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
听见这几个字,易年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便是听师父讲故事。
不过自打识了字后,师父便懒得讲了。
现在想想,师父当初是不是就是因为太懒,所以先教自己识字,便不用浪费口舌亲自讲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余光瞥见易年点头,钟万爻的手又缩进了袖口。
树下,师徒二人并肩坐着。
一高一矮,像是回到了很多年前的青山。
下一刻,钟万爻温和的声音传进了易年的耳中。
……
“很久很久之前,离江南岸的金水国,有个小渔村,叫九里铺。
渔民们祖祖辈辈都依靠着离江生存。
尽管捕鱼的工作异常艰辛,需要长时间忍受风吹日晒雨淋,但对于这些渔民来说,这就是他们养家糊口的方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渔民们就这样在离江上漂泊着。
有时候,会遇到狂风巨浪的袭击,船只在波涛中摇摇欲坠。
有时候,会因为渔获不佳而感到沮丧和失落。
好在大多时候,上天总是眷顾这些辛勤劳作的渔民,他们总能捕到鱼。
虽然这样的日子过得有些清苦,但渔民们内心却是满足和平静的。
其实从古至今,最容易满足的一直都是最底层的人。
只要能活着,有吃有穿,便比什么都强。
本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过下去,却发生了意外。
很平常的一天,渔民们早起外出捕鱼,可本不应该有风浪的天气,江面却突然间狂风大作,乌云密布。
然后江水开始剧烈翻滚起来,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滔天巨浪。
在那汹涌的巨浪面前,渔船毫无抵抗之力,瞬间便被打翻在江面上。
面对那种水势,无论是水性极佳的渔民还是不谙水性的普通人,根本没有区别。
巨浪击穿堤坝,洪水冲入了九里铺。
房屋倒塌,树木被连根拔起,道路也被淹没得无影无踪。
整个村庄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哭喊声、呼救声此起彼伏,但很快就被洪水吞噬。
当洪水逐渐退去时,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和扭曲的尸体…”
钟万爻讲到此,易年的手下意识的紧了下。
但师父的声音没停,故事还在继续。
“令人庆幸的是,村里还有三个年幼的孩子幸运地逃过了一劫。
这三个孩子如同往常一样地结伴出门玩耍,也正是贪玩,保住了他们的命。
回来的时候,等待他们的不是劳作了一天的父母的责备,而是一幅宛如人间地狱般的凄惨景象。
面对那场景,三个孩子被惊呆了。
他们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这片废墟,泪水夺眶而出。
除了放声痛哭之外,他们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那一刻,这几个孩子的天塌了。
就像是被这个世界遗弃了一般。
从傍晚哭到深夜,哭的喉咙哑了,眼泪干了。
当哭到没有力气的时候,最大的那个孩子知道现在没人能帮他们。
九里铺太偏,等人来就只能被饿死。
搂住两个比自己小了两三岁的伙伴,说着让他们在原地等着,然后自己一个人进村子开始翻找起来。
好在洪水褪去时留下了些没及时游回的鱼,可村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湿漉漉的,所以那味道很苦的鱼只能生吃。
当那最大的孩子把鱼递给另外两个孩子之后,那两个小点儿的啃了口哭着说不吃。
又腥又苦,确实难以下咽。
然后,便换来了两脚。
两个小点儿的孩子被打了,哭的更凶。
可越哭,落在屁股上的脚就越狠。
最后,被打的不敢哭了。
那大些的孩子又把鱼递了过去。
这回,不敢再说鱼腥了。
啃着生鱼,三人度过了没有亲人的第一晚。
第二天早上,三人离开了九里铺。
高温,会让尸体迅速腐烂。
腐烂,便会带来瘟疫。
那稍大些的孩子知道,幸运活下来的三人,不能就这么死了。
没有埋葬的力气,便只能离开。
因为怕水,三人不敢沿着离江而行,所以只能走南边的山林。
好在林子中能吃的东西不少,野果,树皮,草根。
累了就歇,醒了就走。
往哪走,不知道。
走到哪,也不知道。
能依靠的,只有彼此。
在第三天夜里,三人学着大人结拜时候的样子,跪向明月,结拜成了异姓兄弟…”
钟万爻讲着,望向雨夜的深邃目光中满是回忆。
嘴角,不知不觉间浮现起了一抹笑意。
似乎,想起了什么东西。
易年听着师父讲的故事,思绪被带回了很久很久之前,被带回了曾经消失过的九里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