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一年,自然没补丁。
杨蜜离开之前,梁家村的情况,自然是比城里还差的。
旧衣服都没几个人穿,大部分都是补丁摞补丁的补丁衣服。
现在再一看,好家伙,无论是知青们还是村里人,穿的都是新衣服,而且还都是的确良的!
这都是梁鑫给供的货。
甚至很多外来的农民工,不少都穿上了新的确良衣服!
这些外来的打工人,赚钱了一般第一件事儿,就是买粮食回家。
第二件事儿,就是买不了做衣服。
以前,嗯,不用以前,就现在,就其他地方。
还是保持着那种一个人可能一辈子只有一套新衣服的传统。
是因为不喜欢吗?
当然不是,还是因为布料珍贵,票更难搞。
一般都只有结婚,才能申请到布票。
有钱都不行,普通布料几毛钱一尺,那是有票的情况下。
布料在黑市上都很少,就是有,价格也很贵,甚至要翻好几倍。
不是结婚这种情况,想做一身新衣服,哪怕是女人穿的,用料少一些,可能也要十块钱起。
就是城里人,也要十天的工资啊。
城里人也许还能消费的起,这对乡下人来说,压力可就太大了啊。
梁鑫家里,没有普通布料,只有的确良。
两块钱一尺。
做一身衣服,要十几块到二十块左右。
这要放在以前,估计没几个人买得起。
买得起也不敢这么张扬。
的确良啊,那可是干部才穿得起的,咱们什么身份,怎么敢这么嘚瑟!
现在敢了。
对本村人来说,家家户户一天几十块赚着,十几二十块一套衣服算什么!
买,买他十套八套!
知青们更不用说了。
赚的虽然没有更多,但更敢花钱。
甚至有胆子大的,都敢问梁鑫,他穿的衣服多少钱!
一听说在国外都要几百块甚至上千块,顿时不吱声了。
其实国外这时候也有便宜衣服。
月收入一千块左右,也有几十块钱甚至更便宜的衣服。
但李大小姐买衣服,肯定不能买这种啊。
买的都是牌子,甚至给梁鑫量身定做的,自然不便宜。
(就一章了,有点憋不出来了)
(感觉写的没动力了,要不差不多完结了吧?大家说说,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