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73章(1 / 2)

“听说没有, 人工智能组的王工昨天跟老婆吵起来了?”

“为什么?”

“昨天是他老婆生日,他说要给老婆下长寿面, 结果用凉水下面!”

“凉水下面怎么了?”

“你下过面条吗?”

“没有。”

故事的主角某王姓工程师还在一脸郁闷, 昨天本来说带媳妇儿出去吃顿好的,结果昨天突然有个重要数据需要盯,等这事弄完, 赶回家已经很晚了。

回家, 他的妻子也没要求什么,他积极主动要给下一碗长寿面,好歹是那么个意思。

结果下成了一坨面汤。

两人就这么吵了起来,王工很委屈, 心想:“我工作这么忙,还惦记着你的生日, 我这么在乎你, 你就因为我下面下得不好, 就这么嫌弃我, 以后等我老了,走不动了,你岂不是要更嫌弃我?”

王工的媳妇儿更委屈, 心想“:“下面条要用开水你不知道吗?你不知道不能先查查?你工作之前什么准备工作都不做的吗?你工作这么好, 说明你不是不会用心,那就是我不配让你用心?”

于是, 一面煮成了糊糊的面,成了导火索, 好好的生日过得硝烟四起, 王工在沙发上对付了一夜。

在办公室, 他向大家讲诉昨天的事情, 大家都在嘲笑他,这么大的人不会下面条。

“我是不会下面条,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上面三个姐姐,从来就没做过饭。我连厨房都没怎么进过,就听我妈让我姐「烧水煮面」。我就把面和水一起放在锅里煮,谁知道就这样了。”

王工还在努力向别人解释,自己郁闷的不是煮坏了面条,而是老婆嫌弃他,不宽容。

“她应该是在意,你为什么下面条之前没查查菜谱吧?”安夏的声音突然冒出来,吓了他一跳。

王工扯扯嘴角:“我也没想到下个面条也要查菜谱啊。要是我做个油焖大虾,那肯定查。”

“只能说,下面条不在你的常识范围之内。”安夏安慰道。

她在一次火车旅行的时候,跟一个陕西老汉聊天,那老汉也是一脸的嫌弃:“噫,现在的女娃子,十四岁了,连面条都不会擀。”

安夏都没好意思说话,她都二十四了,也不会擀面条,甚至连擀饺子皮都不会。

大家的常识范围圈层不一样。

就好像对于王工来说,也许整数是1024才是他的常识吧。

安夏猜到王工的媳妇儿生气,不是因为面条不好吃,而是不肯为她用心。

王工还觉得——“怎么可能?下个面条,就能上升到这个高度?”

安夏劝他回去说清楚:“怎么就不能上升到这个高度了,开水下面条都不在你的常识里,你哪来的自信猜你媳妇在想什么。

不信你就回家直接问,长了嘴,除了吃饭,还要沟通。工作的时候知道沟通,怎么跟媳妇儿反倒不能说清楚了?”

“你再给她举几个例子,说感觉很常识的小事,其实翻车的事件。她就会明白的。”

“比如?”王工大脑一团混乱。

“比如,打蟑螂?把蟑螂打裂开,蟑螂肚子里的小蟑螂反倒全跑出来了。”

“噫……安总,你这例子举得人毛骨悚然。”

“你就说是不是有道理。”

第二天,王工的情绪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

然后,他充满了斗志,想要做一个人工智能电锅。

梦想特别伟大:冰箱与电锅合体。

不同的冰格定好时间,到了时间,冰箱门自动打开,食材掉下去。

机器根据设定好的程序,自动往里加调料。

自己煮够时间,自动断电。

会做菜的同事琢磨了一下:“听起来,只能做炖菜,做不了炒菜。炒豆芽和炒芦蒿那种几十秒钟就要起锅的菜都不能用。”

“能炖菜和做汤也不错,老张喜欢的老火靓汤,不也得炖好长时间。”

说干就干。

连安夏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她建议王工可以参考牡丹厂自动配棉机的思路。

“米不一样,用的水量也不一样。正好跟配棉方案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工为了这句话,又去找农大借了可以检测大米含水量的仪器,琢磨出不同含水量的米的最佳配水量。

这位理科生不关心什么东北的黑土,天津的小站,江南的香米,海南的三季稻……一切以数据说话。

也算是理科生的浪漫。

很快,他做出了一个雏形,自己很不满意:“这不能算人工智能,只能算定时装置。”

他把设备搬到整个公司有动火资质的食堂层,闲着的食堂师傅们都围了过来,大厨背着双手:“哎呀,这个做出来,我们是不是都要没工作了?”

王工的内心非常自信,认为设备取代人工是肯定的。

就是没敢说,怕被打。

两米高的设备,一米五是冰箱,五十厘米是灶台。

定时装置时间一到,冰箱底部的挡板忽然打开。啪,掉出几块筒子骨,紧接着往里掉生姜和料酒,最后水管往里滋水。

滋满一锅,开始煮。

“然后,温度计检测到锅里的水温超过99度,就会自动切换到小火炖煮模式。”

王工挺自豪,他连大气压强都算到了,以本市的海拔,水开的温度是99度,而不是100度。

但是大厨们脸上的表情,却有些复杂。

其中一位问道:“你就这么从一开始加满水,然后煮下去?”

“对啊。”

连打杂的小工都偷偷笑了。

“这个血沫子,都不处理一下的吗?”

大厨终于看不下去了,本来他还担心自己会失业,心想如果王工会不会跟他要秘方什么的。

现在看,完全是多虑了嘛。

不仅是多虑,他甚至开始心疼起那几块筒子骨,多好的骨头啊,不应该受到这样的虐待。

大厨指着水面浮起的暗褐色血沫:“做排骨汤,要先焯一下水,至少也要把血沫都撇掉,不然会影响味道。”

王工越挫越勇,他又以牡丹厂的自动机械臂为基础,安在灶台旁边,根据水量和沸腾情况,时间到了,机械臂就伸到汤里去捞浮起的血沫。

最初的梦想:精准通过判断血红蛋白的位置,完全捞干净。

现在的梦想:筛网能从水面上走完一趟,不把露出水面的骨头捞走就算胜利。

安夏去人工智能组开会的时候,都会看见他一脸愁苦地坐在工位上,桌上放着许多乱七八糟的资料。

正经的工作他要完成,还要做他的自动烹饪机。

越仔细研究,越发现自己缺得知识越多,王工查了许多资料,感到头疼。

安夏建议他先不要贪多,就从能煮出不同的米饭开始。

“煮饭是淀粉糊化的过程,做得好还是不好,是可以量化的,自动程序能做出达到大众审美标准的饭。

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调整,做出偏软、偏硬的饭,煲仔饭的饭,跟潮汕粥的做法也不一样。”

王工收束想法,把其他煲汤炖菜的支线都砍了,先从米饭开始下手,到处收集柴火灶、高压锅、电饭煲的不同效果。

“这跟人工智能有关系吗?”王娇娇陪着安夏去了几次,感觉王工已经成为「煮饭仙人」,天天就在神叨叨地研究怎么煮饭。

“关系不算太大,在我心中,人工智能是能根据菜的老嫩程度,自动调整炒菜时间,不过也算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要是做饭好吃,咱们可以卖电饭煲。”

安夏支持员工在工作之余搞点发明创造。

毕竟谁不想在干正事之余摸个鱼呢?

面对必须写的作业和家务之间,显然扫扫地更有趣。

反正就是不想干,多几个路径,让他们的摸鱼也摸得有价值。

现在安夏最大的精力还是放在证券市场。

五月份,股市但凡发一只新股,都万人哄抢,秒光。

本来交易所问紫金能不能做出一个线上申购新股系统,避免出现在排队过程中出现的插队、打架等等种种乱象。

安夏这边评估还没做完,那边又说不用做了。

据说是许多领导认为用计算机进行申购,可能会出现舞弊行为:“程序员手指动一动,申购的号不就到他手里了吗?”

安夏心中冷笑,她太知道这些人是在打什么主意了。

他们根本就不是为了公理正义,而是如果使用计算机申购新股,他们做手脚的机会就没有了。

前段时间,交易所让紫金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延伸一个功能:国债期货。

安夏听到这四个字都头皮发麻。

对她来说,国债期货等于「1995年327国债事件」,等于三死一坐牢,等于钻规则漏洞vs不要脸吹黑哨。

以她的身份,她可以不用管开发细节。

但是安夏专门去看了一眼交易规则细节,还有系统数据设置。

没错,导致「327事件」的规则漏洞还在。

她记得这么多,完全是因为她爱看《武林外传》,《武林外传》的编剧宁财神,在327事件的时候亏了七千多万人民币,之后又亏了两百多万,这才转而写作赚钱。

出于对1995年居然有七千万元可以亏出去的无上敬意,安夏认真研究了一下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包括交易规则和各方对这件事的评价。

得出两个结论「洪洞县里无好人」、「心脏不好的,不要参与。」

在安夏的时代,交易期货需要保证金,且交易所系统会盯紧资金池。一旦低于数量,就要求追交保证金,否则强制平仓。

现在的交易规则里却没有这一条,这也是为什么三年后的327事件中,空头可以在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违规砸单。

更邪门的操作是现在交易规则对空方交易量没有约束,327国债总额只有240亿元,可是空方却能卖出240亿元的78倍。

真?空方,卖的是个空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