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遥控玩具(1 / 2)

外科教父 海与夏 6993 字 1个月前

全新的病例,独一无二的手术方案,这才考验医生的能力。

不然怎么挂牌“外科研究所”呢,逼格这么高的招牌,自然不是普通科室能够比的。

为了让截骨更加精确,杨平还是打算使用天玑手术机器人,好的工具是手术效果的保证。

但是目前,外科研究所的机器人迟迟没有到位,审批程序总需要时间。

杨平只好与大骨科那边挤一挤,当然,无论是谭主任还是骨科其它几个病区,都非常乐意。

借用一次,就获得一次观摩学习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杨平这种操作手术机器人的境界,妥妥的人机合一。

如果将手术机器人的水平分段位,杨平应该是最强王者,而且是星星最多的那个。

近距离体验杨平做机器人手术,可以获得玩游戏一般的操作既视感,非常享受。

外科研究所虽然挂牌不久,其实完全不缺钱,将锐行公司排除在外,也不会说缺手术机器人。

有几位大佬绝对不会吝啬钱,捐赠一个机器人什么的,两三千万的东西,签字名字而已。

比如安宁集团的老总宁琪,希望杨平能够列一个清单,人家的用词非常讲究,不是一台机器人,还是一张清单,需要什么设备,尽管往上面写,她来提供,走的程序是捐赠。

只要杨平愿意,她捐赠一栋楼,一家医院,也不是难事。

夏院长申请购买的机器人已经在半路,杨平决定还是多点耐心,等一等也无妨。

亚斯美妮穿着三博医院的病人服,坐在轮椅上,让护士推着进入手术室。

费达医生也跟着杨平进入手术室参观,他好奇的目光到处搜索,三十间手术室同时开工,一天约两百台手术,这种宏大的规模,让费达医生终生难忘。

将他们国家一半的手术集中到一层楼来做,是个什么概念。

“这是中国最大的医院吗?”费达医生忍不住问。

在阿拉伯语翻译小姐的帮助下,小五告诉他:“我们不是最大,中国最大的医院年手术量约三十万台,每天的手术量已经逼近一千台。”

每天一千台!每年三十万台!

费达医生咋咋舌头,什么是大国,他以前没有明确的感受,此刻,他作为一个医生,在手术室充分感受到大国的气势。

以前真是见识浅薄,大部分时间花在学英语上,曾经去过英国一家医院进修,那家医院只有一百张床,短期进修两周,只看过几台手术。

一定学好中文,一定要来中国进修。

费达医生心里暗暗发誓。

这次还是谭博云让出机器人,脊柱外科的秦主任十分恼火,连续两次抢走出让机器人的机会,他觉得谭博云有点咄咄逼人,但是又没有办法,他两次都晚人一步。

手术间里响起轻音乐,古筝版的《高山流水,听起来非常悦耳舒服。

杨平做手术时,喜欢听这种舒缓的古筝,钢琴其实也很好,但是他就是觉得古筝更有韵味。

黄佳慧仍然亲自跟台,所有器械在旁边展开,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每一件器械都是为这个手术量身定制的。

锐行的首席工程师陈智也跟着黄佳慧来到手术现场,他亲眼看看手术的过程,只有他理解手术的过程,以后才能设计更好的器械。

费达医生看得眼花缭乱,他在英国学习的时候,哪见过这种场面。

再说,那英国教授的气场,比杨教授还是有差距,具体差多少,暂时费达医生心里没数。

谭博云申请上台做助手,但是被杨平拒绝。

用了你的机器人,不一定要让你上台,其实这不是怪事。

任何一台手术,在杨平心里都会计算一番,争取最大的成功率,最好的效果。

谭博云对这台手术的准备远远没有宋子墨和徐志良充分,如果同意谭博云做助手,会给手术增加不必要的风险。

谭主任非常懂杨平,做手术时,毫不留情面。

所以他也没有什么觉得难过,来日方长,以后还有很多机会,站在旁边看看,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阿拉伯语翻译小姐,也穿着参观衣,戴着无菌帽和口罩,站在旁边随时提供翻译服务。

肢体语言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

梁胖子的手势打得很好,亚斯美妮明白胖子的意思,要给她全麻,然后睡觉。

只是胖子模仿睡觉的动作时,故意发出的呼噜声有点不太文雅。

表面上看起来,这台手术无非是四个大关节——双侧髋关节和双侧膝关节的人工关节置换,但是这台手术与普通的人工关节置换,千差万别。

亚斯美妮的双侧髋关节由于严重发育不良,被长期固定在一种脱位状态。

原来的浅浅的的髋臼无论是位置还是深度,都对此次手术毫无用处。

杨平需要在髋骨上重新磨出一个人造的髋臼,然后放进生物型的髋臼假体。

这个人工髋臼位置和方向,没有标准可以遵循,完全依据亚斯美妮进行个性化设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就要全盘考虑矫形后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足弓,以及髋关节周围的肌肉状态。

此时如果仅仅靠经验,经验再丰富因为没办法做到开凿出一个优秀的髋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