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琉球就比较麻烦了。
论文明开化程度,这时的大琉球对比小琉球,汉化程度是要更高的,连大琉球的官方文书、外交条约、正史,都是用的汉字来书写。
就在大琉球的久米岛上,还有一个闽中汉人村落,被称作“久米三十六姓”,已经繁衍了两三代。
久米三十六姓来自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方便与大琉球的朝贡往来,专门赐予了三十六姓闽中移民百姓过去。
这三十六姓在大琉球的历史发展当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到后来琉球统一建国,其国政模仿中国搞了一相三司。
一相就是国相,为王室担任。
三司就是六部,全是久米汉人来担任。
久米汉人盘踞久米岛,既作为保护琉球王室的力量,也作为大明在琉球国的眼线细作,且长期参与朝贡贸易。
日本后期侵占琉球,久米汉人激烈反抗,但奈何寡不敌众,又被琉球人背刺。
嗯,比较有意思的是,新垣结衣便出自久米三十六姓中的林氏,而山口百惠则出自杨氏……
朱高炽反复思量,提笔朱批:“可。册大琉球中山王子巴志,继承中山王位,着礼部选派使节,前往大琉球国册封中山郡王国印。”
这里,朱高炽耍了个小心眼。
大明承认了巴志对琉球岛中山国的控制,但只册封其为郡王国,而不是亲王国。
这是标准待遇,因为朝鲜王也是郡王,只是权力比大明郡王更大,而且对内怎么称呼,大明也管不着。
但……
大明只册封了中山郡王,而不是琉球国王。
要是巴志乱来,进攻琉球岛内的南山郡王他鲁每,那就是公然挑衅大明这个宗主国。
因为他鲁每可是永乐大帝册封的琉球南山郡王,还派了正式的册封使节陈季若前去,又赐了诰命冠服及大明宝钞一万五千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若真如此,大明届时出兵琉球,那就是师出有名了。
批完了琉球事务的奏章,朱高炽想了想,又在末尾朱批加了一句:“朕自继位以来,至今改元已有二月,太宗文皇帝庙号、谥号皆定,当着手编修《太宗实录》。”
“正监修官:礼部尚书吕震。副监修官:翰林院学士杨溥。”
“总裁官待定。”
写完以后,朱高炽放下手中朱笔,稍微喝了口茶。
让吕震和杨溥去编《太宗实录》,是朱高炽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吕震虽然人品一直让人诟病,但才学上确实没得说,还有着过目不忘的才干。
而杨溥作为“三杨”的“南杨”,同样也是熟读经史,还人品贵重。
有这二人主持监修《太宗实录》,那确实是最为合适不过。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朱高炽准备找个合适的由头,让吕震、杨溥这两人“安稳”归养退休了。
没办法,杨溥虽然人品贵重,才学出众,但能力过于平庸了。
这里的平庸,说的是对政务的把控。
朱高炽也给过一次机会,但杨溥的回答全是在和稀泥,要么就是一问三不知。
这样的人,如何能在未来大明的剧烈变革之中,接上这个重担呢?
历史上,堡宗一意孤行,除了王振的蛊惑和堡宗自己太菜之外,也有“三杨”中的杨士奇、杨荣相继去世辞官,仅剩的杨溥连支撑朝堂都够呛。
而吕震的归养,纯粹是自找的。
先前在耤田礼上就是明确的警告了。
实际上,这次礼部呈递的册封琉球王奏章,也是吕震在抱着侥幸,来试探皇帝的态度。
小吕很想知道,皇帝说的到底是气话,还是已成定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