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不能遗忘,不能忽略(1 / 2)

这一天,又有行商从大同县过来了,他们这次拉来的粮食,只换了三十箱香皂,可肥皂和木炭则是采购了很多一同带回去。

楚渊出售香皂、肥皂和木炭赚了一笔,关税又收了一笔,关税的钱也跟行商采购的货物总量挂钩,手里的银子越来越多。

只是这些钱并没有在他手里留多久,又通过发放工钱的形式流入百姓的手中。

百姓用来购买粮食和一些其他东西的方式,再次流入到市场之中。

金水县的经济,也在一点点的复苏。

最近的日子,金水县的一切再次恢复了正轨。

百姓们也不再只是每天只能吃个半饱了,家里的男人去工地做工,工钱买粮回家糊口,久违的吃上了一顿饱饭。

衙门也停止了施粥,经济复苏,有赚钱的渠道,霸天商铺有低价粮,那些还想吃衙门救济粮的懒汉该挨饿就挨饿去。

最初从大同县买的粮食还有些许富余,这些粮食也无法长期保存,都送去各个工地做供餐的伙食。

而衙门府库的粮食,则由后面弄回来的粮食填充。

家里的男人去工地做工,家里的其他人也没有闲着,悉心的照料着庄稼。

衙门的农业司传授了他们很多跟农耕有关的知识,为了将地里的庄稼照料好,他们都起早贪黑的在农田里忙碌着。

这一天,一支金水县组建的商队,自县城出发朝着大同县赶去了。

这是自战争结束后,第一次有行商去往陈国大同县。

由方回带队,队伍中只有少数以前做过行商的百姓,其余人都是军武之人。

楚渊还不确定陈国那边对自己这边行商的态度,没有贸然让行商过去送死。

方回等人是兵士,他们领着饷银,这个时候他们得顶上去。

这也是楚渊和张春的区别之一,张春一直派过来的,都只是行商。

这条路方回别提多熟悉了,当初他一个人带着一封信就毅然决然的朝着陈国那边过去,这次还带上了这么多弟兄,底气更是十足。

路过小平原的时候,这里热火朝天,士兵警戒着前方,工人们则是在忙碌着,挖沟,建墙。

一车车石料也被送往这边。

偶尔也有陈国那边过来的商队,他们则是远远的绕开工地,不敢靠近。

已经开始陆续有陈国的行商往金水县那边送布匹过去售卖了,楚渊将自己赚取的银子都流入了市场,百姓们手里有钱了,缺衣少食,所以遍地都是商机。

商人逐利,闻风而动。

因为两国刚结束战争不久,很多商人还是不太敢往这边跑,所以第一批胆子大过来的商人,必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方回这次带过去的货物,有肥皂,还有木炭,陈国的商人想要买这些东西回去,需要用粮食换香皂捆绑销售。

而他们送过去卖则没有这些要求,卖货的赚取的银子,方回他们需要购买粮食、果蔬带回来。

这一次,同样也是楚渊对张春态度的一次试探。

其实这些天,在金水县楚渊已经建造了一个香皂厂,生产香皂和肥皂。

厂子里的工人很多,是原先工人的百倍有余。

这些工人,全都是那五百府兵的家眷。

她们家里的顶梁柱都战死了,家里顶梁柱给她们留下的银钱毕竟有限,迟早有一天会坐吃山空的。

楚渊是在苏璃的提醒下,忙里抽闲去工地视察了一下,发现好多个身形瘦弱的妇人也在其中忙碌,做着体力活,累得直不起腰。

一问才知道,这些妇人都是五百府兵的家眷。

楚渊内心很不是滋味,他一个人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每天忙得连轴转,很多事情都顾不过来,忽略了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