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地委里面下了一个文件,要求所有的县区乡畜牧站,抓紧实施良种培育、和专业养殖生产队的建设工作。
而王火章正是遵照这个文件精神,着手组建了2个良种培育基地。
其中一个基地,就在畜牧站饲养厂里面。
另一个其实是凑数的、是用来糊弄刘洪东的...也就是修建在阿菊茅屋上面一点、那个半真半假的良种繁育基地。
在这个时期,很多工作大家都做的很认真...尤其是县畜牧局,有人早就看不惯王火章这种情况下。
所以,
等到振兴区畜牧站,把已经成立了2座种猪繁育基地的事情,上报到畜牧局的时候。
没过几天,上级就派人过来复查此事。
对于”良种猪繁育基地”这种新鲜事物,其实上面派来的人,也不是特别的懂。
不过毕竟过来复查的人,人家好歹也是畜牧系统的专业人士。
虽说他看不到刘洪东在荒郊野外,建立的那个基地,到底是什么情况?
可是光根据申报费用方面,人家晃一眼就看出来了有点不对:“主繁育基地,设在畜牧站原有的种猪场,改建,扩建费用总共为372块7毛4?”
当时王火章和副站长陪笑着点头,并且把扩建款项,具体的去处都做了详细说明。
那人指着刘洪东负责的、那处《繁育基地费用汇总表》开口问,“新建6口以条石为基础、青砖柱子、青瓦为顶的‘新式阳光猪圈’,建设费用为386块2毛7?”
“加上员工宿舍、熬制猪潲水的灶台,购买铁锅...等等附属设施、设备...总计使用建设资金497块3?”
王火章回道,“是啊,就是这么多。我们已经尽量控制了建设成本”
等到上面派来的人一走,随后王火章就接到了电话:“不日,畜牧局会再次派人来振兴区,届时将会去黄荆沟山区,进行实地验收...”
这个电话可把王火章给急死了:当初他给了刘洪东多少“打发费用”...哦,那叫“繁育基地建设经费”,王火章比谁都清楚。
甚至连那4头小种猪,都还是刘洪东人家自个儿掏钱买的...
看到满脸焦急、忐忑不安的王火章,钱胖子一言不发,而是坐在办公桌后面悠哉悠哉的、拿着一支香烟不停的杵来杵去。
可就是不说话。
而站在一旁的韩晓康忍不住暗自吐槽:该!
“老伙计,你就帮帮我这一把吧!”
王火章急的不行,“老钱啊,咱们其实说来说去,还有点沾亲带故的...你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我,被打发到某一个小乡,当一个天天背着医疗箱、下乡去阉猪骟鸡的畜牧员吧?”
像王火章犯的这种错误,他只要把中间的钱款差额补上。
最终他肯定不会被开除,而是只会被降级使用、被打发去一个偏远小乡当畜牧员。
以后要是王火章在工作上不犯错误...不求有成绩,只要不犯错就足够了。
再加上舍得弄点土特产、把腿放的勤快一点跑一跑...然后几年之后,王火章再被调回来归位,其实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要知道,进畜牧站不容易。
但要想开除一个人?其实...更...咳咳。
听到对方的哀求,钱胖子不为所动,只是坐在椅子上摸着下巴,脸上居然没有半点表情。
不过他那双滴溜溜眼睛,却不断的往韩晓康那边瞟...
“哎呀,我想起来了!”
原本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蔫的坐在椅子上的王火章。
忽地站起身来,满脸堆笑的朝着韩晓康伸出双手,“这不是我们单位职工刘洪东的表弟,那位大家都说很有能力、很有上进心的黄...那啥同志吗?”
钱胖子脸颊抽抽,“韩,韩晓康,他父亲是以前我们区街道上,谁都知道的韩记酿造厂的小老板。”
“嗨哟!看我这臭记性!”
王火章猛的一拍他自个儿的额头,“韩记酿造厂,哎呦,那可是太有名了!
那里面酿造出来的豆瓣可真是香。加一点点猪油一蒸,小时候我上学,就全靠猪油蒸豆瓣熬过去的。”
王火章握着韩晓康的手,那才叫一个紧!“还有酿造厂,后来推出的那个酱萝卜...叫什么牌子来着?”
钱胖子“噌”的一声,用手上的钢声打火机点着了烟,“周萝卜。据说那位创始人大师傅姓周。
所以酿造厂干脆就把这款酱萝卜,叫做周萝卜。那味道,确实不错,脆脆的!好吃,下饭。”
“啊,对对对!”
王火章满是热情的从上衣口袋掏出一包“翡翠牌”香烟,从中抽出一只递过来,“小地方嘛,说来说去都是熟人,说不定穿来穿去还是亲戚嘞!”
“怎么样,韩同志能不能帮个忙?”
王火章抬起眼皮,望着站的直直的韩晓康,“小地方嘛,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对不对?”
帮?
韩晓康不语。
心里却在想:你赶紧开个价钱啊!扯来扯去扯,攀什么交情?
得说钱...自个儿正愁没钱去打菜籽油呢!
更新大家的订阅、月票、推荐票支持,答谢名单稍后再补...拔了3次牙,时常嘴唇都是麻木的,好像不属于自己了一样,实在是很难集中精力写答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