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洛阳水灾(2 / 2)

苏氏不放心地再次叮嘱:“此行不太平,充满未知风险,你务必要时刻留意自身安全,切不可莽撞行事。”

谢钟情乖巧地回应道:“嗯,女儿明白,阿母请放心。”

随后,谢钟情转身返回自己的房间,迅速收拾行李,特意挑选了一身干净利落、便于行动的衣裳换上,并唤来了几个贴心可靠的仆人随侍左右。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她便携同仆人与苏氏兵分两路,共同投身于这场艰难的救灾之旅。

此时,苏氏已命谢逐以刺史的身份打开洛阳城门,让流离失所的人进来找个落脚地。

洛阳的排水系统良好,城内也有不少地方被积水淹没,这些流民逃到此地,无处可去,只能在大街上随意簇拥着过夜。

他们衣着破烂,有的甚至只裹着条破布遮羞,灾民们神情满是绝望和无助,有人在痛哭,为失去的屋舍庄稼痛哭,为不知所踪的亲人痛哭。

有人面如死灰,亲眼目睹亲人被水淹没,房屋垮塌,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

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眼神中透露出恐惧和迷茫,老人则显得更加虚弱,他们步履蹒跚,随时都可能倒下。

苏氏看着乌泱泱的灾民,心中充满了怜悯和同情,她连忙吩咐仆人们加快建立临时救济用的屋棚,同时熬煮更多的粥给灾民们吃。

然而,面对如此众多的灾民,这些努力似乎只是杯水车薪。

从建康到洛阳,即使是快马加鞭,也需要十二三日的时间,而运粮食过来的脚程则会更慢。

这些人一无所有,只能依靠苏氏等善心之人的救济才能勉强生存下去,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只能在这艰难的时刻相互依偎,共同度过难关。

城内一片兵荒马乱,苏氏忙得脚不沾地,谢逐的夫人带着女儿与子妇来给苏氏帮忙。

几日过后,城内灾民越来越多了,据那些人所言,周围的小城镇以及处于山脚下的村落,绝大部分都已被汹涌的洪水所吞噬,他们是幸运逃离了这场灾难的人,但仍有不少人被困其中,生死未卜。

谢钟情在大致了解情况之后,打算与李闵一起运送一部分物资前往附近的县城,尽力帮助政府,看看是否能救助那些身陷困境的人们。

谢逐知晓后,出于对他们安全的考虑,谢逐迅速派遣了自家的仆人,并协同官府的带刀护卫一同护送谢钟情和李闵前行。

经过一番筹备,谢钟情等人踏上了征途。

他们此行的首站乃是函谷关,这座关卡地处洛阳的西面,自古以来就是一处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塞。

司州的西北部有相当大的一片区域与匈奴相邻接,而划分两者边界的主要依据便是黄河。

如今,黄河沿岸遭受如此严重的水灾,如果不加以防范,匈奴很可能会趁虚而入,借机闯入关内制造混乱。

正因如此,谢钟情决定亲自前往洛阳周边的各个关隘查看一番,确保不会因这场天灾引发关隘处的动荡局势。

一路上,由于携带了大量的物资,谢钟情一行人格外小心谨慎,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以防遭到胡人的突然袭击和抢劫。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们没碰到胡人,反而是遇到了一些穷凶极恶、铤而走险的亡命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