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20章(1 / 2)

卖剩下的像素狗和像素猫最后被安夏送到百货商场的钟表柜台上, 只要跟柜长说好了就行,不需要走层层申批流程。

平时就搁在那里,有人问, 营业员就给介绍介绍,卖出来的钱再给安夏。

安夏给他们发提成,柜长跟营业员分。

比死工资开心多了, 营业员卖猫狗闹钟的热情比正职高出一大截。

周日, 安夏去商场查看销售情况的时候, 玩具柜的柜长悄悄把安夏拉来说:“这明明是玩具嘛,放在我这里卖, 肯定销售比放在钟表柜卖得更好。”

安夏一琢磨, 是这个道理。

刚好钟表柜那边也要调查柜台布置,就给挪到玩具柜去。

趁着满地小朋友的时候,安夏亲自给他们演示电子小狗和电子小猫的操作手法。

“我不想要小狗, 我想要变形金刚……”安夏听到一个小孩子在小声嘀咕。

“变形金刚在电视里呢,不能买!”他的妈妈对小狗闹钟颇有兴趣。

安夏听见了, 变形金刚?

她记得自己的老板——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桌上还摆着一个汽车人大黄蜂的模型。

他说过他人生第一个大黄蜂是他上小学的时候,考了全年级第一, 他爸斥巨资六十块钱买的正版。

当时听这句话的安夏,只提取了句子中的「全年级第一」, 并感慨学霸果然从小就是学霸, 难怪长大考上了清华的本和清华的硕。

现在想起这句话,她自动提取的关键词是「八十年代、六十块、正版」。

老板好像还说了一句, 当时卖得特别火爆,第一次去买都没买到,是给了定金以后的下下个周日去才拿到货的。

安夏听说过变形金刚的传奇, 孩之宝公司为了卖玩具,专门拍了这部片,为了进大陆,连播放权都是免费送的。

可是……最近引进的动画片就那么几个,并没有变形金刚呀。

不过,算算时间也近了,安夏抓住了在家啃西瓜打牌的孙志。

“你知道变形金刚吗?”

“不知道。”

“快去找孩之宝公司要授权!”

“啊?”孙志一脸懵逼。

最近他都被安夏推着走,状态就好像承天寺那一夜,被苏东坡疯狂弄醒的张怀民。

安夏让他找孩之宝公司,他真去找了。

聊了几句就挂掉,孙志过来汇报情况:“他们说,去年他们就把大陆区域的正版玩具生产许可授权给了一个香港人。”

“玩具包括什么范围,文具算在里面吗?”安夏问道。

孙志愣在那里,他没问。

安夏扶额,这点意识都没有,就算他的工厂质量管理过硬,也只能苟延残喘混口饭吃,做大做强是不可能了。

想她当年在公司里当卷王的时候,听到一点风吹草动跟提高她的业绩似乎可能有点关系,都要凑过去打听打听,誓要把那个项目抢过来。

她还是个领工资的,最多领奖金的时候好看一点。

孙志是老板啊,老板,每产生一分钱的剩余价值都是他口袋里的,居然一点都不积极。

孙志在安夏的威压下,怯怯地打了第二次电话,这次问清楚了,授权的就是单纯的玩具,也就是动胳膊动腿,就能从人变汽车,再从汽车变成人那种。

大概为了表示自己真的很积极,在努力。

孙志还问了那个香港人的名字,以及他们玩具生产厂的地址。

“就在佛山的盐步镇,永南玩具厂。”

安夏揉了揉额角:“所以,你刚才,有没有问孩之宝公司,能不能把文具的授权给你?”

“啊?哦……哎?”孙志的笑容再次僵在脸上。

他完全没想到。

安夏现在很想打人。

经历了这么多,孙志想通了。

有些事情,真的不是可以强求的,想不到,就是想不到。

一步想不到,处处落后于人。

他想通了,在最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八十年代,孙志同志,决定正视自己的不足,找准自己的赛道,做出正确的选择——躺平。

孙志把关于变形金刚的授权问题全部交给安夏,挣来的大头给安夏,他愿意做一个无情的开票机器。

安夏亲自拿起电话,与孩之宝讨论这个问题。

“是的,我想谈谈关于衍生产品在大陆的生产和经营权。”安夏说。

对方态度不错,跟安夏说了一个大概的范围,凑在听筒旁边的孙志倒吸了一口凉气。

授权费把他卖了都不够。

安夏不慌不忙继续谈,还说周一去亲自拜访。

挂了电话,孙志狐疑地问:“你有钱?”

“没有。”安夏现在也掏不出来这么多钱,要是「哇哦」大卖了还差不多。

“那你……”

“你还记得,你电脑上的这个软件,也没付我钱吧!”安夏拍拍孙志的电脑。

“嗯?”孙志下意识地向后挪开一点,难道安夏现在想来讨债?

“还记得你当时怎么说的吗?说支付方式好商量。哎,那个时候你怎么那么聪明,现在像个傻子?你有两种人格吗?”安夏恨铁不成钢。

“咳,那你周一还要跟厂里请假吗?”

“请什么假啊!我是给厂里做事好不好!”安夏理直气壮。

安夏提交出差申请,她第一次用九厂开的工作证明坐了一趟飞机。

直奔孩之宝驻华办事处。

双方交谈甚欢,谈到衍生品授权的时候,安夏希望能在销售之后再支付。

孩之宝说虽然永南玩具厂的授权费确实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权。

但那是因为有盐步镇官方背书,还有香港人做中间牵头。

职员们并不知道像安夏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应用。

但是此时的孩之宝公司,态度十分客气。因为他们被央视拒了一回又一回。

第一次拒绝的理由是「暴力成分比较多,不利于塑造荧屏文化」。

第二次拒绝的理由是「商业味过重,教育意义一般」。

他们能打入国内市场太不容易了,是以全片免费播放的形式求着上海台播,才有出镜机会。

安夏又是带着出钱的诚意来。

没有可用经验没有关系,摸着大老板过河不就行了。

最后,电话打到大老板那边去。

安夏用英文亲自解释了一下关于衍生品授权的好处之后,大老板沉默半晌,回答:“OK。”

现在是七月,七月底,《变形金刚》就会播出,两个月内,安夏要交齐授权费。

安夏算了算,觉得有希望,便签署了合同。

她带着各种物料回到自己的城市。

深夜,孙志被安夏安排明日工作:去国营玩具厂挖墙角。

孙志干别的不行,挖墙角的能力还是有的。

玩具厂门口有个卖小吃的摊子,中午好多工人都在那里吃饭聊天,孙志在那里蹲了半小时,然后趁老师傅骂现在的厂领导是孙子王八蛋,就知道往自己家里捞钱的时候,赶紧凑上去:“您想多挣点钱吗?”

在全民反诈意识都不强的时代,老师傅们纷纷向孙志围拢过来……

牡丹纺织厂这边,龚伟和陈勇一脸懵逼地听着安夏说拿到了孩之宝的授权,可以在T恤上印变形金刚的图案。

两人完全没有听说过什么变形金刚,也想不通一件T恤原价十块,印个图就能变成五十块。

“米老鼠和唐老鸭也很流行,但是我看到小摊上印着米老鼠和唐老鸭的那些东西,也没有很贵。”陈勇说。

“这不一样。”

龚伟反问:“有什么不一样?”

“他们都没有拿到迪斯尼的授权,画面质量,还有一系列的配套都没有,米老鼠就是单纯的一个米老鼠。”

安夏跟他们讲了半天消费心理,关于——“你们没钱,才背A货。我高端大气上档次,我用正版。”

两个打小在厂子里长大的男人,默默看着她,缓缓摇头。

他们还是不愿意相信。

人类也不会愿意为自己不相信的事情付钱。

牡丹纺织厂现在是自负盈亏,陈勇和龚伟都不同意用厂里的钱支付授权费。

不比九厂,财大气粗,可以随便把公家的钱打水漂玩。

“行吧,那么,就就签代工协议,厂子就当是接代工了。”安夏退而求其次。

安夏又与几个服装厂沟通,问他们愿不愿意生产变形金刚的T恤。

回答:不愿意,没听说过变形金刚。

于是,安夏又与他们签定了代工协议,顺便也借他们的销售渠道走货。

一切就绪……除了缺钱。

要人家代工厂开工,就算不付全款,也得先给订金。

一毛不拔,那是不可能的。

好在安夏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出租车营运管理条例的大改革。

她从柳阿姨手里以一万四价格买下的出租车牌,瞬间翻了一倍多。

一牌难求,最终二十二万出手。

当晚这个消息就被跑得很快的记者发在晚报上。

妈妈一边看报纸,一边跟安夏说:“哎呀,这个不就是你柳阿姨上次要卖的那个牌照吗?她跟我说一万四,哎,我嫌贵没买!要是买了多好啊!这一转手,比上一辈子班赚得都多。”

“可不是嘛。”安夏随口应道。

“真后悔没听你的。其实咱家当时凑一凑,还是有这么多钱的。”

“命里无时莫强求。”

“当时这个牌照买来才一万九,现在卖这么贵,这个人会不会被判投机倒把罪啊?”

安夏无奈地抬起头:“妈,十一届中全会都已经开完十年了啊!”

妈妈也就那么顺嘴一说,怀着无限后悔的心情,又低下头继续看报纸。

这笔钱,安夏全部拿来投产,她要把孩之宝的授权用到极致。

除了小孩子的文具、衣服之外,安夏还在犹豫要不要搞个同款的计算机或是BB机的变形金刚周边。

想想看还是算了。

现在计算机的使用者:高级知识份子。

BB机的使用者:第一批暴富起来的人。

他们的平均用户画像是:年龄比较大,对动画片这种「小孩子」的东西也抱着一种不屑一顾的心态。

成年人也开始喜欢动漫周边,是21世纪之后的事情。

本质上,客户群体还是这批跟着动漫产业长大的七零八零后。

精确定位消费者身份十分重要,安夏不会再犯电子闹钟的同款错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