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学生们正在记录老人家说的话,杨教授又问了一些乌铜走银首饰的具体价格,听起来都颇为廉价。
这项工艺复杂,按照老人家说的售价,再去掉银子本身的克价,考虑到乌铜走银技艺制作的周期,算下来每天的利润,竟然只有几块钱到十几块不等,当然没有人愿意做了!
不过这些数据化的东西,是研究小组之后作报告的时候要用的,时慕并不感兴趣。
她趁着老人家喝茶的功夫,问了老人家他平时做银饰是在哪里。
老人家指了指院子的一个角落:“喏!在那儿!很久没做过了,现在台子都用来放猪食啦!”
时慕走过去,果然看到一张桌子,上面一个角落放着一套打银的工具,其余地方堆着许多菜叶子。
一旁围起来一小块地方,里头是两只白白胖胖的猪。
他家猪圈打扫的干净,闻不到多少异味,两个小孩好奇地凑过去,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活着的猪猪!
时慕找了个空的簸箕,把桌上的菜叶子都拿了下去,傅云简眼疾手快找了抹布把桌子擦干净。
一张带着满满年代感的打银桌呈现在时慕眼前。
桌子上有坑洼不平的痕迹,足以见手工打银是一件力气活。
那李师傅说是不挣钱不做了,可是那套打银的工具却是在小竹筐里码的整整齐齐,足以见主人有多爱护。
时慕看着,觉得心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是老师傅们放弃了这项技艺,而是生活逼迫他们选择别的方式谋生。
非常意外地,时慕还在旁边看到了化银用的喷枪,时慕试了试,还能点着。
看来李师傅嘴上说着不做了,用空还是会做一些。
傅云简显然也想到了,于是去问李师傅有没有做好的成品,愿不愿意卖。
来了生意,无论是多少钱的,总是让人开心,李师傅立刻起身去拿。
杨教授想去扶他,老人家拂开了他的手:“不是我说,老弟啊,我这身板可是做惯了农活的,比你还硬朗呢。”
说完,笑呵呵进去拿东西了。
等老人家拿着一包红布包着的银饰出来,大家都凑着围了上去。
红布打开,一对镯子,几个耳饰,还有几只小银碗露了出来。
“呵呵,其实乌铜走银啊,大的东西才好看,可惜没人买,不敢做,小的呢,费眼睛,不值当,只有这些东西,做了能遇上有人要的。”
时慕拿起一件,在手里慢慢摩挲着。
经过特殊工艺打造的乌铜底子透着温润的墨色光华,上头有密集好看的银色花纹。
时慕又看了一眼老师傅的打银台,上头只有一把喷枪。
“李师傅,乌铜走银最讲究火候,尤其是走银走金的时候,把握不好可就连着胚子一起给融了,您就用一把喷枪就做了?”
老人家得意一笑:“那可不,以前连这喷枪都没有,我们凭一双眼睛一双手,也照样做!”
时慕这下更加佩服这些老手艺人的功底了。
而傅云简则是被老人家拿出来的几样成品吸引住了。
“老人家,这些东西我想买,您卖吗?”
傅云简说完,给出了一个数字。
那老人家长大了嘴巴:“后生!你给我的价格,按着这几样的重量来算,克价可比金子都贵啦!”
傅云简笑了笑:“就是掂量着按照金子克价给的,国家这不是来扶持了吗,等以后这些东西成了艺术品,价格更高,我还得把差您的给补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