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那面绣着“孟”字的玄色将旗,出现在了视野之中。
紧接着,便是黑压压一片,铁甲铮铮的队伍。
为首的,老态龙钟的孟余山,他的身后跟着周从显。
铠甲上,还残留着刀剑的划痕。
小半年的风霜与战火,让他褪去了最后一丝属于京城贵公子的清隽,整个人,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气势逼人。
他缓缓入城,目不斜视。
然而,当他的队伍行至街角时,他的目光,却像是被什么牵引着一般,下意识地,朝着那座茶楼望去。
隔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隔着半条长街的距离。
他的视线,精准地,与那扇半开的窗户里,那道魂牵梦绕的身影,在半空中交汇。
四目相对。
周从显的嘴角,缓缓地,勾起一个笑容。
那笑容,驱散了他满身的煞气与疲惫。
心照不宣。
孟时岚也笑了。
镇国公府内,灯火通明。
府里的下人们,走路都带着风,眉梢眼角尽是藏不住的喜气。
孟时岚没有歇下。
她亲自守在小厨房里,看着砂锅里的醒酒汤,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
汤里加了上好的蜜,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清甜温润的香气。
院外传来一阵沉稳而略显凌乱的脚步声。
孟时岚精神一振,连忙迎了出去。
“外祖父。”
月光下,孟余山脱去了那身沉重的铠甲,换上了一袭家常的青色锦袍。
他身形依已经没有初见的挺拔,满头的银发,在清冷的月色下,显得愈发刺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刻着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疲惫,眼神里也带着几分酒后的混沌。
“回来了。”
孟余身见到廊下提灯而立的外孙女,那紧绷了一路的脸部线条,才终于柔和了下来。
“嗯,回来了。”
孟时岚上前,自然而然地搀住了他的手臂。
“我给您备了醒酒汤,喝一碗再睡吧,不然明日该头疼了。”
她轻声说道,扶着他一路走进内堂。
孟余山没有拒绝,顺着她的力道,在主位上坐了下来。
他端起碗,没有说话,只是沉默地,一口一口地喝着。
温热的汤水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酒意。
孟时岚就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他。
关于童年早已模糊不清,只剩下一些零碎的片段。
她依稀记得,似乎曾有一个很高大的身影,将小小的她举过头顶,用扎人的胡须,逗得她咯咯直笑。
可后来,她与兄长流落在外,颠沛流离。
一场大病,孩童时的记忆冲刷得一干二净。
直到去年,她被认回镇国公府。
他和外祖父,仿佛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薄纱。
直到这一次。
当京中谣言四起,当镇国公府被千夫所指。
当他远在千里之外的玉门,生死未卜。
她日日夜夜地悬着一颗心,食不下咽,夜不能寐。
她怕,怕他回不来。
怕她好不容易才寻回的家,再一次,分崩离析。
直到此刻。
看着这个满身疲惫,却安然无恙地坐在自己面前的老人,孟时岚那颗高悬了数月的心,才终于,沉甸甸地落回了实处。
“外祖父。”
她轻轻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哽咽。
“这次回来,便……不出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