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随即摆了摆手,阮玉儿又抱来一个精美的盒子,看起来里面装的也是一幅画。
赵佶笑了起来,又说:“今天我算是大饱眼福了,绣娘的大作,竟然有缘看个够。”
等到阮玉儿把盒子里的绢布铺开,赵佶反而有些困惑。
绢布上所绣,确是一幅画。
画上是一幢起火的酒楼,酒楼旁边分别是十数个打火队的汉子,有的救人,有的扑火。
绣得逼真,让人仿佛看到火烧面前,风吹耳边。
四周空地上,伤者又有十数人,有的痛苦,有的哀叹,有的倒在地上久久不起。
绣的凄惨,好一幅令人心痛的火灾惨像。
“这是……”赵佶看得疑惑。
“这便是我要献给官家的礼物。”绣娘回答道。
“似曾相识……”赵佶喃喃道。
这画确实是看得眼熟,让他想起一个人来。
这个人狂傲不羁,狂悖犯上是家常便饭。
这个人此时正躲在绣娘的闺房里,悄悄看着外面发生的一切。
“绣娘送我这幅画,想必是有什么话说?”赵佶想起前日里朝堂之上,有人提议要裁撤民间打火队,如今这幅画出现在他的面前,想必不是巧合。
“小娘子敢问官家,为什么有人愿意打火?”
“为了保护一方百姓平安。”
“还有呢?”
“为了打火救人?”
“还有呢?”
“还有什么?”
“为了活命。”绣娘又说。
对,很简单,为了活命。
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活命而操心。可官家不是,官家从来不会因为柴米油盐发愁,因为破屋漏窗愁眉叹息。
这是绣娘的心里话。
“小娘子见识浅薄,但我想,民间打火队事关多少人的生计,涉及汴梁百姓防火安危,我想还是慎重一些要好。”
官家没有回应,他好像有些失望,原来绣娘根本不是想见他,也不是真心想与他切磋画艺。
“这件事情,不要再提了。”赵佶说道。
绣娘还想再说些什么,眼看赵佶起身背了过去,又一时无措了。
张择端心里纠结万分,此时大喊道:“官家,百姓家里可有太平缸?”
太平缸是宫内的防火水桶,因此名叫太平,希望保佑太平无事。
这一声叫喊,惊住了赵佶。
张择端此时出现在赵佶的面前,忘记了行礼。
两个人面面相觑,皆十分惊讶。
“原来是故人……”赵佶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