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民意可贵(1 / 2)
文士被人嘲笑, 心中怒气更甚,不耐地皱起眉毛,斜瞟了她一眼,语气很冲地说:“我凭什么跟你打赌?”
说着说着, 忽然扯到打赌上面, 女子果然难以沟通。
“怎么,你怕了?”许乘月使出了万能的激将法。
“笑话!我怎么会怕?”文士果然受激, “是你莫名其妙, 提出要打赌,我凭什么要配合?”
“别急, 听我说完。”许乘月开始挖坑,“你说女子为官于家国有害,反对女子参与科举, 而我刚好跟你相反,但这到底都是你我的一家之言,不具有普遍性。”
“不如我们让现场的百姓投票,看看谁的观点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如果是我的支持者多,你们就此散了, 如果你的支持者多, 圣人和诸位官人也能看到百姓的声音,重新考虑此事的对错。”
围观的百姓闻言,惊讶自己能参与其中, 骄傲地昂首挺胸。
文士心下不悦, 习惯性地挑刺, “让百姓投票又能怎么样?他们不读书,不懂这其中的道理, 容易受人煽动,投出来的票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浑然不觉此话引来了群众的怒目而视。
“谁说的,百姓虽然不懂政事,但一件事是好是坏,他们能分得清。况且朝廷的政策会直接影响到他们身上,他们的意见极为可贵,也很有参考价值,有权对上层的政策发表自己的见解。”
“你不愿意看到女官,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说,然而对于百姓而言,他们会抱有怎样的看法,诸位难道不想知道吗?你们往日里不是说过民意可贵吗?”
许乘月的目的就是把百姓引进来。
“好,好一个民意可贵!”太后率先叫好。
文武百官在二人争吵的时候,一直冷眼旁观,他们心里是希望这些举子能闹得大一些,让太后自食其果,看清大唐的江山不是任由她搓圆捏扁的。
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什么让百姓投票,百姓愚昧无知,他们的意见怎么能够决定朝政。然而那女子说的亦有道理,太祖皇帝就非常重视民意。
但如此一来,事闹得太大了,在皇城门前吵吵嚷嚷,不是他们想要的,刚欲出言阻止,太后就发话了。
他们向众人环绕中心的太后看去。
太后微笑着颔首赞叹,“众卿家一直对此事有争议,争吵不绝,不如来听听百姓的心声,看看他们的想法,再行决断。若他们反对,朕就此罢休,不再提及此事,如何?”
太后没有提如果百姓赞成该怎么办,对于官员们算是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先想到好的方面。她的言下之意大家都懂,如果百姓赞成,那他们也不能再反对,况且那时反对也不成了。
但对官员们来说,这不是一件坏事,他们不觉得百姓会乐意看到女子进入朝堂,去统治他们。
——因为底层的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不像贵女们身份高贵、行事妄为。当家作主惯了,他们肯定不能接受女子为官。
而且此事最妙的是,可以避免他们与太后的正面对抗,她自己作出的决定,无论结果如何都要遵守。
思索完毕,官员们暗地里互相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满意眼神。
有官员抚着长须,赞叹着附和,“臣以为此举妙绝,重视民意,展现了我大唐的博大胸怀。”
“确实好,此举影响甚广,确实该听听百姓们的意见。”
“圣人英明,微臣敬服。”
大臣们齐声赞叹,吹捧太后。
她罕见地露出笑颜,“只是现场投票,还没有个章程,太过仓促,不如先拟定方法,才好统计。”
几人商议片刻,由太后主导,确定了之后,让内侍传话。
内侍出去面向人群,清了清嗓子,对吵吵嚷嚷的人群说,“大家安静,安静片刻。”
原本因为太后附和,按耐不住激动,与周围人交头接耳讨论的人,给面子地停了下来,目光转向内侍,期待地看着他。
“传圣人旨意,从明日起,大唐年满十八周岁的百姓可携带户籍证明,来皇城门前,进行投票,票选全凭自己,其他人不得干涉。为期五天,之后会在此唱票。万望大家投票时慎重考虑,投出的每一票都会影响票选的结果,决定朝政大事。”内侍严肃地说。
人群先是安静了片刻,紧接着像是冷水溅入了烧热后滚烫的油锅,炸裂沸腾起来。
“圣人英明!圣人英明!”
“没想到啊!没想到我这辈子还有这么出息的一天!”
“真的吗?我们这些升斗小民,也能干涉朝政大事?!”
不可置信连同惊喜的欢呼,直接吵翻了天,声音大得传遍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百姓们再一次躬身下跪,大声说着祝词,拜谢太后。
“祝圣人鸿福齐天,万寿无疆!”
太后笑着说声免礼,然后坐着步辇离开了,身后依旧跟随着一大堆仆从。
圣人走了,百姓们还没散场,他们继续议论着这件激动人心的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唯有在此静坐的举子们面色难看,不知如何收场。
他们来静坐抗议,确实是不服气太后让女子参加科举,但亦是想要凭借此事为自己树立威信,在士人中扬名,为以后做铺垫。
考官知道他们的过往,也会对他们青眼有加,尤其与太后的鹰犬辩驳,若是争论精彩,传出去会得到众人的赞扬,被其他同年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