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吊灯在穹顶投下细碎光斑,徐麟的肩章在聚光灯下泛着冷光。他望着台下三百张模糊的面孔,喉间突然涌上一丝不真实感——七年前那个在交警岗亭啃冷馒头的年轻警员,此刻正站在警界最高荣誉的颁奖台上。
“这枚勋章属于每一个在暗处守护光明的人。”话筒传来轻微的电流杂音,徐麟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奖杯底座的浮雕,那是本市警察徽章的标志:交叉的警棍与橄榄枝,下方镌刻着“秩序”二字。他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高速公路追捕毒贩时,车辆失控坠入河道前的最后一刻,浮现在眼前的正是这个图案。
第一声枪响传来时,徐麟以为是音响设备故障。宴会厅东侧传来玻璃爆裂的脆响,紧接着是子弹划破空气的尖啸。他本能地扑倒身边的女警,奖杯从手中飞出,在地面砸出刺耳的声响。
“趴下!”徐麟膝盖抵着大理石地面,视线扫过宴会厅顶部的水晶灯。七颗子弹几乎同时命中主席台上方的装饰浮雕,飞溅的石膏碎末中,他捕捉到弹道轨迹的异常——不是常规警用枪械,弹道偏低且分散,更像是经过改装的霰弹枪。
人群陷入混乱,尖叫声与桌椅翻倒的噪音此起彼伏。徐麟贴着墙壁移动,余光瞥见左侧楼梯口闪过一道黑影。凶手穿着深色战术服,戴着全指手套,掌心位置有个苍白的符号——扭曲的五指印,边缘缠绕着蛇形纹路。
十年前的记忆突然涌来。2015年深秋,连续三起凶案现场都留下相同的血手印,指纹数据库中毫无匹配记录,卷宗至今躺在档案室的“未破悬案”专柜。徐麟记得自己曾在第三个死者指甲缝里发现蛇鳞碎片,法医鉴定为某种人工合成材料,像是……战术手套的材质。
“徐队!”年轻警员小王从桌底探出半个身子,脸上沾着酒水污渍,“主席台后方有枪手!”
徐麟拉住小王的战术腰带,将他拽到立柱后方。宴会厅的应急灯亮起,暗红色光线中,他清晰看见凶手正更换弹夹,手套上的符号在灯光下泛着金属光泽。不是血手印,是银色刺绣的图案,与卷宗里的现场照片完全吻合。
“通知防爆组封锁所有出口,”徐麟扯下领带,缠在小王手臂的擦伤处,“联系技术科,调取近三年所有涉及蛇形纹身的犯罪记录。”他顿了顿,补充道:“重点查战术手套的定制厂商。”
凶手突然转身,枪口对准VIP席。徐麟看见他拉动枪栓的手势——左手持枪,右手推弹,典型的双利手射击姿势。这个细节让他脊背发凉,十年前的血手印案,凶手在现场留下的足迹显示其左右脚受力均衡,法医曾推测凶手可能接受过特殊训练,或是天生双利手。
“砰!”子弹擦着徐麟发梢掠过,在墙壁留下焦黑弹孔。他趁机甩出警徽,镜面反光刺向凶手眼睛,同时抽出备用手枪。就在扣动扳机的瞬间,凶手突然转身跃出窗外,玻璃碎裂声中,那枚银色符号随身影消失在夜色里。
徐麟冲到窗边,楼下停车场的路灯将凶手身影拉得老长。对方戴着夜视仪,在车流间灵活穿梭,最后消失在一辆黑色SUV旁。他摸出手机正要通知交通指挥中心布控,指尖触到口袋里的金属物件——是凶手遗落的什么东西?
掌心里躺着半枚残破的徽章,边缘呈锯齿状,中间凹陷处刻着极小的字母“SPQ”。徐麟皱眉,这个缩写让他想起上个月截获的走私货物,集装箱底部同样喷涂着相同标记,当时海关认定是某个小帮派的代号。
宴会厅内,急救人员正在转移伤员。徐麟蹲下身,捡起自己跌落的奖杯,底座边缘有一道新鲜划痕——是被流弹擦过的痕迹。他忽然意识到,刚才的七发子弹,弹道轨迹看似分散,实则全部避开了主席台核心区域,更像是……某种警告。
“徐顾问。”局长的秘书匆匆赶来,脸色苍白,“局长请您立刻去地下车库,嫌犯可能针对警务系统高层。”
穿过混乱的人群,徐麟注意到VIP席角落站着个穿风衣的男人。对方戴着墨镜,嘴角叼着香烟,在应急灯的红光里,他分明看见风衣领口露出的纹身——蛇形缠绕的五指印,与凶手手套上的符号完全一致。
“等一下!”徐麟正要追过去,男人突然转身,将烟头按在墙上,火星明灭间,他看见对方手腕内侧的条形码。那是国际刑警组织标记在逃犯的特殊印记,三年前他在曼谷追捕军火商时,曾在目标人物身上见过相同的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