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峰会前夜(1 / 2)

权柄风云 念杫 5838 字 1天前

江东市国际会议中心灯火通明,玻璃幕墙映着城市霓虹。工作人员在里面忙,做最后的设备调试、物料摆放和动线确认。三天后,东海省首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峰会暨国际创新论坛在这里开。这是省委、省政府重点办的高规格活动,是东海省向全球展示拥抱新质生产力、抢科技竞争制高点决心的窗口。

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处长办公室里,周正的办公桌上铺满文件。有峰会流程、嘉宾名单、领导讲话稿、安保方案、应急预案、媒体手册等。他在核对开幕式当天的议程表,每个环节的时间、责任人、衔接要点都要精确到分钟。孙莉拿着平板电脑站在旁边,记他的调整意见。

“开幕式入场,缓冲时间再加五分钟。”周正用红笔标在流程表上,“重要嘉宾到的时间受交通影响大,尤其是海外那几位院士。签到、引导、落座,环节不能乱,时间必须够。”

“好的周处,马上改。”孙莉在平板上操作。

“领导致辞后的主题演讲,”周正翻页,“科大讯飞李董的PPT,技术部门确认兼容性和备份了吗?不能黑屏或卡顿。”

“技术组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排了三次,包括备用电脑和线路切换,现在没事。PPT最终版李董团队也收了。”孙莉答得清楚。

周正点头,继续看。手机震了,是秦筝的消息:“还在忙?给你点了宵夜,半小时到。”

周正心头暖了下,回:“谢了。正在过流程,快好。”他放下手机,对孙莉说:“媒体采访区的动线再改改,特别是外媒采访时,别和参会代表退场路线交叉,容易堵。让安保组和会务组现场再走一遍。”

“明白,我马上协调。”孙莉走了。

办公室安静下来。周正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峰会筹备像组装调试精密仪器,不能错一点。从策划、邀嘉宾、设议程、协调场地、写文稿、做会务到安保防疫,综合一处是核心保障,要总协调、最后把关。过去一周,他几乎住办公室,觉睡得很少。

门被敲响,张明远端着保温袋进来。“周处,秦少校给您点的外卖,说补充弹药。”

“放桌上,谢谢明远。”周正打开保温袋,里面是热的海鲜粥和几样小菜。香味让他神经松了点。他发消息给秦筝:“收到了,味道好。你也别熬太晚。”

“刚写完分析报告。你赶紧吃,吃完回去休息,明天硬仗。”秦筝回得快。

周正笑了笑,坐下慢慢喝粥。食物下肚,累好像少了点。他边吃边想明天的事:上午最后一次全要素彩排,书记要走流程、看展区;下午开部门负责人协调会,做动员、清问题;晚上落实嘉宾接待。

吃完宵夜,周正精神好些。收拾好保温袋,准备回宿舍。刚到停车场,手机响了,是省文化厅厅长郑文涛。周正皱眉,这么晚?

“郑厅长,您好。”周正接起。

“周处长,不好意思打扰。”郑文涛声音焦虑,“峰会开幕式的《数字时代·东海华章》舞蹈,领舞小沈排练时扭了脚踝,韧带撕裂,医生说登不了台!”

周正心里一沉。这个节目是暖场重头戏,书记和嘉宾都关注。领舞很重要,临时换人,效果肯定差。

“确定伤情了?没替代方案?”周正语气冷静,脑子转得快。

“确定,刚拍的片子。有替代演员,但AB角都没小沈的表现力和对光影的默契。临时换,效果……差很多。”郑文涛语气沮丧。

周正沉默几秒。离峰会开幕只剩三天,重排节目或找外援都来不及。他果断说:“郑厅长,我知道了。你们立刻做两手准备:第一,让B角顶上,抓紧高强度排练,技术部门配合,减少失误;第二,准备个简单的备选方案,比如缩短节目时间,或用数字短片替代,保证流程顺。两个方案和效果评估,明天上午十点前给我。”

“好,我们连夜弄!”郑文涛应道。

挂了电话,周正上车。疲惫感又来,但思路清楚。综合一处的工作就是这样,总有意外要马上处理。他开车回宿舍。

回到宿舍快午夜。简单洗漱后,周正躺下,却睡不着。峰会的细节在脑子里过。他坐起来,打开笔记本,写明天要盯的事:彩排时书记的关注点、协调会上可能的问题、嘉宾接机入住、文艺表演备选方案。

手机亮了,秦筝的消息:“还没睡?还在想峰会?”

周正回:“嗯,有点兴奋,也有点担心。刚处理个事,文艺节目领舞受伤了。”

“意外难免,你处理得肯定行。”秦筝的消息让人安心,“战略上别当回事,战术上认真。你准备得够多了。现在,关灯睡觉。命令。”

看到“命令”两字,周正笑了,神经松了。他回:“遵命,秦少校。”放下手机,关了灯。黑暗中,他深呼吸,逼自己不想事。秦筝说得对,得养精神打明天的仗。

第二天一早,周正到国际会议中心。里面很忙,工作人员做最后的清扫和设备检查。上午九点,省委书记在秘书长赵立民、周正和相关厅局负责人陪同下,做最后一次全要素彩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记走得慢,看得细。嘉宾入场路线、签到流程、座位安排、同传设备、休息区茶点,他都问,还提改进意见。

“这个展位的互动说明,弄醒目简单点,让参观者能很快会用。”书记指着一个展台说。

“同传接收器发放点,多两个流动人员,别让嘉宾排队。”书记在会场入口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