薇?”姜辰突然开口道。
“回殿下,臣的小女就叫陈采薇。”陈廷敬回答道。
“许配人家了吗?”姜辰问道。
“没。”陈廷敬低着头。
姜辰淡淡的说道:“陈大人,赶明儿你就让陈采薇来见一见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