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仲良等人自然不知晓谢玉琰的打算,谢玉琰也不准备多说,借贷之事还没有落定,提及这些也没有用处,再者这也不是他们该操心的事。
说完话,谢玉琰送众人出门,还不忘叮嘱赵仲良:“见到智远大师帮我带好,与大师说,若佛药总做不出来,我会过去同他一起想法子,总不能将这重担都压在大师身上。”
左尚英听到这话,心中又是一动,只觉得谢大娘子温和又良善。
赵仲良道:“一定带到。”
等到几人出了门,谢玉琰转身看向于妈妈:“饭食可备好了?”
于妈妈笑道:“我已经吩咐谢贞、谢芳去取了。”
谢玉琰看一眼天:“看来明日要早些起身。”
“是。”于妈妈笑眯眯地应声。
现在想的好,到了明日又不肯起了。
就像谢玉琰预想的那般,自从上次那些囤积居奇的商贾被抓之后,瓷行一片风平浪静,自然还会有商贾、小贩找上门,但都是一些瓷行日常的事务,瓷行里的管事就能解决,谢玉琰只需要每日过去坐一会儿即可。
瓷库也是一样,提货的商贾不多,大部分都是汴京附近的瓷铺,总之瓷行愈发趋于正常。
谢玉琰从瓷行出来,刚准备坐上马车,就看到街面上一阵熙熙攘攘。
周围百姓议论的声音入耳。
“秦王爷回京了。”
“当真?”
“我瞧见过秦王爷,刚才一打眼就认了出来,虽然没有仪仗,但护卫随从却不少,不信你们看着,是不是往王府去?”
谢玉琰站在一旁,向街面上看去,果然有一队人马往这边而来,为首之人谢玉琰看着面熟,因为他的画像太庙和宫中都有供奉,那是大梁下一任皇帝,如今的秦王。
她这个大梁的皇后不能去太庙祭奠,但少不了在宫中为他烧香,看着眼熟也属自然。
秦王按理说不会这么早归京,应该是受到了夏孟宪案的影响,被官家临时传召。
一行人渐渐远去,谢玉琰正要转身上马车,却瞥见一个物什落在地上,跳跃了几下奔着她这边而来。
苏满见状上前阻拦。
“是什么?”于妈妈也快步将谢玉琰挡在身后。
苏满挪开脚,下面的东西也露出真容。
竟然是一颗偌大的珍珠。
“珍珠啊。”
“谁掉的。”
看到这一幕的百姓都纷纷往前挤。
“是我的。”
“我的。”
眼见就要引起混乱,刚好两个人骑马去而复返。
“御赐之物还要争抢不成?”
这话一出,人群登时散开。
谢玉琰并没有将这样的混乱放在眼里,经历过战乱的人,还曾被百姓当街刺杀,无论见到什么都不足为奇。
若是这人再晚些赶到,她已经抬脚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