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44章(1 / 2)

此时的出版社还没有面对转型, 实体书与网格文字有着巨大的鸿沟,遣词用句都不一样。

正统的出版社编辑都看不上大白话一般的风格。

只有一些报纸和杂志表示可以收录一部分情感细腻文字华丽的短篇。

不管怎么样,至少让不少人看见了在网上写下的文字也可以变成铅字。

文学版块涌进了更多的人。

中间吵架的也不少, 有个作者把所有的读者都骂了。因为他自认为文笔妙绝,思想深刻,心有家国情怀大业, 与那些小儿女不能比, 可是……没人看。

于是他就发表了长文, 吐槽现在的人都是瞎子,只喜欢那些浮躁的东西。

安夏点开文学版块, 发现首页全都在吵架,有人站严肃文学, 有人站冰淇淋文学。

这两大阵营的人中都有不少嘴巴厉害的, 引经据典, 吵得那叫一个热闹。

两方人马唯一的共识就是:引起骂战的那个人写的不配叫严肃文学, 只能叫无病呻吟。

那个人已经不发言了, 两方人马就自己吵自己的。

过了一会儿, 首页上的贴子都不见了,应该是被管理员干掉了。

安夏找来管理员:“你发个公告, 告诉他们, 各抒己见可以, 骂人不行。给他们开一个话题贴, 让他们只在那个贴子里说, 不要再多开。”

“可是,这样会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好像上网的人都爱吵架似的。”

安夏笑笑:“不上网的人难道就不爱吵架了, 只不过是上了网的人都隐姓埋名,可以展现出真性情了。”

经过删楼的操作之后,双方中的狂暴分子气势被打断,没有吵的兴趣了,愿意进新楼继续聊的人也觉得光骂街完全不能展示己方的正义性,于是都在引经据典。

中间陆雪还乱入了一把,说了说他对艺术的看法:“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是艺术的一部分,为什么要夸一个贬一个?诗经里的许多故事,不也是日常琐事吗?”

没人怼他,都在催他:“快去更新,这不是你来的地方。”

安夏也亲自上阵:“本来就写得不行,还不多写一点。”

下面冒出来许多支持陆雪的读者,狂怼安夏,让她清醒一点,凭她也敢说铁血大师兄写的不行。

这次的网络战争有人围观了全程,并写下来发表在一份有全国影响的杂志上,主要说的是现代年轻人并不像主流媒体说的那样废了垮了还拜金,他们也会有着对文学的思辨。

杂志刊出后没多久,紫金长城论坛的文学版就迎来了更多的新注册用户,大家这才发现居然有这么一个论坛,可以随便瞎聊,可以发自己的得意之作,有问题也可以在版上提问,总有积极的人愿意回答。

有人在「大水漫灌」里发贴问去某处出差,当地有什么好吃的。有什么好玩的,有什么值得带回去的。

一时间回贴者众,那一个贴子仿佛全国风景名胜特色美食的总集。

资源得天独厚的云贵川最受欢迎,其他省市不甘落后,纷纷拿出自己家乡的照片发上去。

就连公司的员工都说不能点开那个贴子,不是馋美食流口水,就是馋美景想马上去。

管理员评估了一下开新版的性价比,觉得还行,就开了一个新的旅游版《走马看世界》。

旅游版刚开版,流量就引爆了。

就算现在没有年假制度,没有小长假,没有双休日,从南京到北京坐火车要十几个小时,也挡不住人民群众出去浪的心。

甚至有一个神人,1980年就出差去过墨脱,他文笔挺好,没有照片,纯描述就足够让所有人向往那朵藏于秘境中的莲花。

安夏看了几天版面,看见发贴人基本上都是在省会城市,他们就算会去自家周边的地方旅行,一般也不会专门拍空景照。

“我们可以搞一次有奖征集。”管理员向安夏提议,“可以提升人气。”

他是带着方案来的,因为……方案要钱。

他的计划是在版上征集人拍摄美食和景色,回来发在版上,以回贴质量和人气决定名次,发放奖励。

“可以。”安夏同意这个看法,她想了想:“注意,不要让旅行社的人混进来了,他们以个人的名义参加不要紧,在文里发小广告不行。咱们的广告收费是另一个价钱。”

“好!”

完整方案被通过之后,旅游版发出公告,邀请有写字拍照爱好的人参加。

其中有一个人连发了四个主题贴,是他去不同地方旅行的记录。

别人的游记都是抒情为主,与中小学生的《记一次难忘的春游/秋游》差不多风格。

他写得非常详细,包括有什么火车到那个城市,之后再坐什么公交车,再转什么车,可以到达景点,景点门票多少钱。

市里有什么好吃的。

他对不喜欢的食物也会进行详细的评价,不单纯说「难吃」,而是——

“它的口感XXXX、它的味道XXXX、样子XXXX……所以我不喜欢。”

让其他能接受的人愿意一试。

如果从来没有去过那里的人,可以只拿着他的游记和一份地图,就可以轻松游览。

在他的贴子下面很多回贴:“详细!收藏了!”

“楼主好人一生平安!”

……

安夏给这个ID留言:陆雪,又是你!

铁腿走天下:“怎么又被你看出来了?这是我新注册的用户名。”

安夏:“说话的风格啊,而且这四个地方,不是你向我力荐过的吗?我跟你说啊,这次比赛的规矩是本公司员工及家属不得参加,避免黑幕。”

铁腿走天下:“我不是员工。”

安夏:“哦,这样啊,本来我还想让你成为家属的呢。那行,我把奖给你,你就别想当家属了。”

铁腿走天下:“我错了,我不要奖,我要你。”

陆雪真没想要奖金,只是怕没人参加,安夏面子上过不去。于是,他就像甄君鹏事件中做的那样,一人发了四个主题贴,用来「繁荣版面」。

最后评比公布,陆雪发的两个贴子评分高居榜首,但是最终公布的结果却没有他。

愤怒的网友怒斥论坛「黑箱操作!」「没有天理没有王法!」

还有人写了千字讨版檄文,为陆雪撑腰。

安夏打电话给陆雪:“男人,你点的火,自己灭。”

陆雪亮出自己的真实身份——甄君鹏的铁血大师兄。

这个ID已经是文学版的小版主了,所以,按规定不符合参赛条件。

安夏笑道:“我还以为你要说你是老板娘。”

“我现在是旅游版的看板娘。”

安夏之前无意中向他提起「看板娘」,陆雪把这个身份理解为「店里用来吸引人的角色」,他认为自己就是文学版的看板娘,不仅不以为耻,还以此为荣。

旅游版的大热让许多人看见了商机。除了旅行社之外,还有做房地产开发的,希望多多放一些他们楼盘所在城市的相关内容。

安夏则有另外的想法。

她知道有很多风景秀丽的地方其实生活特别苦,也知道一直很苦的地方,忽然发现了乍富的机会,就会充分暴露人性的弱点。

没见过世面的混沌状态不能叫淳朴。

就像从未跟其他女人接触过的男人不能叫老实人,谁知道他是真老实,还是没条件不老实。

安夏知道一个案例,在遥远的某个西部高原地区,有个大老板自驾,车陷了,四个当地牧民好心帮忙抬出来,大老板给了他们一万块。

第二年,陷车坑忽然多了,牧民上来帮忙抬,抬完伸手就要十万。

再过了好些年,那里离文明越来越近,又成了重点景区,被新来的领导狠狠整治过了之后才算太平。

她觉着,想让当地人保持着城里人向往的「淳朴」,得先让他们富起来。

就那种——“我贪你这一百块?我一个月三万都不止!”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那就让他们都穿上鞋。

「中国货」新增加了一个页面,名字叫做「华夏风貌」,打开是一张地图,点击某个省份,会展开,显示不同城市。

每个城市配着历史沿革,手工品、特色小吃、风景等等。

这个页面向全国招商,包括酒店、招待所、餐饮、工厂。如果是没有工厂的自家手工,也可以以镇为单位,集中投放。

光等客上门不行,广告业务员们撒开了往外走,走进许多偏僻的地方,寻找着松茸、冬虫夏草、蜂蜜、红稻米……

他们也拍下了当地最新的照片:

穿着民族服饰的少女坐在古老的织机前织着麻毯。

眉眼细巧的少女手执毛笔在瓷器上一笔一画描摹着天边明月。

身材健硕的汉子光着上半身在盐田忙碌。

自己还是个小豆丁的孩子趴在同样刚出生没多久的小马驹身上憨笑。

……

第一个跑来的是周敬。

他已经离开了乐百氏,自己开了一家南北食杂公司,专做各种真空包装和干货。

正愁打开销路,看见「中国货」网站,简直完全符合他的需要。

周敬公司的广告风格也正适合「华夏风貌」的定位。

光是火腿,就分金华火腿、宣威火腿、诺邓火腿……

香肠分广式香肠、川式香肠、武汉香肠、金陵香肚……

每一样商品,他们公司的营销人员都给详详细细的写了一段故事。

安夏看了一遍,除了对一个大鲟鱼籽发提出质疑外,对别的没有意见。

“你说这个乌苏里江的大鲟鱼籽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不小心迷路吃到的?写这个人,有没有认真看一下乌苏里江在哪,乾隆在哪,江南在哪?”

周敬也闹了个大红脸:“要不,改成郑成功的父亲被流放宁古塔的时候?”

“流放宁古塔也够不着乌苏里江啊,你这得是沙皇使臣了。别弄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啦,太容易被戳穿,就写当地渔民吧。”

广告审批通过之后,挂在「华夏风貌」网上。

旅游论坛上置顶了一个贴子,大意就是:身未动,心已远。暂时去不了也不要着急,咱们可以先吃点喝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