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各方的反应(2 / 2)

他知道把手底下的兵当个人,既给你发银子发好枪又给你应有的尊重。

在明末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能遇上这样的主子还要啥自行车。

沈战用湿手帕擦过手之后,负责情报工作的张伟前来汇报。

“大人,关于成国公府的罪证均已收集完毕。

相关人犯均已签字画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总共三项大罪,人证物证俱全。

这些证据足够堵上某些人的口了!”

沈战接过张伟整理的证据大概看了一遍,结果看得他脑门上青筋直跳。

这也就是沈战城府够深,要是换了崇祯那个暴脾气估计又要摔东西、拍桌子了。

“这些东西可以让朱纯臣死上十回!”

沈战说完这句话便拿着朱纯臣的罪证朝皇宫的方向走去。

如此气人的东西怎么能不跟皇帝陛下分享呢。

沈战这里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大明的其它地方则是暗流涌动。

经过十天时间的发酵,大明京师的最新变化已经传到了流贼和建奴的高层耳中。

即将登基为帝的李自成。

正计划着第六次奇袭、抢掠中原的多尔衮。

犹豫着要不要进军四川当土皇帝的张献忠。

这些人全都闻听了两则最新消息。

一、大明兵部尚书张缙彦因走私军资、通敌叛国等罪名被抄家下狱。

二、前大明内阁首辅陈演因走私军资、以权谋私等罪名被抄家下狱。

这对大明的三伙敌人来说绝对是坏消息。

崇祯小儿的脑子越来越清醒了。

大明朝堂上的蛀虫越来越少了。

贪官们的财富正在向皇帝的手中转移。

这可不是好现象啊!

流贼军,李自成的中军大帐内,一群文臣武将正在开会。

正月初一李自成登基还是不登基。

正月初八起兵攻打北京的计划还要不要执行。

这就是此时大帐里正在争吵的话题。

说话颇有分量的大将军刘宗敏对李自成说道:

“闯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我军无论地盘、兵士还是人口都处于最鼎盛之时。

此时不登基称帝更待何时?”

李自成犹豫不决,他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推翻大明朝。

他造反的保底目标是做个官方认可的西北王,那样貌似也不错。

李自成望向闭口不言的军师李岩,这是他最敬重的人。

“军师,本王当如何选择,还望军师指点迷津!”

李岩一直在低头研究间谍送回来的情报。

上面主要描述了大明京师最近的变化。

听到李自成叫自己,李岩这才抬起头来。

“闯王挖了老朱家的皇陵,杀了老朱家的藩王。

现在是大明朝最虚弱的时候。

大明朝堂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李岩不愧是智者,他只用三句话就堵死了李自成所有的退路。

李岩的潜台词是这样的:

李自成啊,你都把人家崇祯的老祖宗给挖出来了还想跟人家和解,你自己觉得现实吗?

既然无法和解就要从肉体上消灭敌人。

现在大明朝病入膏肓,你还不趁他病要他命等什么。

难道等大明朝把这口气缓过来跟你秋后算账吗?

听了李岩的话,李自成瞬间从天灵盖凉到了脚后跟。

是啊,自己早已走上了不归路。

要么自己当皇帝推翻大明,要么被大明皇帝清算,根本就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为了搞银子自己挖皇陵、杀藩王,崇祯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传本王的命令,大军即刻拔营回师西安。

明年正月初一本王正式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大顺。

明年正月初八起大顺军百万讨伐大明京师。

此战不成功则成仁,只许胜不许败!”

“闯王英明!”大帐内文臣武将跪了一地。

李自成自己坚定了当皇帝的想法,那么反对的声音自然就消失了。

当老大的最忌犹犹豫豫,举棋不定。

东北,盛京。

多尔衮找来了自己最信任的汉人军师范文程。

“范先生,最新密报。

李自成那个流贼要封自己为皇帝了。

听说他当上皇帝后第一件事就是起兵百万攻打大明京师。

你说我们大清是不是应该跟着浑水摸鱼?”

“摄政王万万不可!”范文程立刻劝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