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坐在市政府三楼会议室主位上,面前摊着江州新能源产业园的进度报表。他指尖划过“征地完成率87%”的数字,抬头看向对面的经开区主任李伟。李伟穿着深灰色西装,领带略歪,手里攥着文件夹,指尖泛白。
会议已经开了四十分钟,各部门汇报都顺利,直到李伟提经开区的征地问题。周正放下笔,声音平稳。“李伟,剩下的13%卡在哪?新能源产业园是今年市里的重点项目,三季度必须动工。”
李伟站起身,腰杆绷直。“周市长,主要卡在东湾村的三户,其中两户是军属,带头的张桂兰老人,儿子在边防服役,她担心搬迁后安置房位置偏,看病上学不方便,怎么劝都不肯签。”
周正手指敲了敲桌面,目光扫过财政局局长赵刚。“赵刚,安置区的配套资金落实了吗?之前说的社区医院和小学,进度怎么样?”
赵刚推了推眼镜,翻开随身的笔记本。“资金上个月已经拨付到经开区专户,社区医院主体结构完工,小学还在招标,主要是投标单位里有两家资质存疑,正在复核,所以慢了点。”
“复核要多久?”周正问。
“最快还得一周。”赵刚答。
周正点头,拿起手机,调出秦筝的号码。他没立刻拨,而是先对众人说。“今天先到这,李伟你再去东湾村一趟,跟张桂兰老人再聊聊,别催太紧,先了解她的实际需求。赵刚,加快招标复核,明天给我进度。散会。”
众人起身离开,会议室只剩周正。他拨通秦筝的电话,铃声响了两声就通了。秦筝的声音带着点刚结束工作的沙哑,她是江州军区联络处主任,日常要协调军方与地方的事务。
“忙吗?”周正问。
“刚跟干事王芳核对完军属补贴名单,怎么了?”秦筝答。
“经开区征地遇到军属问题,东湾村的张桂兰,儿子在边防,不肯搬,担心安置区配套。你那边能不能帮忙对接下军区的军属服务中心,看看有没有政策能帮上忙?”周正说。
“张桂兰?我有印象,去年春节我们去慰问过她。”秦筝顿了顿,“我下午正好要去东湾村附近的军营办事,顺道去她家看看。你这边安置区的配套,确定能跟上吗?别让老人觉得是空头承诺。”
“赵刚说社区医院主体完了,小学招标下周能结束,资金也到位了。你跟老人说,市里肯定不会让军属吃亏。”周正说。
“行,我带王芳一起去,下午晚点给你消息。”秦筝答。
挂了电话,周正翻开安置区的规划图,用红笔圈出社区医院和小学的位置,又在旁边注上“优先推进”。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市政府广场,几辆公务车正陆续驶离,都是刚才参会的部门人员。新能源产业园对江州很重要,能带动上下游产业,解决上千个就业岗位,他这个常务副市长,必须盯紧每一个环节。
下午三点,秦筝的车停在东湾村路口。她穿着军装,肩章上的星徽在阳光下亮了亮。王芳跟在她身后,手里提着两袋牛奶和一桶食用油,是给张桂兰的慰问品。
两人走到张桂兰家门前,土坯房的院墙爬着牵牛花,木门虚掩着。秦筝轻轻敲门,里面传来张桂兰的声音。“谁啊?”
“张阿姨,我是秦筝,军区联络处的,去年来看过您。”秦筝说。
门开了,张桂兰穿着蓝布褂子,头发花白,脸上刻着皱纹。她看到秦筝的军装,眼神软了下来,侧身让两人进门。“秦主任啊,快进来坐,我刚煮了绿豆汤。”
院子里摆着一张旧木桌,秦筝和王芳坐下。张桂兰端来两碗绿豆汤,碗边有个小豁口。“秦主任,您今天来是?”
“听说您在跟市里谈搬迁的事,过来跟您聊聊。”秦筝拿起勺子,轻轻搅了搅绿豆汤,“您担心安置房的配套,我今天特意问了市里,社区医院主体已经盖完,接下来装设备,年底就能用,小学下周招标结束,明年九月就能开学,就在安置房隔壁,走路五分钟。”
张桂兰低下头,手指抠着衣角。“我不是故意拖后腿,就是怕……怕搬过去后,万一有个急病,没地方看,我那儿子在边防,一年回不来一次,我一个人……”
“张阿姨,您放心,军区的军属服务中心跟社区医院已经对接好了,以后您看病,凭军属证能优先挂号,还有专门的联络员,有事儿您随时打电话。”秦筝从包里拿出一张卡片,递给张桂兰,“这是联络员的电话,也是我的电话,您记着,不管是看病还是别的事,随时找我。”
张桂兰接过卡片,指尖捏着,眼眶有点红。“秦主任,您这么说,我……我不是不讲理,就是心里没底。”
“我知道,您是担心以后的日子。”秦筝往前凑了凑,声音放柔,“新能源产业园建起来后,东湾村周边会建商业街,到时候您要是想找点事做,市里会优先安排军属就业,比如在社区当网格员,或者在商业街的超市上班,离家近,还能照顾自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芳在旁边补充。“张阿姨,上个月我们统计军属就业需求,已经有三家企业跟我们对接了,都是离家近、活不重的岗位,您要是有意向,我们可以帮您报名。”
张桂兰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着秦筝。“秦主任,您说的这些,都能算数?”
“能。”秦筝点头,“市里和军区都有文件,我今天跟您说的,都能落到实处。您儿子在边防保家卫国,我们不能让他在外面担心家里的事。”
张桂兰放下卡片,端起绿豆汤喝了一口,然后站起身。“那我跟李伟主任说,我签。不能因为我,耽误了市里的项目。”
秦筝跟着起身,脸上露出笑意。“谢谢您,张阿姨。”
从张桂兰家出来,秦筝给周正发了条消息,说事情谈成了。周正很快回复,让她忙完后回市政府,晚上一起回家。
下午五点,秦筝的车停在市政府楼下。她走进办公大楼,前台认识她,不用登记就放行了。周正的办公室在四楼,门没关,他正对着电脑看文件。
秦筝走进去,把张桂兰同意签字的事说了。周正停下手里的活,起身给她倒了杯温水。“辛苦你了。李伟刚才给我打电话,说张桂兰同意签,他已经让人准备合同,明天上午去办手续。”
“安置区的配套得盯紧,别让老人失望。”秦筝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心里暖了暖。
“赵刚刚才来汇报,小学招标的复核结束了,明天就能公示,下周开工。社区医院的设备采购清单也报上来了,我已经批了,月底前能到位。”周正走到她身边,目光落在她肩上的军装上,“今天跑了一下午,累不累?”