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bsp;唐大人想了又想,最终还是决定将这件事轻描淡写。
他在公文中讲述了常乐县这边的现状以及茶叶买卖的进行情况以后,又提了提胡商的事情,言是河西走廊这一带胡商颇多,胡商们通晓汉话,在唐生活自如,而唐对于西域各国的情况却是知之甚少。
唐俭建议朝廷方面能派遣一些能人志士,到常乐县这一带来与胡商接触,最好是能跟着那些胡商一起到各条商道上去走走看看了解一下情况。
次日一早,唐俭差人将这封文书送往驿站,然后很快,它便与其他几份重要文书一起,被驿卒们快马加鞭送往长安城。
长安城中,金秋八月,正是桂香浓郁的好时节,近日天气晴好,城中百姓或是忙活生计,或是出门游玩,平整宽阔的街道上,常有一些气派华丽的牛车马车驶过,引得路边行人驻足观望。
这是一个适合出门游玩的季节,长安城中的士族郎君们格外活跃,各家娘子们亦是常常相聚,明艳艳彷如一簇簇娇美的花儿。
这座城热闹繁华,欣欣向荣,仿佛没有一丝烦恼。
长安长安,长治久安,距离周文王定都此地,转眼已有近千年,近千年来多少风雨……
在河西走廊西端,眼下亦是热闹繁华的季节,胡商们正在陆续进入沙漠。
在敦煌城中,不少商贾请了匠人在石壁上开凿石窟,雕塑佛像,便是为了祈求这一路的平安顺遂。
敦煌莫高窟,原称漠高窟,取之沙漠高处之意,民间亦称千佛洞。
那千佛洞便坐落在鸣沙湾东麓,在沙漠与戈壁之间,百千年来,每到商道兴盛的年景,这里的香火便也愈发兴盛,匠人们开凿石壁的声音叮叮当当,不绝于耳。
这些穿行在沙漠与戈壁之间的商贾,其中多以胡人为主,唐人鲜少。
这一日,在前面过去了两个商队之后,又有一个商队缓缓向着沙漠的方向行去。
这个商队中的不少胡商都已经在敦煌定居,离别时分总是十分难舍,于是便有些拖延了。这时候若是紧着些走,今晚日落之前倒也能抵达西去的商道上第一个可以供商贾们落脚休憩的绿洲。
商队在前面走着,他们的家人在后面跟着,这一送,便要送到了千佛洞。
在那些胡商家眷之间,还夹着一个垂垂老者,那老翁年岁颇大,身上瘦得便只剩下一把骨头,手里拄着一根木杖,脚下一步一步挪着,跟着队伍行走,半点不曾落于人后。
在这个商队中,在那些牵骆驼的胡商后面,还跟着一群驮着货物的脚夫,他的儿子就在其中。
那老翁跟了一路,队伍中这个背货的青年,却不曾回头看他一眼,只管埋头走路。
今年夏里,城中一个富户要在千佛洞开凿石窟,供奉菩萨,他在这里寻了个担石头的活计,却不甚被崖上一块坠落的石块砸了脑袋,一时间不省人事。
待他醒来,一双儿女皆已被他老父卖了,十岁的女儿被一个中年胡商纳了妾,七岁的儿子也成了那家人的奴仆,前些时候因着一些事要护着他阿姊,被主人家打到奄奄一息,这青年知晓了此事,寻上门去要与人拼命,对方却与他说,只要他拿得出两贯钱,这个男孩便叫他带回家去。
现如今,这个商队便是许了他两贯钱,只要他今年秋天帮这些人背半担货物到臂多势罗国,来年再从臂多势罗国背半担货物到敦煌,他便能得两贯钱。
按律唐人是不准私自出关的,但是这个商队在敦煌经营多年,能帮他们弄来出关文书。毕竟脚夫的价钱比骆驼低得多,能听懂商队的安排,若是遇着什么事,也是个能帮忙的人手,比牲畜强。
这个商队的胡商虽也不是什么十分良善仁慈之辈,但是考虑到明年开春还要用到他们这些脚夫背货回来,总不至于平白无故害了他们这些人的性命。
前几年跟着他们这个商队出去的,也有不少人能活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