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240章 四(1 / 2)

转眼两个月过去,到了该启程去藤袭山的时间。

在第一次对练之后,仁王每隔两三天都会去找两个师弟进行“爱的切磋”,之后会给自己留一个消化练习的时间。

在仁王的刺激下,锖兔也花了半个多月就切开了石头。

他见仁王还在不断精进水之呼吸的十个型,甚至开始尝试开发自己的新的型,也咬着牙开始琢磨自己的型的用法。

而义勇,眼见两个师兄都通过了石头考核,不想被丢下的他也急切起来。

到了最后半个月他还没有成功的迹象,就有些沮丧。

仁王和锖兔看在眼里,默契地开始给小师弟开小灶。

上午你去和他对练,下午我来给他讲解剑技的一些技巧,晚上大家一起探讨呼吸法的使用。

卡在最后的时间点,义勇也成功切开了大石头,通过了石头考核。

早就准备好了三个面具的鳞泷老师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

他花了一点时间,慢慢准备好了给三个弟子的行李,并且分别送了三个面具。

都是消灾面具,选取了不同动物的图案。

鳞泷给每个弟子准备的消灾面具都是不同的。之前每次去藤袭山,继而再未归来的弟子们也是一样的。

这次他的消灾面具是狐狸,兔子和狸猫。

狐狸的眼睛是眯起的,猫的眼睛则非常精神,兔子则在脸侧刻了独特的花纹,让兔子看上去柔弱中带着一点耿直。

“自己选吧。”他把消灾面具放在弟子们面前,还有三个放着日常生活用品和换洗衣服的包裹,以及新的刀,“这是消灾面具,希望能让你们平安。”

说是自己选,但怎么看都觉得,鳞泷老师已经是设计好的吧?或者说他选择了最适合几个弟子的动物图案。

仁王拿了最边上的狐狸面具,义勇则歪了歪头,看了一眼锖兔,拿走了兔子面具。

虽然锖兔的名字里有“兔”,可他就是觉得消灾面具上狸猫的眼睛和锖兔的眼睛好像。

锖兔看着狸猫面具,也觉得很喜欢面具上狸猫的眼睛。

他收起了消灾面具,郑重道:“我们会平安的。”

吃了一顿丰盛的寿喜锅,里面放了很多的牛肉,汤也很鲜美。洗漱过后再美美地睡下,第二天三个人便结伴出发去藤袭山。

路上,锖兔原本以为仁王这个“富家少爷”会非常不习惯日夜奔袭和幕天席地,但仁王表现得也适应良好。虽然在吃上面还是比较挑剔,如果是没有他想吃的东西就随便垫一垫肚子。

“你也不怕半路体力不支。”锖兔啃着面饼哼了一声。

仁王在重新用头绳扎自己的小辫子:“不会的,我当然心里有数。”

“真的不吃吗?挺好吃的啊。”义勇道。

仁王摇了摇头:“没关系,饿了我会去找吃的。”

到了夜晚的时候,他们燃起了火,又在周围插了行李里放着的紫藤花枝条。仁王离开了一小会儿,在其他两个人担心他的时候带回来两只野兔子。

义勇眼睛都睁大了:“哇,师兄,你从哪里捉到的兔子?”

“就在山里转了转。”仁王道。

锖兔皱着眉看他:“小心晚上遇到鬼,太不安全了。”

啊,真的太像真田了,这个表情。

仁王感慨着,把已经处理好,洗干净并且插上树枝的兔子架在火堆上:“是鬼也能杀掉。我又不是没杀过鬼。”

“可别翻船了。”锖兔哼了一声。

虽然在吃上面很挑剔,但是仁王处理事务的能力反而让锖兔有些刮目相看。

不管是和村里的居民交际,打听消息,购买物资,还是一些出远门应该会具备的知识,仁王都具备。

看得懂地图,能识文断字,中途甚至给人代写信赚了点钱。

是因为是商人家的孩子吗?

锖兔猜测着。

花了五天的时间,一直是步行,只有中途仁王赚了一点钱因此有一段路通过火车代步,到达藤袭山时距离考核开始还有两天时间。

“如果我们一直是走过来的,时间倒是刚好呢。”在藤袭山下的小镇上,去守着藤袭山的守卫那里打听过消息的锖兔回头对两个小伙伴这么说。

“那就是说我们可以休息两天吗?”义勇问。

“镇上有专门两个住店是为了来参与考核的预备鬼杀队员准备的,我们可以住到那里去。”

修整了两天,精力充沛的师兄弟三人按照要求的时间,在夜里上了藤袭山。

负责考核的天音夫人已经提前等在了半山腰的平台。

一路上走上藤袭山给人的感觉是很震撼的。

一串又一串的紫藤花,层层叠叠构成的紫藤花海,是非常美丽的景致,也是关着考核地点的鬼的牢笼。

如果能用照相机照下这样的景致就好了,幸村应该会很喜欢这样的景色。仁王抬头看着紫藤花,让系统录了一段紫藤花在风中流动的影像。

虽然不能照相,但是通过系统记录下来以后找机会画下来也是可以的。

他自觉自己画画水平还不错。

在半山腰的平台上等了一会儿,天音夫人在时间到之前宣布了考核的规则。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藤袭山里生存七天,活下来的自然就通过了考核。

七天后走出藤袭山的就成了鬼杀队的一员。

没有走出来的,如果在七天后,现任鬼杀队员进入藤袭山时还活着,也被活着带出来了,也能成为鬼杀队员。

钟声响了。

准备参加考核的少年人和青年人们都走进了藤袭山后山的入口。

“要分开走吗?”义勇看了看左边的仁王,又看了看右边的锖兔,“不如一起走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