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亲眼目睹了吕布那惊世骇俗的一戟,如同天神下凡一般,将敌军那名勇武的重甲骑兵刺死。那重甲骑兵原本是天竺联军中的佼佼者,装备精良,武艺高强,却在吕布的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这一幕,让华军将士们的士气瞬间飙升,他们射击更加精准,扔手榴弹也更加有力,仿佛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决心。
而阵外的天竺人,原本看到己方有一名重甲骑兵冲破重重火力,冲进了华军阵中,心中不禁燃起了一丝希望。他们以为,这位勇猛的骑士能够成为他们击败华军的突破口。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那名重甲骑兵竟然连一个华军都未能砍死,就惨死在了吕布的戟下。这一幕,让天竺将士心生绝望,仿佛看到了自己命运的终点。
要知道,这可是第一个冲进华军阵中的骑士啊!他的出现,原本应该给天竺联军带来一丝胜利的曙光。然而,结果却是如此悲惨,他未能造成华军任何一个人的死亡,就最终灰飞烟灭了。这一幕,让天竺士兵们心灰意冷,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击败这支强大的华军,是否真的能够守护住自己的家园。
在华军那密集而猛烈的炮火、枪弹以及手榴弹的狂轰滥炸之下,天竺联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天竺士兵的哀嚎声与绝望的呼喊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不忍睹的画面。尽管他们拼尽全力,却连一个象兵都未能成功冲进华军的阵地之中,那庞大的身躯和厚重的装甲,在华军的火力网下显得如此脆弱。
而寥寥无几的骑兵,虽然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骑术,冲破了华军的外围防线,但在吕布、张飞、孙策等华军各条战线武艺高强的大将的严密守护下,他们也很难对华军的普通士兵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这些大将们,如同铜墙铁壁一般,屹立在华军的阵地上,用他们的勇武和智慧,守护着周围的普通士兵,让他们能安心发射大炮或枪弹。
即便有天竺士兵试图从侧翼偷袭,也面临着华军两个骑兵师的严阵以待。这两个骑兵师的存在,让天竺联军的任何偷袭企图都变得徒劳无功。
就这样,这场大战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在这漫长的三个小时里,天竺联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们在华军的阵地前丢下了上十万具尸体,而华军的伤亡却微乎其微,仅仅只有十几个人。
如此悬殊的伤亡比例,仿佛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个天竺人的心灵。那令人绝望的死亡线,如同无情的镰刀,收割着他们的生命与希望。在这场残酷的战役中,天竺联军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华军却依然屹立不倒,这巨大的反差让剩下的天竺人彻底崩溃了。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曾经的勇气与斗志在这一刻荡然无存。即使再有人接过指挥棒,试图鼓舞他们继续冲锋,也无人敢再踏前一步。有的人选择转身逃跑,希望能在这死亡的漩涡中找到一丝生机;有的人则丢掉武器,跪地投降,双手合十,祈求华军能够饶他们一命,不要再向他们射击。
看到天竺联军已经行将崩溃,吕布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深知,此刻正是反攻的最佳时机。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反攻的命令,同时让骑兵部队从外围迅速包围,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铁桶阵,防止敌军有任何逃跑的机会。
吕布深知,这些乱军如果逃跑,躲进山中,那么即使他们不再与华军作对,也会成为华朝治理的隐患。他们可能会沦为土匪山贼,骚扰百姓,抢夺财物,大大增加华朝的治理成本。因此,吕布决定,能当场包围俘虏的敌军,一个都不能放过。他要让这些天竺人知道,华军的威严与力量,是他们永远也无法撼动的。
在华军的猛烈反攻和骑兵部队的严密包围下,天竺联军彻底陷入了绝境。
五十余万的天竺联军,在经历了十多万人的惨重伤亡后,其士气与意志已然彻底崩溃。战场上,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身边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如今却变成了冰冷的尸体,这样的场景,让每一个天竺士兵都感到心惊胆战。
当华军离开坚固的阵地,如潮水般冲杀过来时,天竺联军中的许多人已经被这恐怖的景象吓得浑身无力,连对抗的勇气都荡然无存。他们纷纷丢掉手中的武器,跪在地上,双手高高举起,以示投降。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骄傲与尊严都已被剥夺。
而那些试图骑着马逃离这人间地狱的天竺士兵,也未能逃脱华军的追捕。华军的骑兵部队如同猎豹般迅猛,他们紧追不舍,将那些企图逃跑的天竺士兵一一击杀或俘虏。华军的战士们骑术精湛,武艺高强,步枪射程又远,他们如同收割生命的死神,让天竺士兵无处遁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场残酷的战役打到现在,天竺联军已经彻底失去了抵抗的能力。他们的士气已经崩溃,他们的意志已经瓦解。
天竺联军盟主、身毒国王毗湿柯利,这位曾经威震一方的君主,眼见着联军大部队在华军的强大火力下节节败退,大势已去,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他深知,亡国的命运已经无法逆转。然而,作为一国之君,他岂能轻易屈服?
于是,毗湿柯利做出了一个悲壮的决定。他振臂高呼,召集起身边的亲兵卫队,向攻上来的华军发起最后的冲锋。这些亲兵卫队,都是他精心挑选的勇士,他们忠诚勇敢,愿意为国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