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周五。
等蒋翠萍去上班,苏明哲掏出王泉、王雅芳、于虹三人给家里写的信,递给弟弟苏明学,让他去送,顺带信封上还放了两张五毛的票子:
“这是跑路费,路上渴了,饿了,自己买点吃的、喝的。”
“谢谢哥。”
苏明学接过自己大哥递过来的一块钱,顿时脸上就笑得合不拢嘴,腾腾腾就朝外跑去。
苏明哲打发走了弟弟,一挥手,就把皮毛光滑柔亮的虎皮、熊皮收到空间里,只留下十几张鹿皮,背在身上朝着吉春市统销统购的商店走去。
虎皮和熊皮再过几年可就是好东西了,拿来送人都是稀罕礼物。
明知道以后会成为宝贝的东西,偏偏在这年月拿去卖,就为了换取那几百块钱,脑子里没有几十年脑血栓,都干不出这种事情来。
统销统购的商店不在市区,而是在松吉大道的东端。
松吉大道为东西走向,被松花江拦腰斩断,西边是松花江市区,东边是吉春市市区。
吉春市面积还不算很大,市区被松吉大道分割成两部分。
松吉大道北边是各种小洋楼、别墅,环境优美,工厂主要以军工厂、机械厂、科研所等国企单位为主。
南边则是光子片区这类的‘城中村’,或者太平胡同那样的‘贫民区’,单位也主要是木材加工厂、酱油厂这类轻工业单位。
苏明哲家住光字片,就在松吉大道南边一点。
从家里走了几步路,就来到了国道边上,然后顺着国道向东走。
他的脚步大,走了十几分钟,就来到了位于市区边缘的统销统购商店。
等他来到统销统购的商店门口,正要走进去,忽然一个穿着棉袄的年轻人,左顾右看、缩头缩脑的就凑了过来。
“兄弟,身上的东西卖吗?”
“我这是好皮子,要送商店里面卖的。”
苏明哲一看对方神色,就知道这人是传说中的‘二道贩子’。
自己也不差那点差价,所以也不想搭理他,擦身就从他身边走过,径自进了商店。
那人见状,只当苏明哲脸皮薄,疑心重,也不以为意。
只是等苏明哲进了商店,他就钻进一个胡同口,很快就消失在巷子深处。
做他们这行的,算是和公立商店抢饭碗,需要特别谨慎,一旦抛头露面,立刻就要换个地方,或者换身装扮。
不过,他刚离开,旁边又出现了一个大高个子,站在了他原来的位置上。
苏明哲从商店里出来,看到了那大高个子,不过只看了一眼,就把眼神收了回来,然后朝着回家的路走去。
那大高个子也瞄了苏明哲一眼,脸上却露出一丝澹澹的微笑。
苏明哲顺着国道走了五六分钟,在一个十字路口停下了脚步。
在他左手边,也就是路北,有一座外表刷了白漆的三层大楼。
本地人管这栋楼,就叫大白楼。
大白楼,原本叫第十百货商店,又叫第四副食品店,专供一些外籍专家和友人,以及一些外宾的。
后来外籍专家和友人都撤走了,这里就变成了吉春市的肉食供应店,同时也售卖一些特供食品。
茅台、五粮液、呢绒、丝绸之类的奢侈品,也都能在这里买到。
苏明哲来到这里,没在一楼转悠,径自来到二楼,直接购买了一大堆的体育用品,比如说乒乓球拍和乒乓球,羽毛球拍和羽毛球,足球、篮球、跳绳等等。
因为购买量比较大,服务员竟然还对苏明哲身份起了疑心,直接叫来了同事,把苏明哲围住了。
苏明哲不得不把村里开的采购物资证明信掏出了,服务员这才笑呵呵道歉。
离开二楼后,苏明哲又去三楼用工业票买了一台缝纫机。
因为买的东西比较多,苏明哲就在商店门口找了一个板车帮自己送回家。
回家的时候,路过药店,苏明哲又让板车停下。
白牙山村有人口四百多人,常年生活在山区,生病了不是用点土方子,就是一直煎熬到受不了,才会去公社乡医院,或者县医院去看。
苏明哲这次来拿药,就是给村里一些村民弄一些常用药,免得大家小病拖成大病。
和大白楼的服务员一样,药店的人也对苏明哲一口气买这么多药起了疑惑,苏明哲同意拿出了证明,让对方看了看。
只要有证明信,那就好办。
苏明哲和板车回到家,小弟苏明学已经回来了。
这小子帮着把东西搬进屋,等苏明哲把板车的钱结算了,才和苏明哲说道:
“哥,三家信我都送到了,他们说这两天就准备一下东西,到时候送过来。”
“那行,这几天你就呆在家里别出去了,他们三家把东西送过来,到时候你就做一下标记。”
苏明哲说着,从体育用品里面,拿出一个篮球,又拿出打气筒打上气,送给小弟:
“这是给你买的,平时你在家的时候,可以活动一下,不要整天闷在家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谢哥。”
苏明哲的这个小弟还是很乖巧听话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比周秉坤那小子还老实。
“我这一箱子都是药,可别让人碰着了。”
苏明哲说着把装药品的箱子,放到了柜子里,为了保险起见,还给柜子上了一把锁。
“哥,你放心,我就在家里看着,不会让人碰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