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42章 有所挑剔(2 / 2)

他们认为,借着这次聚会和美食,既统一了思想又共享了难得的佳肴,真是好事连连的好时机。

特别是在这位年轻的小何师傅身上,他仅仅二十出头就能烹饪出如此高水准的菜肴,尤其是他制作的川菜,简直媲 宴的大厨,令人赞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得不承认,京城确实汇集了诸多人才,我们今后工作中也应当留意挖掘这些潜在力量,发现人才就应及时给予重用。

越多的这样人才,我们的机械厂才能愈发强大,最终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的厂家。”

听到刘书记的雄图壮志,众人不仅心生钦佩,也都被激励起了努力的决心,纷纷表达自己的决心。

随后,负责后勤的机械厂副总宋哲看见刘书记对何雨柱如此赞赏,笑道:“书记,关于这位何雨柱我略有了解,他住在前门大街那边,专门承办宴席的知名大厨。

南城许多人在需要安排宴会时,都愿意让他掌勺,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他更是名声大噪,上门邀请的越来越多。”

“为什么?”

“之前他的菜式主要是川菜,然而近期,他竟显露出鲁菜的精深手艺。

而京城鲁菜爱好者较多,找他来做饭的自然就多了。

再者,许多人觉得请何师傅,能更好地满足众人口味,菜肴规划更加从容。”

听着宋哲的分析,刘书记不禁感慨:“不错,能把川菜与鲁菜都研磨至此的人我是首次听说,更不要说他这么年轻。

我自己也将铭记于心,往后恐怕也要常请教小何师傅做宴席了。”

尽管其他人在心中赞同刘书记的观点,但如果他们在举办聚会时能请小何大师来掌勺,定能让受邀者赞不绝口。

此时,旁边坐的工厂长插话道:“宋总,我们这几个中,似乎只有你在几年前已定居京城。

至于我们,则是在过去的一年陆续搬回来的。

既然你说知道这位何师傅厨艺高超,为何先前不提及?不然上个月我就该请他助阵了。”

看着几人齐刷刷地看着自己,宋哲连忙举杯道歉。

“不是我不想说,只是近段时间厂里事务繁多,一时忘了提起。

这样,我罚我一杯以示歉意。”

宋哲说着喝干了一杯,却不料刘书记笑笑道:“一罚不过瘾,起码再加两杯。”

宋哲接受大家的附和声,爽快答应,又迅速连干了两杯(吗赵赵),得到了满堂称赞。

此刻,李博忽然发言:“书记,刚才我想到另一点,想提一建议。

我们厂的重点在于稳产增效和新建车间,接收大哥厂的援助设备。

这些设备并非熊国最先进的,对我们的技术队伍来说,他们需要进一步的培训以便操作。

虽然国家考虑到了这一点,打算让来自东北的资深技术人员在京集中指导。

但是这次国家给各厂的援助并不单一,除了我们炼钢等关键工厂,很多厂都需要这样的专家辅导。

如何合理调度这批专家,就成了问题……”

"在我看来,无非就是两种可能性。

首先,高层或许会将这些熊哥专家分成两三组,轮流给各个工厂进行短期的培训。

但我相信,每个厂都会希望能优先接收专家,没有人愿意等待轮到自己。

这样的竞争将会让上面在决定时非常为难。

也许那时就会有人提出每个厂分一个专家,以促使所有工厂都能立刻开始训练技术队伍,避免拖延。

但一开始,这会限制每个车间的设备建设与投入使用的速度,可能还会延后未来的生产和任务安排。

不过,从公平角度,大家都觉得先到手就是自己的,哪怕只有一个专家,也胜过漫长等待。

若有个别厂长主动表明会设法克服难题,保证即便仅一个专家也不误生产任务,想必其他人不会有被弱化的顾虑。

面对此情景,高层恐怕只能默认这样的安排。”

说到这里,赵厂长赞同道:"李博的观点很切题。

如果真按你说的分几个小组,我绝对不想看到他们先给其他厂,到时候哪怕是天天请求前辈,我也要争取让我们厂成为先获得专家的。

其他人都附和道:“没错,我们不能再等待。

现在的重型机械厂与别的厂基本不分伯仲,比的是效率,设备虽重要,但现在明显熊哥专家才是首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