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兄真乃我辈楷模,今日受教,孔某才发现自己以前对诗词认知何其浅薄!”
见他这般诚恳,李泽冲他摆了摆手,淡然道。
“诗无高低之分,皆出于心中情意。尔等多读先贤之作,多体悟其意境,自然会有所长进。”
一个书生激动地问道:“李兄,敢问您是如何熟知如此多典故的?”
李泽故作谦虚地摆摆手:“不过是闲来无事,翻阅了些古籍罢了。”
另一个书生追问道:“李兄可否推荐几本?”
李泽略一沉吟,说道:“《诗经》《楚辞》自然是必读之物,此外,诸子百家之言亦可涉猎……”
他每说出一个书名,周围的书生便连忙记下,生怕遗漏。
一个书生感慨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得遇李兄,实乃三生有幸!”
众人纷纷附和,赞叹不已。
李泽心中暗笑,这些典故都是系统灌输的,他只不过是信手拈来罢了。
这时,李依依放学后,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
一眼瞧见爹爹被一群读书人围着,顿时小脸上全是骄傲。
她凑到李泽身边,仰头道:“爹爹,您什么时候这么厉害啦?会做诗、会讲故事,老师们都没您有趣!”
“依依别瞎说。”
李泽揉了揉女儿的小脑袋,牵着她的手,转身回家。
“时候不早了,咱们回家吧。”
回家的路上,刚好撞上了李大牛和刘氏。
李大牛挑着扁担,大老远就喊道。
“哟,这不是才子的模样吗?怎么?被人捧几句,就飘了?”
刘氏更是嫌阴阳怪气不过瘾,干脆嘟囔道。
“啧啧,当猎户的就该有个当猎户的觉悟,这不,走到哪儿都要博个表现。我说阿泽,这份闲功夫啊,你倒是审时度势去管点家里事儿!”
李泽只是冷漠地扫了他们一眼,嘴角勾起淡笑,连搭话都懒得搭。
直接牵着妻女头也不回地离开,气得两人如吞了苍蝇一般难受。
回到家,李泽将今日经历尽数道与宋玉听,宋玉抿嘴浅笑。
“你倒是越来越有出息了,外头的人都夸你有才华,连依依这丫头都崇拜得紧呢。”
“哪里出息,都是为撑场面。”
李泽摆了摆手,夜里却沉下心。
将《神农百草经》翻至灵芝那一页,细细琢磨,心中暗道。
陈大人这事若能牵桥成功,总归是个良机。
夜深人静,李泽点着油灯,借着昏黄的光线仔细研读着《神农百草经》。
“灵芝清心安神,益气补血……还能配制延年益寿的药剂……”
他低声自语。
第二天清晨,李泽起了个大早,简单地吃了些早饭,便动身前往县城。
他此行的目的是寻找沈万三,一来打听陈大人的喜好,二来想从他那里弄些灵芝种子。
找到沈万三时,这厮正在醉仙居吃酒。
见李泽来了,立马换上一副笑脸,热情地招呼他坐下。
“李兄,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来来来,一起喝一杯!”
李泽也不客气,坐下后开门见山道。
“沈兄,我这次来是想向你打听点事。你知道陈大人的喜好和性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