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棠巷
这个名字既有四九城胡同常见的“巷”字,又融入了“青”,呼应青砖灰瓦的老城风貌,“棠”是海棠,是北京常见花木,自带市井生活气息。
听起来既有地域感,又带着几分雅致,符合街巷命名中常结合自然意象或生活场景的特点。
此时阎解放站定在公示栏面前,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上面粮油供货办法的通知。
…
关于本市三季度粮油供应办法的通知
广大市民同志们:
根据国家粮油统购统销政策及本市实际情况,现就1963年第三季度粮油供应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供应标准
居民口粮:成人每月28斤,10岁以下儿童按年龄分档供应…
食油:全市统一标准,每人每月0.5斤,逢节按上级通知适当增供…
二、供应办法
1. 各粮店营业时间调整为每日7:00-19:00(周日不休),市民需携带粮本、油票按户籍所在片区就近购买。
2. 工种粮、定量补助粮由单位统一办理,凭劳动部门核定证明领取。
3. 节约用粮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举措,鼓励市民合理计划用粮,杜绝浪费…
三、注意事项
粮本、油票不得转借、涂改、伪造,违者按规定处理…
下月一日起开始换发三季度购粮凭证,请市民携带旧证到原粮店办理。
望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供应规定,积极支持国家粮油管理工作,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四九城市粮食局
1963年1月30日
…
乍看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他可是从市局一句跑到南锣鼓巷,路上不知道看了多少份类似的公告。
他也是闲的没事,再加上很多公告都是毛笔写的,看到写字好的他也会多留意几眼,顺便把各个区域的书法评价一番。
标准自然是家里的便宜老子,阎埠贵人品虽然不怎么样,但书法还是拿得出手的。
他刚才不经意的扫了一眼,在这张公告栏上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他立马警觉起来。
或许很多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也或许没有人在意,可这是个不应该存在的重大失误。
别的不说,南锣鼓巷那边的公告从来没有错过,至少原身这么多年没有见过一次。
这是因为公告的发布很严谨,首先,书写者多为专人负责,负责抄写公告的通常是机关、街道或单位里文化水平较高、细心认真的人员,如文书、干事等,他们熟悉公文格式,书写时会格外谨慎,尤其涉及政策、数字等关键信息,会反复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