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4章 开门见喜(1 / 2)

买冰棍儿的人不少,围观的孩子更多。看到别人在舔冰棍儿,很多小孩儿的眼里透露着渴望,却没有上来买。

于是唐伟东就上前主动招揽道:“冰棍儿老甜了,刚做出来的,吃一口透心凉,拔凉拔凉的,才几分钱一根,你们不买几根儿尝尝?”

有脸皮厚的孩子,很干脆直接的怼了一句:“没钱。”

“呃”,一口气没倒上来,怼的唐伟东差点把自己呛死。刚刚还豪情万丈的想胆子大一点,目标远一点呢,转眼就被现实一巴掌糊在脸上,火辣辣的疼。

或许是他父母有收入,从小没缺了他的零花钱,这也使得他没有体会过农村孩子的消费水平,也低估了当今农村的贫穷程度,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刚落地没多久,现在农村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温饱,等到开始富裕,那就要到了90年代之后了。

不过唐伟东几十年的阅历,早已不知面皮为何物了,脸皮修炼的比城墙的拐角都厚。小孩儿的钱最好赚了,他压根儿就没想放过这群孩子。

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家里酒瓶有没有,可以拿空酒瓶换冰棍儿,一个白酒瓶换一根冰棍儿,一个啤酒瓶换一支雪糕。”

“有,有,有,真的换吗”

“说换就换,不换我就是王八蛋”

一听有这好事,围着的孩子一哄而散,争先恐后的跑回家拿酒瓶去了。看这架势,唐伟东在后边急急的喊了一句:“要好酒瓶啊,破口烂瓶的我可不要啊。”

这年头,哪家哪户家里还没有一堆酒瓶呢。最多的是一斤装的白酒瓶,啤酒瓶少见,但是也有。或许家里的孩子会偶尔卖几个当零花钱,但多数还是堆在那里攒着的。唐伟东前世小的时候,就曾见过用酒瓶垒墙的,整整一面墙全是酒瓶,可想而知攒了多久。

用酒瓶换冰棍儿,对唐伟东来说,可比卖那几分钱强多了。二分钱进的冰棍儿卖五分钱才赚三分,而一个一斤装的白酒瓶,回收站回收的价格是1毛~1毛2,啤酒瓶就更贵了,一个啤酒瓶至少两毛多。用酒瓶换出一支冰棍儿去,相当于赚了三支的钱,对唐伟东来说,只是多趟腿儿跑一趟回收站,受点累就有三倍的利润,划算的很,这买卖值得干。换冰棍儿比卖冰棍儿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你卖冰棍儿,如果有人真要上纲上线,给你扣上一个投机倒把的帽子,你都不好摘。换冰棍儿就不一样了,这是交换,不是买卖,没有人能挑出毛病来,安全的很。

唐伟东这灵机一动想出来的交易方法,让他的冰棍儿生意彻底火了起来。少的一两个,多的七八个,周围全是拎着瓶子等着换冰棍儿的小孩儿。满满一大箱的冰棍儿雪糕,唐伟东本来估摸着能一天卖完就很满意了,没想到还不到中午就已经见了底。他的旁边,摆满了一地的酒瓶,远处全是抓着冰棍儿雪糕吸溜咔嚓乱啃的小孩儿。

在为自己战绩骄傲的同时,唐伟东也发现了一件很尴尬的事情,今天卖冰棍儿,钱没收到多少,酒瓶却收了一百多个,来的时候根本没做这方面的准备,如何弄回去,现在又成了个大难题。

不得已之下,只能进工地找了一个相熟的亲戚,借了两个装土的抬筐,在父亲唐建国的自行车后座一边绑了一个,趁着人家中午休息的功夫,让父亲帮自己把酒瓶送到了回收站,唐伟东自己又去冷饮厂批发了一箱冰棍儿,父子二人忙忙碌碌一中午,饭都没顾得上吃,在回去的路上买了两个烧饼,草草应付了一下,就算是中午饭了。

午后的日头很毒,气温变得更高,很多出工的大人也开始光顾唐伟东的生意,加上孩子们一中午的口口相传,听说有不花钱吃的冰棍儿,很多上午没来的孩子,也拉帮结伙的拎着酒瓶来找唐伟东交换。至于酒瓶能不能换钱?孩子们才不在乎呢,酒瓶又不能吃,换了冰棍儿吃进嘴里,那多可口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