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营海未来的格局(2 / 2)

陈福生没想到,宁书记会问这个问题。不过既然对方问了,他还是认真回答道:“咱们营海是资源型城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初露疲态。随着石油管理局搬迁到省会城市,这一现象将会日渐加深。这些都是表象,如果从派系方面来看,杨同贤倒台后,这里成了三家必争之地。即将要到来的大学城项目一旦落地,这里每年将会有大量的人才引进,落户,对于城市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陈福生斟酌了一下,继续道:“至于说未来的格局,那还得看省城那三家出手的力度。当然,被其中一家掌控的可能性不小,但我觉得,更有可能的是三家分庭抗礼,形成第四个阵营。”

宁宏昌眼睛一亮,这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那如果是你的话,下一步想要如何发展?”

“转型!资源总有枯竭的一日,借助这次兴办大学城的东风,可以进一步强化教育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人口结构,打破老龄化的僵局。我认为,想要发展,人才是重中之重!”

“其次,我们还可以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京沪二线开通,我们恰好也在这条线上,可以发挥沿海城市天然的优势,比如港口资源。把营口打造成交通枢纽,流动的人口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如果能得到政策方面的扶持,建立更多的交通网络,营口的发展至少要比现在快三倍以上。”

宁宏昌点头:“人才引进,交通兴城,实现传统资源型城市向大都市迈进的第一步。这确实是个好思路。那齐口呢,齐口位置特殊,又有些历史遗留问题,就算是整个城市的发展有红利,一时半会儿也未必能辐射到那里,你马上就要去县里,有什么想法?”

陈福生笑了笑:“齐口的事情确实复杂。需要的是开拓,正所谓不破不立,我觉得要有赌的心态,没有人能保证,眼光一定稳,就像是股票,你能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就已经超过了八成股民,但想要每次都踩着高点卖出,几乎不可能。我琢磨着齐口背靠大山,有一些自然风光可以利用,发展旅游业和养殖业,一旦交通网络建成,齐口的资源将会更广为人知,但具体能有多大的收获,那就得看运气了。”

“嗯,思路很清晰,你小子是个人才。”

陈福生心里美滋滋的,经过今天的谈话,至少可以肯定一件事,那就是去齐口县任职的事情,定下来了!

继续留在市里,确实会有更多的机会,环境也更加安逸,但也同样会露出许多短板,比如学历上的不足。还有就是经验,他在环保局工作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年,要是去新的单位,工作经验还得重新积累,这方面自然比不上熟手。

而且市委鱼龙混杂,薛知秋之前就说过,在秘书的位置上想要出成绩,总有意想不到的人扯后腿。难度太大了,她还是有后台的,都是如此感受,更不要说陈福生这种光杆了!

与其最后自己尴尬,不如先出手选择,这样还能把最好的一面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