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 / 2)

霍戍眉心微动,他确实有再拿其他货的意思,单布匹丝绸如桃榆所言确是单一了些。

再者山高水远,去一趟北域所花费的时间要不少,若是所带的货物太少,不一定能赚到什么。

茶叶不仅轻便易于携带,且都有销路。

西北地域辽阔,可产茶地却并不多,可对茶叶的喜好,南北之人亦然相通。

边界牧民曾为争夺产茶场而挥兵入境,为此还引发过战事。

去年北域战事高停,朝廷不仅割让了地,也还赔付了银钱茶叶。

可见茶与布匹都是通货。

其实走商倒卖,无非也就是那几样东西占大头。

先时无门路拿货,未曾安排,而今方禾既寻来说生意,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他自不是什么小气之人,因先时乔屠子的事情还耿耿于怀。

生意都送上了门来,哪有推拒的道理:“好,可先看货。”

方禾闻言心中一喜,他们方家做了几代人的茶,茶量不差。

只是江南这等繁华之地,吃茶品茶之人云云,市场大,可茶商亦是如过江之鲫。

要想在茶行里冒头,不比科考中举容易。

为此茶商相竞乃家常便饭,要争客,争生意。

去年底方禾定了亲,家里便着手新开了一间分号交到了他的手上,往后自负盈亏。

当是家里给的新婚贺礼,以及往后的夫妻生活的产业。

他上头的哥哥都是如此,成亲就得一间铺面儿,婚后的收支都靠铺面,若无重大变故,家里是不会再扶持和给银钱的。

为着妻儿,接手了茶铺的哥哥们都在费尽心力去经营。

方禾好不易求娶到乔巧儿,自是舍不得她受苦。

成家了就得像个真男人一样照顾好妻儿,积攒下家业。

为此得知霍戍要往北行商,他趁着年节来村里拜访乔家亲戚的时候,顺道就过来找霍戍谈生意。

谈成一桩走商生意,那可比开着铺子接待散客几个月的收益还可观些。

要是能稳定长久合作,更是锦上添花。

和走商有做生意的都晓得,走北域那边的商队是凤毛麟角,能谈成一桩不可多得。

两厢说谈定下来,明日一早前去城里的铺子看茶。

方禾走后,纪扬宗前来问询,怕是那乔老头儿又来找茬儿,得知是谈生意,不由得松了口气。

这生意倒是眼见的顺遂,他也放心不少,用不着他操心太多,年轻人也有自己的人脉路子。

翌日,清早桃榆跟霍戍便又去了城里。

静园茶铺是方氏的茶铺,在同州里有好几处分号。

等去了茶铺才发现这铺子靠近州府衙门,便在当初桃榆落水的夹岸上。

桃榆望出去心里都还有些戚戚然,不过说来也还真是一桩缘分。

这边铺面分做两层,楼下大堂中置有高架置放茶饼,空旷间供客人吃茶。

后门临河,楼上楼下凭栏间皆然饮茶观景地,二楼上室中尽数是茶饼,就没什么人吃茶了,是专供人买茶叶的。

“打一壶苦茶。”

茶铺的正门边上开了一扇窗,外头挂着张售散汤的牌子。

也就是说售卖壶装茶水,行人可以自拿水壶,这边给装满。

不同的茶汤价格也不同,但一般都实惠,像是提神的苦茶,三五文就能装满一壶。

最贵的也不过十文钱,足饮大半日。

多是些要去做活儿做苦工的人前去做工之时会要上一壶,悬在腰间喝了醒神解乏。

清早上茶铺里还没什么客,大抵也就是些这样的生意。要等着早市过后才陆续有人来吃茶,午后的客流方才是最多的。

“同州也算是产茶大府,最有名气的当属黄山毛峰、祁门红茶与六安茶。除此之外,其实旁的茶叶亦是不错,只是未有如此名气。”

方禾取出了茶叶,同霍戍和桃榆泡了茶水,让其品尝一二同州名茶。

霍戍其实不多品出茶的好坏,相比于北域,同州这头街边茶馆喝到的茶普遍比北边的入口要好些。

于是他直接问茶价。

方禾与之介绍。

同州除却几大名茶外,茶园大多汇聚于中山一带,那头无数个茶园汇成片,凡是从那片过来的茶叶统称之为同州场茶。

外在就是还有本地茶商外圈的小茶山,唤作私茶。

价格依次为三大名茶封顶,其次为同州场茶,私茶价格有高有低,高的是同州境内的大茶商,自家的茶价格凌驾于场茶之上,不过那总归是极少数。

大多还是不甚有名气的茶商私茶,价格是要低于场茶的,不过也不会低太多。

这些私茶种植采摘制作都是一个作坊完成,成本上要比场茶小些,即便卖出的价格不如场茶,但赚的不一定会比场茶少。

但凡是几代人经营茶叶的商人,都会想要自圈山头做自己的私茶,要想真正做出名堂来,还得靠自家的东西不是。

且不少茶饕,就是爱穿梭流连于品尝私茶,寻探不一样的味道。

再又说回价格来。

在外乡,同州场茶便已经颇负盛名,若是手头周转有限,一般走商也就拿场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