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柳暗花明(2 / 2)

喜悦瞬间冲上了李晓峰心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李晓峰也没想到会出现转机,隔壁班竟因选不出人而把名额让给自己,这人情自己算是欠大了,不用说至少一顿酒是少不了了。

至于选不出符合条件的人,倒也正常,央选生的条件极为苛刻,全国仅有 34所高校有资格参与,这一条件就淘汰了百分之八十的毕业生。再者,必须是党员或预备党员,还要有学生会干部的经历,在校期间还得获得过校级及以上级别的荣誉。

李晓峰走在回宿舍的小道上,回想着这些条件,心中感慨万千。别说是普通学生,就连自己能符合条件,也是这几年刻意朝此方向努力的成果。他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名额经学校推荐上去,剩下的便是有关部门的审核。没让这些学生久等,信息审核结束便确定了考试时间。如今国家飞速发展,各部门人员紧缺,无需等到这批学生毕业。有关部门决定在三月初举行笔试,五月进行面试,通过后直接进入相应部门实习。

3月12日,央选生的考试正式开启,全国各地的考生陆续汇聚到华国人民大学,人大便是笔试考场所在地。那天,校园里人头攒动,充满了紧张和期待的气氛。

李晓峰所报的商务部今年计划招募三人,第一轮笔试要从 103位报考者中淘汰 93人,也就是说,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能进入第二轮面试。这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官梯——一步一登天,只有将其他人踩在脚下,自己才能爬上去。”

此次考试共考了四场。第一场考公共基础知识,涵盖思想、体系、时事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写作、人文历史、科技常识等方面,全面检验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面的宽窄。

考场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李晓峰沉着冷静地答题,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那些知识在他的脑海中迅速地整合和提取,化作笔下流畅的文字。

第二场是时事政治分析,聚焦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政策方针、社会热点等进行分析阐述,考查考生对时事的关注度和理解分析能力。李晓峰回想着过去的经历,结合自己的见解,深入地分析着每一个问题。他的思路清晰,观点独到,仿佛这些问题都是他曾经亲身经历过的。

第三场考察行政职业能力,包含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这一场对于李晓峰来说也不在话下,他凭借着敏锐的思维和快速的反应能力,顺利地完成了答题。

最后一场是申论,要求撰写一篇有关当下经济发展的议论文。李晓峰深吸一口气,开始构思文章的框架。他将自己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见解融入其中,用丰富的论据和有力的论证,展现出自己对经济问题的深刻理解。

几场考试下来,李晓峰可以说是最轻松的一个。除了少数记忆性的题目,其他大多是一些主观性的问题。这些关于未来发展局势的问题,李晓峰这位曾经的见证者,就照着葫芦画瓢,拿未来的新闻热点来答题,虽说有作弊之嫌,可谁让李晓峰是重生者呢?他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也充分利用了这些优势。

考试结束后,李晓峰走出考场,阳光洒在他的脸上,他感到一阵轻松。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已经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