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84章(1 / 2)

「紫金商情」的主编向安夏汇报:“最近国外大量的电子产品忽然大幅降价, 从可靠的渠道传来消息,他们打算大量向中国出口。”

降价产品从录音机到红白机不等,就连柏林墙刚倒没几年的德国都参与进来, 颇有一种八国联军围剿的感觉。

本来这个时候人们的心中还是国外最强最牛逼,再加上价格降得跟国产货差不多,就算性能差那么一点。

但那可是东芝、索尼、西门子、IBM啊……

亲戚朋友来了,往屋里一站, 满屋的洋货, 不比牡丹、金星、容声、海鸥有面子?

安夏点点头:“对我们公司的影响呢?”

站在一边的财务主管上前汇报:“我司在计算机方面的盈收主要来自于软件和系统,人工智能相关的业务暂时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

紫金一直没有生产计算机硬件,唯一的芯片业务,还是跟荷兰公司合作,只要荷兰的ASWL公司有业务, 她的投资收资就会源源不断。

“查到什么原因了吗?”安夏问道。

正常情况下,旧产品突然打折,说明有新产品要换代。但是这么多旧产品一起打折进中国, 不可能不同品种的产品同时迭代升级。

「倾销」?安夏脑中跳出了这么一个词。

一直以来,倾销这个词往往会安在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上,因为它们容易计算。

对于这些本质是塑料、一点点金属, 还有一点点硅的产物……最大价值就是人类智慧的附加物。

人类智慧到底怎么算?

集体都是原始人的时候, 幼儿园知识绝对是天顶星级的智慧。

等到人均硕士的时候, 幼儿园知识就是一个渣。

想打折就打折,想怎么卖就怎么卖。

虽然不理解,不过后面绝对有阴谋。

现在电子一条街全是卖五块钱一张WINDOWS盘的小贩,防盗版用的密钥就这么大大方方地印在外包装纸壳上。

微软是不知道吗?

不, 他们一直都知道,他们为什么不管?

因为抓私人购买抓不过来,要抓就抓大企业。

一个人自接触电脑用的就是WINDOWS,长大要他改用LINUX,OX系统,那是千难万难。

全公司都用也成了必然,搭乘着WINDOWS的OFFICE家族产品,自然也是销售主力军。

国内的几家电子公司从「紫金商情」中得知此事之后,凑在一起研究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陆雪那里也没打听出来什么,只知道确实有大批的进口正在审批流程里。

根据他们对面发布的消息来看,似乎单纯说想用低价拓展市场。

“一两家这么想,我相信,哪有这么大规模的。”安夏摇头。

安夏猜测应该是他们收到了什么消息,也许中国快要搞出什么重大研究成果,他们想让国内的舆论回到「自主研发不如购买」上。

可是……这全是民用的东西,唯一能跟公家沾边的就只有电脑之类的办公设备了。

他们图啥?

从规则的角度上来看,又确实不能算他们倾销。

因为旧版本的电子商品价格暴跌是很正常的事情。

原本许多购买国内产品的人都持币观望,等待国外的产品进来,看看价格看看性能,再决定要买什么。

厂家进退两难,生产吗?现在百姓的购买意愿突然降低,平均一个柜台一天都走不了一个。

万一等那些洋货进来,岂不是更没有竞争力?

到时候钱都压在货上了,资金链断裂,厂子只有倒闭的份。

不生产吗?

那工人干什么去?

现在就开始降价抛售?

可是降价要降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国外能出口商品到中国的都是大公司,人家烧得动那么多亏损。

许多刚从国营企业改制过来的厂,刚缓了一口气,刚开始盈利,哪有这么厚的家底跟他们打持久战?

短时间之内想要开发出一个无可比拟的新功能,那就是白日做梦。

是进也忧,退也忧。

多少厂长愁得吃不下,睡不好。

安夏找到几个受冲击最大的公司:“要是一时做不出新的,不如加入我们紫金总体控制?”

她说的加入,指的是家电里加入基于紫金平台的总控。

目前紫金家电控制平台下只有一个王工的自动烹饪器,深受双职工的喜欢。

出门前淘米,放食材,快下班的时候,远程控制按下开关,到家饭就好了。

也有空调和人工智能护工的接口,不过现有空调的人家几乎没有,人工智能护工更是一个概念,只有柯教授家的那一台测试机。

“可是……我们的产品,怎么连?”

“这一点不用担心,只需要加入一个控制组件。”

自动控制组早就等着这一天了,安夏跟他们说过,公司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生产过多自主品牌的电子产品,与其他公司合作的可能性很大。

要求他们把控制组件做成容易「加入这个家」的东西,不要增加生产难度。

当时做设计的时候,他们心里想:“哪个公司会跟我们联啊?又没什么特别的好处。”

谁知道,机会就这么来了,而且不止一家。

安夏知道有人有听评书戏剧才能睡着的习惯。

但是睡着之后又不能再有响声,不然会醒。

人工智能系统会根据血流和心跳判断人是否已经进入睡眠,选择关闭电源。

此时许多父母不让孩子在周一到周六看电视,孩子偏要看电视。

双职工父母下班迟,孩子放学早。

锁门都没用,有孩子为了看个电视,能从六楼攀墙进窗。

争夺电视机的控制权是一个家庭的刚需。

隔着几十米听出父母脚步声,马上把电视机还原,是这个时代孩子们的绝技。

父母们则是通过电视机的发热情况,或是通过电表的走字来判断孩子是否偷偷看电视。

电视里有了智能控制,在固定时间,家长的手机上就会收到一条短信,提示电视开了。

家长可以随时关注孩子是否偷看电视,远程一键给它关了。

几乎一夜之间,所有的产品销售宣传,都加上了「智能控制」的标签。

买电视(收音机、电饭煲)赠送紫金智能家电中控台,成为各家厂商的宣传手段。

每一个小小的方便迭加,时间久了,就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自动控制组今年赚钱的项目,没一个是他们认真想做的,都是业余随便做做。

几个组的老大开会的时候,大家要么说自己的攻关任务重,要么说没有可参考的先例有点艰难,只有自动控制组的潘明叹气:

“随手做了几个玩玩的小东西,谁知道卖这么多钱,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

“你就装!”其他几个人已经想抄麻袋举棍子了。

“真的,你们想想,随手做的东西卖这么好。要是认真做的东西反而没有水花,情何以堪?”潘明四十五度仰望天花板。

安夏进来,看见其乐融融的和谐场面,笑道:“聊什么,这么开心?”

人工智能组组长刘杰:“潘明说他对正在开发的新技术非常有信心,明年咱们全公司的盈收他有信心拿下百分之九十五。”

电子游戏组组长方正:“你听错了,不是百分之九十五,是百分之九十九。”

「吃了吗」的小雪:“感谢潘总,还给了我们百分之一的发挥机会。”

“哦,那很好啊。”安夏坐下,会议正式开始。

圣诞节快要到了,「中国货」的外销单数量暴增,都是往海外卖各种小东小西的玩意儿。

什么圣诞花环、圣诞树上挂的灯,放树下的礼物盒,挂墙上的袜子……

跟马上就要排队进中国的电子产品的价格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唉……安夏又想起了八亿衬衫换飞机的故事,这边出口的都是利润率很低的初加工产品,那边卖的都是附加值很高的商品。

国内工人就只能靠堆量过日子,累得要死,还赚不到什么钱。

不过这次还有一件事让安夏感到有些意外,货物到港之后的清关速度比平时快很多,完全没有任何刁难。

对面的海关转性了?

安夏不相信,这是为了喜迎圣诞而放松了对中国货物的检查。

原因很快就找到了。

陆雪说美国忽然松口,说要放开向中国出口超级计算机的管制。

以前超级计算机属于对华禁运的范围之内。

不过银河I号研发完成之后,这个禁运也就没什么人在意了。

“不会是银河II号要出货了吧?”安夏问道。

陆雪点点头:“我刚听说已经研发完成,已经进入测试阶段。”

“难怪,前面放开各种电子产品,是打个马虎眼,放宽对中国的小商品入关,是为了示好。”

现在还在谈重返关贸,言语权最大的几个成员国主动放开贸易,提供清关便利。

要是中国说打死不进口国外的超级计算机,那岂不是不给他们面子。

妥妥的贸易保护,后面还怎么谈。

陆雪很头疼。

要是进口国外的超级计算机,还没出门的银河II号怎么办?

一切数据都在保密阶段,谁知道它的性能到底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