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安装玻璃(1 / 2)

这个年代送礼物基本上就是《毛主席语录》这一类的东西,想买点别的好东西真的好难。

李海买了暖壶,搪瓷杯,脸盆等生活用品,还买了一块印着东方红的四方玻璃镜子,挂在墙上照人可以用。

这会儿的农村人基本上都没有镜子可用,平时也没有化妆打扮的想法,所以镜子也算得上是稀罕货了。

又在三哥那里订购了手表和自行车,钟表等东西,这些都要半个月以后再来县城一次才能带回去。

看来订婚的时候只能简朴一点了,剩下的东西等到订婚结束以后再置办。

和小贩打了一个招呼,晚上要出门一趟,他们就给他留了一个门。

县城里的人是有一点夜生活的,并不想村里的人日落就睡觉,所以李海只能等到10点多的时候才出门。

他特意用左手写了一个纸条放到了盒子里,不然怕万一公安拿到了电台胡乱捣鼓,把频道调乱了,那就白费他的一番苦心了。

看着自己用左手写的简体字,李海感觉应该是没有人能认得出来的。

幸好乔婉怡当初教李海写字的时候是教的繁体字,他现在右手繁体字简体字都能书写,而且也都认识。

不然穿越过来的李海都不敢写字了,一手简体字,分分钟就被人怀疑身份。

这个时间全国已经普及简化字很久了,一些大一点的城市报纸,书籍都已经开始使用简体字,但是小地方简体字普及并没有那么全面。

很多人手写字还是使用的繁体字,如果忽然出现一个使用简体字很流畅的人,估计一定得抓起来仔细审问了。

把电台掏了出来,趁着夜色李海出了门。

白天的时候他已经提前踩过点了,公安局门口有一个小巷,这里岔路口特别多,七拐八拐的很容易甩掉追踪的人。

把电台放在小巷口,用石头砸一下保卫室的窗户,等到里面的人出来,李海又扔了一个石头过去。

“谁!谁在那里?”警卫抄起枪就往这边走了过来。

李海不敢耽搁,转身就跑进了小巷里面,接下来的事就不在他需要管的范围内了。

他不知道的是,因为他这个举动,让刚刚安静下来的县城再一次的戒严起来,公安们再一次开始疯狂地筛查所有可疑的人员,挨家挨户的核实身份信息。

小贩看到这一幕,总感觉这事儿和李海有点什么关系,不过他明智地选择了闭嘴,这件事儿说出去对他一丁点好处都没有。

没有介绍信就私自收留人员在家里留宿,这和窝藏罪犯是同罪的,真要是被抓了,他们一家都别想好。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李海就和马夫接上木匠师傅,驾着车往家赶去,这一路两个人都是小心翼翼,不敢跑太快,生怕把玻璃震碎了。

这会儿的玻璃质量不是很好,太容易被打碎了,有可能一个大一点的颠簸就碎了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