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沉思片刻后答道:“其实,我确实有一个想法,但这个设想有些过于超前。”
管家挥手示意,鼓励他说下去:“你说说看,只要你认为可行,我会上报的。”
何雨柱接着说:“从1952年至今,已经过去十年了。每届大学生学到的内容大同小异,虽然有所进步,但幅度有限。这是教育领域的停滞。毕竟,人的生命有限,学习的黄金时期也同样有限。因此,我在想是否可以缩短教育周期。”
“比如,幼儿教育仍然保持现状,之后,能否将现有小学的部分内容压缩,初中部分内容前置到小学,高中部分内容前置到初中,大学部分内容前置到高中。这样逐步压缩,等到国民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时……”
或许再过十来年、二十来年,我们的教育体系能够将目前大学的知识提前至高中教学,让学生升入大学后可以学习更高级的知识。这样一来,我们培养的人才有更多成长空间,不会像现在这样总是原地踏步。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建议,如果不适合管家管理的内容,那也就罢了。”听了何雨柱的话,管家点头道:
“说得不错,你的观点有一定道理,我会把这事向教员及主管教育的领导反映。这毕竟是涉及全国教育的大事,稍有不慎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何雨柱也点头应道:
“这点我很清楚,我只是提个建议。目前我的研究只有我能进行,连个交流的人都找不到,如果未来有人能赶上我的研究进度,那我也就不那么孤单了!”在管家看来,何雨柱就是一个纯粹的发明家。而何雨柱原本并不打算对外透露他的研究成果,但随着他数学、物理和化学水平达到9级后,发现那些原先觉得非常先进的技术其实相当落后。因此,何雨柱决定将自己的研究告诉管家,通过管家传递给相关部门,借助国家力量实现快速的发展。如此一来,国家整体提升后,他后续的计划也能顺利实施。
管家在这里停留了许久,随后与顾知秋一同离开。顾知秋注视着何雨柱,好奇地问道:
“柱子,你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么在我的眼皮底下建立这个基地的?”何雨柱笑着回答:
“当然是用机械装置,你刚刚也看到了,根本不需要人力,机械完全听从我的指挥。如果没有我带你来,即使你工作到退休也不可能发现这里!”
顾知秋想了想,点了点头:“是啊,如果不是你说的话,我估计真的会工作到退休也不知道这里的事情!”何雨柱说:
“对吧,我不是不想告诉你,而是我表面展示的技术已经让你感到震撼了。这就是今天我让你参观这里的主要原因,也许比我厉害的人也不少,只是他们和我一样选择保密,没有公之于众。难道你能确定,在这个世界,除了我之外就没有其他人也在这样做吗?”
如果以前何雨柱这样说,顾知秋肯定会反驳,因为这些年他也参与过国家的科研项目,自然了解相关的数据,认为没有哪个国家比自己所在国家更先进。正因为如此,顾知秋之前对国家的实力持有盲目自信。但今天亲眼见证了何雨柱的研究成果,顾知秋不再敢轻易发言,而是注视着何雨柱,继续问道:
“你已经掌握了许多高科技,难道就不能让我们过来学习吗?”正准备离开的管家听顾知秋这么一说,也望向何雨柱。
何雨柱对顾知秋说:
“老顾,你说的这个我确实考虑过。确实,来我这里学习的人,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但是你想过没有,万一来的不是我们国家或组织的人呢?如果心怀叵测的人把学来的技术带回去,反而对我们不利,毁了这个地方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