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们来了之后也未见得有多么的素,只是对外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他们的信仰习惯,这是原则问题,原则嘛,都是给别人看的。
其他的同学或多或少都品尝过自己中餐厅的美味,就算是多么倔强的人,真正体验过之后还是能分辨的出到底是水煮土豆好吃还是狮子头好吃的。
所以即便是李剑垚不怎么参与那些狗屁一般的活动,也混了个不错的人缘。
乔治如今在澳洲上学,而安妮则在肯特郡的博耐顿女校读书,自己在伦敦的两个熟人都不在伦敦也省去了很多的烦恼,尤其是乔治,那算是个碎嘴子。
在哈耶克教授“如何看待当前的大英经济情况以及预测未来几年发展”的问题上,李剑垚做了如下回答。
“大英目前仍然处于一个二战后经济繁荣的阶段,物质丰富、人民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但整体经济增长缓慢,虽然失业率低,但可以看作是二战后工业发展的惯性。
在通胀率维持较低水平的前提下,繁荣会持续的更久,一旦通胀加剧,贸易赤字增加,几可能会更早的带来经济滞涨。
目前欧洲各国工业发展水平都在稳步向前,以大英目前的人口规模和工业水平显然无法消费掉工业产能,就近的西欧贸易是最快带来产能消耗的途径。
一旦这部分贸易受到波动,滞涨甚至衰退将不是偶然。
也许,未来的几年里,鹰国就会陷入滞涨的状态,随之而来的就是贸易的衰退、收入的滞涨和失业率的增加。
这也许是一个经济周期,但如何度过这个周期显然是当前的首相需要考虑的问题,经济学家不同于正直家,只能给出看法和意见,并不能参与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推动相应的变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Moreland,显然,你的这个答案并不是危言耸听,就目前的经济数据情况来看,也许你说的是对的,那么如果你是首相,你会制定哪些策略,或者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教授,首先,我不会成为首相,给钱也不干。
其次,也许哈罗德(时任首相)并没有什么魄力去改变目前的现状,作为全球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公民已经习惯了过着相对舒服的生活,这是一种惯性,他们不会接受突然而来的经济危机,他们只会走上街头去咒骂哈罗德无能以及他是个碧池。
但就目前的数据情况来看,也许哈罗德等不到自己被咒骂的那一天。
如果非要给个意见的话,我们东大传统朴素的传承中有句话叫做开源节流。
积极应对可能面临的危机才是正确的态度,通过微观和宏观的经济学理论对内调整消费和需求结构,对外增加贸易渠道和提高商品技术含量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李剑垚的答案可以给哈耶克一些参考,但不一定会让议会得知,就算知道了,领先几年的言论也注定会湮没、会不屑一顾。
香岛其实也避免不掉被鹰国人最后收割的命运,毕竟殖民地的作用最初就是为了给本土供血。
这只是一个针对学术问题的讨论,但难得的见到哈耶克在课堂上翘起了嘴角,自己的课业看来成绩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