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661章 大凌河之战(二)(2 / 2)

拜音图伸手擦一把头上冷汗,身经百战的正黄旗旗主,居然一时有些手足无措。

建奴只是比较野蛮,他们又不是傻子,多次被护国军痛打,他们心里同样有阴影,如同明末明军惧怕建奴野战一样。

片刻后,拜音图传令:

“暂停前进,让汉军蒙军前来议事!”

传令兵立即拜音图的命令传达下去,很快汉军固山额真石廷柱和蒙军固山额真耿格尔催马来到拜音图马前。

二人下马对拜音图躬身道:

“见过大人,不知大人唤我二人有何吩咐?”

拜音图右手微微一抬,示意二人免礼。

蒙八旗和汉八旗没有旗主,他们都归各自旗主节制,拜音图乃是正黄旗旗主,汉军正黄旗和蒙军正黄旗都属于他麾下。

“二位固山额真,睿亲王命令我正黄旗为开路先锋,可大凌河已经被明军封锁,浮桥基本全部被明狗炸毁。

据可靠情报,目前唯一一座浮桥又被明国神武军占领,防守浮桥神武军达到两万多人,不知二位对此有何建议?”

作为正黄旗旗主,拜音图平时打仗只听皇太极的,从来不会听取汉八旗和蒙八旗的建议,今日突然要听他们的建议。

石廷柱和耿格尔都是一愣,立即猜到拜音图的想法,这小子想甩锅啊!

既然能坐到固山额真的位置上,无论石廷柱还是耿格尔都是人精,虽然他们惧怕拜音图,但事关生死,他们绝对也想自保。

二人对视一眼后,几乎异口同声道:

“汉军和蒙军一切听大人指挥,大人指哪末将打哪,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两个老狐狸……”

见二人不表态,拜音图心里暗骂,但正用人之时,他也不想得罪汉军和蒙军两个首领,担心二人出工不出力。

“既然你们没有什么建议,正黄旗还是按照老规矩来,我们必须在睿亲王到来之前和神武军干一仗,让睿亲王不会误解正黄旗。

朝鲜军,阿哈包衣,旗丁,野人披甲兵作为第一波攻击,汉军紧随其后,蒙军在必要时紧急支援,一定要坚持到睿亲王到来。”

“喳!”

二人领令,立即回去准备。

对石廷柱来说,指挥汉军冲锋,他可以躲在最后面,这样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要他说是否立即攻打神武军,石廷柱绝对不会发表建议,言多必失,谁知道拜音图战后会不会甩锅。

蒙军在建奴地位一直比汉军高,只有多铎镶白旗不同,由于多铎深知火器兵的重要性,如今镶白旗的汉军地位高于蒙军。

正黄旗由于是皇太极的御营,在乳峰山上几乎没有什么损失,现在总兵力也达到两万多人。

一声令下,大军加快前进速度,半个时辰后到达,在距离神武军阵前三里处列阵。

前阵依然是那些炮灰,汉军紧随其后,蒙军跟在汉军后面准备及时支援,而拜音图则率领正黄旗满洲兵在后压阵。

抬头看向神武军军阵,拜音图目光顿时一缩。

只见两个神武军方阵整整齐齐,明军手持火铳站的笔直,他们目光看向前方,给人一种肃杀的气势。

这是拜音图入军以来见过最有肃杀之气的军阵,虽然曾在浑河之战遇到过白杆兵和浙兵两支强军。

但拜音图感觉眼前这支明军,似乎比白杆兵和浙兵更加危险。

“杀,若能拿下浮桥,本大人给今日一战所有包衣和旗丁抬旗,其他人每人奖赏白银十两,另外还奖赏明人女子……”

为了激励麾下炮灰们士气,拜音图直接给他们画大饼……

还别说,这大饼画的很成功,当大小头目把旗主命令传达下去时,阵前那八千多炮灰士气大振。

他们有人手提兵器,有人推着盾车,有人张弓搭箭,七八千人嗷嗷怪叫着冲向神武军方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战车指挥台上朱慈烺看到冲上来的都是炮灰,他直接对戚广安下达炮击的命令。

“戚广安,冲阵的都是建奴炮灰,皇家炮兵营救满足他们做炮灰的愿望吧,准备开炮!”

“遵旨!”

皇家炮兵营统领戚广安领令,立即返回炮营指挥战斗。

此地离清兵军阵约有三里,而前方过去两百多步,相对平坦的原野慢慢消失。

基本都是麦田地埂,疏林丘地,地面高低不平,而且这种范围地形,一直往前蔓延。

这也给清兵冲阵带来麻烦,如此行军时,盾车只能缓慢前行,人也跑不快……

当然,使用大量人力,盾车推进也可以,只是难免前前后后或快或慢。

冲阵的步兵,不可能停下来等待,不能同时行进,护在队列前方,那些盾车的存在,就没有了意义。

他们若使用步兵攻击,对上铳炮,那就是相当于打靶,因为他们连盾车都推不进来。

开始冲锋时,炮灰们叫的很猛,很快他们冲锋的步伐就开始慢下来。

神武军炮营,两百多门火炮,二千人的炮营战士,则列阵大军阵中。

火铳手向两翼快速收拢,一个方阵中的炮阵就暴露出来,炮兵快速装填炮弹,立即向清兵开炮。

“轰隆隆……”

霹雳般的炮声大作,呼啸声响起,大股白烟腾起,皇家炮兵营火炮轮番向前方喷出猛烈的火焰,

此时八千清兵仍大步行进,他们能否抵挡火炮,双方都在拭目以待。

野草没过脚踝,高高低低的田地上,尽是杂草残麦,这一带原本基本都是农田,只是地势原因,田地不能大片聚集,显得碎裂松散,而且田垄众多。

一阵让人心寒的呼啸声传到近前,轰的一声声巨响,一枚枚数余斤重的铁弹,重重轰打在清兵前方数十步远的地面上,掀起大团的黑泥与乱草,炮子却没有跳跃起来。

火炮呼啸,越来越多炮弹射来,因为地势原因,一些炮弹打到田地上,大多难以跳跃,或是滚动距离不长。

第一轮轰击,虽然有一半炮弹轰击在清兵军阵中,可对清兵造成的伤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